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元光 编辑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时期大臣,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览经书,贯通文史,自学兵法,服习骑射。仪凤二年(677年),承继父职,授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左玉钤卫中郎将、岭南道行军总管。迁正议大夫,漳州刺史,成为漳州历史上的首位刺史。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推动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实现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景云二年,加号怀化大将军,讨伐潮州贼寇,战死沙场,追赠临漳郡侯,谥号忠毅。成为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尊号“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全名:陈元光
别名:圣王公、陈圣王、威惠圣王
字:廷炬
号:龙湖
谥号:忠毅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唐人
出生日期:657年
逝世日期:711年
主要成就:坚守闽戍地,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
主要作品:《龙湖集》、《玉钤集》
将门世家
陈元光出身河东将门。 祖父陈克耕,从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 父陈政,唐高宗年间入闽平叛。
平定啸乱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
陈元光与蛮僚的矛盾,应当看作是定居农业民众与游动不定的蛮僚之间的矛盾,唐代的漳州不过几千户人家,这些人,应为唐朝可以控制的农业户口,在他们之外,尚有不可计数的蛮僚生活于漳州山区。陈元光率领定居农业人口与蛮僚为争夺漳州控制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双方交战的最后结果,定居农业民众控制了漳州沿海一带,而蛮僚控制了漳州的腹地。所以,对唐代漳州的开发程度,不可估计过高。实际上,直到北宋时期,漳州还是属于落后的地区。漳州的发展,是在南宋进入头一个高潮,而其具有世界性影响,则是在明代。
开漳治州
作为民间信仰与传说中的人物,陈元光的主要业绩被闽南地区汉人表述为“开漳”这一历史事件。这种表述中至少包涵了以下几重关系:陈元光与漳州,中央王朝与四方边邑,中原移民与闽南异族。有学者已经指出: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祥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想起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说。可见,关于陈元光的叙事,是闽南地区汉民族“集体记忆”不断追加的结果。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 陈元光坚持“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则在闪庠序”。为此,他首开先河,在漳州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漳州从此重学风气盛行,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改善汉蛮关系,是陈元光主政漳州的又一功绩。面对蛮獠的反抗,陈元光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归顺的蛮族,进行安抚,编入户籍,实行区划自治,保其生活安定。他还鼓励部下与蛮獠通婚,以促进民族融合。为此,他身体力行,迎娶当地种氏为妻,打破了过去蛮人不与外人通婚的传统。
除去神圣的一面外,陈元光身上还有与“圣王”身份不兼容的一面。在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有一段关于陈元关的较早记载:周岭南首领陈元光设客,令一袍绔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杀之。须臾烂煮以食客。后呈其二手,客惧,攫喉而吐。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漳州全城哀痛,军民们最初把他葬于云霄大峙原,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头挂满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圣王
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从现有的资料看来,陈元光的“开漳”故事成为“漳州人”共同拥有的、包括文字和口传形式的祖先拓殖史与“汉人-蛮獠”分类史,应该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有越来越多的姓氏以“寻得(失落者)”的方式纷纷加入了陈政、陈元光将校扈从的行列之中,为本族祖先的来历和“中原汉人”的血统找到了“历史”依据。
流传于闽台地区的开漳圣王传说建构了一个与中央政权有密切联系的高贵显赫的陈元光家族,同时建构了一个来自中原光州固始的入闽平蛮的汉人移民集团,并以中原传统观念为标准塑造了陈元光文武双全、忠君爱民的完美形象。促成这种创造的动因是凝聚于民众心中深深的中原情结。
政治
福建云霄县将军山公园陈政、陈元光父子雕像
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 同年,漳州郡成立,并设立了漳浦、怀恩二县。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为此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
在开创漳州治理漳州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的八闽名邦之一。
经济
一:劝农务本,鼓励耕织,兴修水利,改善农耕。比如在漳江上游修建军陂(即水坝)和水渠,使荒原旱野有了灌溉之利。
二:扶持工商,发展工贸。
三:寓兵于农,积极屯田。
四:大力推行均田制,招徕流亡,建宅垦荒,开村落,拓山林。将六朝以来古绥安、兰水一带的荒地、无主地,按各家丁口分到户耕种。民户自垦的土地,八成为口分田,二成为永业田。均田制的推行,对闽、粤、赣的贫苦户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负耒耜者皆望安仁而来”。
五:轻徭薄赋,善政养民,对于归附的山越“流移”,实行“不役不税”,扶持生产。
六: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技术,仿制农具,改造耕作。平原地区推广了双季稻,荔枝、香蕉等经济作物广为种植。近海民户则晒盐、造船,内地居民则制陶、制茶,手工业渐成规模。商业中心蓬勃兴起,商品集散地星罗棋布,农产品、畜产品、手工业品等货物齐全,市场活跃。
