-
陈思济 编辑
陈思济(1232年—1301年),字济民,直隶府柘城(今商丘柘城)人。元朝重臣。幼以才器见称。世祖为太子时,召备顾及郎,位始建省部使掌敷奏姚枢,许衡皆器重之。拜监察御史,以劾阿合马不法出,知沁州。累迁佥河南口,北等处行中书省。事有惠政,大德五年冬,以疾卒,年七十。赠 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思济工诗,有《秋罔先生集》、《元诗选》传于世。
全名:陈思济
字:济民
谥号:文肃
封号:颖川郡侯(追封)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归德府柘城(今商丘柘城)
出生日期:1232年
逝世日期:1301年
安葬地:慈圣镇虎陈寨村东南200米处
主要作品:《秋罔先生集》,《元诗选》
最高官职:通议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佥事
适逢阿合马进入中书省,他因官位在廉希宪之下感到羞愧,常想任意行事,廉希宪坚持正道不听他的。等廉希宪离任,中书省臣僚早晨集合,大家都怕阿合马,没人敢上前。陈思济一人先把文件呈上,阿合马就在廉希宪的位置上签字画押,陈思济赶忙用手遮住说:“这不是您签名的地方。”阿合马瞪眼看他,大家都为他感到害怕,陈思济神色自如。后官拜右司都事,随廉希宪到山东行省,不久召回。
至元五年(1268),下令中书省总管百事,御史台考定百官,一时间罢免任用,规章程式,大多出自陈思济之手。升承务郎、同知高唐州事,因政绩最显著闻名,拜任监察御史。当时阿合马设立尚书省,权力在中书省之上。陈思济和魏初等弹劾他不守法,皇上命令左右亲近的臣子来治他的罪。御史各自依次回话,陈思济一人高声说:“御史是谏议官,不是为判案设的!”拂袖而出。授任奉训大夫、知沁州,治理政事简明扼要,不求苛刻明细。升任中顺大夫、绍兴路总管府同知,奉命审议案件。桐庐有囚犯瘦弱将死,放他回家,等到期来定案,囚犯下拜请求说:“听说您的大名好长时间了,如果不早判,恐怕最终保不住。”陈思济为他审阅案卷并释放了他。改任两浙都转运司同知,小吏侵夺吞没财物,百姓苦于赋税劳役,他全部免除。调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后为母亲服丧,离任。
至元二十三年(1286),加任少中大夫、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当时浙西发大水,百姓饥饿,浙东仓库富足,陈思济运来物资赈济饥民,救活的人很多,文书呈上中书省,奏请允许用粮赈济灾民。浙东又干旱,他到名山祈雨,大雨很及时,百姓靠这场雨而复生。两淮盐税不足,授任嘉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奸官弊政全部铲除,商人通行,年税因此征足。提拔为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改任池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平章也速答儿威势显赫,选淘金户三千,在民间田地寻找金子,文书下达后,他极力上书来制止这件事。累迁通议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佥事。大德五年(1301)冬,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岁。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颖川郡侯,谥号文肃。
襄山陈氏,至清朝则科举连绵,代不乏人。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陈氏家谱》卷末《历世文武功名录辑》载,清代陈氏共有三位进士,戚薇居然,三位武举人,从清初绵延到清末达三百余年。其中,陈天清、陈英略、陈朴等人事迹史书有载。
《道园学古录》卷42《通议大夫签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事赠正议大夫吏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颍川郡侯谥文肃陈公神道碑》
《元史·陈思济》
《陈氏家谱·济民公列传》
《柘城县志》
子诚袭,廕入官,拜监察御史、朝列大夫、佥广西道肃政廉访司事。 (《元史·陈思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