民族
对“蛮族”恩威并施,主张“汉蛮通婚”,化解族群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祖父 | 陈克耕 | 从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 |
父亲 | 陈政 | 诸卫将军 |
儿子 | 陈珦 | 漳州刺史 |
孙子 | 陈酆 | |
曾孙 | 陈谟 |
故国山川写景 | 落成会咏一首 | 示珦(元光子) |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 漳州新城秋宴 | 晓发佛潭桥 |
落成会咏(其二) | 半径寻真 | 平獠宴喜 |
题龙湖(五首) | 南獠纳款 | 观雪篇 |
事迹真伪
由于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今人历来多以明清以后的方志和族谱等地方、家族文献为据,来重构陈元光于唐代平蛮开漳这段历史,因而在史实层面上曾引起过不少争论。 撇开新、旧《唐书》不论,陈元光在有宋一代显然并无很高地位。宋人吕铸《题威惠庙》“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祠将军” 的诗句,很贴切地反映了宋代陈元光既以民间之神被立庙祭奉、而作为“历史人物”又无明确地位的尴尬处境,甚至作为一方神祗,其灵验性也曾受到过郡人的质疑和嘲弄。除了民间的庙祀以及可能已开始流传的故事,在宋代陈元光平“蛮獠”的史事似乎少有人知。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详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弘治三年,1490)。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些方志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与陈元光相关的记载大都直接引自《颖川开漳族谱》及《白石丁氏古谱》这两部谱牒。
例如光绪《漳州府志》言:“按唐陈将军政出镇绥安,将士许天正以下一百二十三人。万历志止载许天正、卢如金二人,康熙甲午志乃于龙湖分注得卢伯道、戴君胄以下三十人。”所谓“一百二十三人”是民间流传的随陈氏父子入闽将校的人数,但其中具体的人名却是经由明清两朝不断“补遗”累加而来,这些增补进来的人很多都是从不同时期编修的《陈氏家谱》《施氏家传》等族谱中“得”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成员,实际上是包含三个层次的历史创作的结果:一是陈氏等“大姓”不断重修族谱,重构历史记忆,使其祖先的“历史”经“层累”而变得越后越详;二是地方志的编纂者们不断把“大姓”谱牒中的文字纳入方志之中,使之成为经典化的、并且能为更多人接触和学习的地方史;三是许多姓氏不断受到“陈元光率部入闽平蛮獠”这一地方史主流叙事的影响,并为“中原汉人”正统身份认同所吸引,在创修族谱时有意把本族祖先与这种叙事和正统性联系起来。时至民国,仅以有谱可据者统计,漳州地区各县中有涵盖半数人口以上的“大姓”均称本族是某位随陈元光入闽祖先的后裔,而这一故事的讲述以及寻找祖先与后裔的努力至今仍在继续,“一百二十三人”中还有一些不知姓名的“失落者”尚未“寻得”。 傅衣凌所说的十几个“畲姓”中,大部分都能在“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有名有姓者找到。
显然,在以“中原移民”为象征的汉人认同成为地方社会的主流话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持续不断的,渐成风尚的修族谱、找祖先或者把祖先归入陈氏将校之列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姑且可以称之为汉人认同的“文化运动”。有不少原本被目为“蛮獠”或者被视同“蛮獠”的族姓,在“向化”过程中,通过习得那套“历史知识”,重构祖先的历史记忆,从而摇身一变为“汉人”。
籍贯争议
关于陈元光的籍贯,有河东说、固始说及岭南土著说。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
陈元光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称陈元光为“周岭南首领”。其说得到宋元明文集与地方史志的有力支持。 现存广东或潮州方志,也都说陈元光是本地人。唐贞观至开元间,泉潮一带都属岭南道,以岭南军将处理岭南事,完全符合当时的时空特点与军事制度。明末以后,福建的一些方志始见陈元光光州固始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明崇祯初刊印的何乔远《闽书》。《闽书》此说出自祯祥谱之《撰唐开漳龙湖公宗谱总序》与《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明显违背唐代名物制度,极不可信。
明代以前,河南方面的地方志还不知道陈政、陈元光其人其事。至清初,顺治《光州志》始见陈元光来自光州说。 顺治《光州志》这段记载应取材于祯祥谱的《唐列祖传记》《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以及托名“唐赐进士欧阳詹撰”的《二世祖行状》。其说问题更多。 除同上疑点外,还有:陈元光年十三,尚未及丁,便从父“领将兵冶戍闽,不合唐代兵制,此其一。 唐代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过世袭制度,陈元光一家若果世袭刺史,岂不直接坐实其为“岭南首领”之说,此其二。唐史明确记载陈元光请建漳州的垂拱二年(686),宰相裴炎早已被武则天杀害,而娄师德则还要等八年后才拜相。此其三。顺治《光州志》虽说陈元光是光州人,却无法说明陈元光是哪县人。而光州所辖各县方志,竟也无一认领陈政、陈元光为本县人。更有甚者,明清固始县志也都始终只字未提陈元光其人其事 。
陈政、陈元光的光州固始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郑樵《荥阳郑氏家谱序》称:“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今闽南族谱,声称随陈政自光州固始入闽的,比比皆是。 足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王绪入闽过程,王潮三兄弟都只是随行者(过去常说,某人曾随王审知入闽,其实很不科学)。 以此测算,随王绪入闽者中,光州固始县的应不及十分之一。但晚近闽地族谱却罕见(或者说并未见)光启元年自寿州各县或自光州定城(或光山、仙居、殷城)入闽者。 此亦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光启元年,王绪“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入闽,此为史书明确记载有光州固始人批量迁闽的唯一一例。 其人数充其量不过一两千户。今人或据福建晚近族谱的不实说法,说光州固始是“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显然有背历史真实。
墓葬
位于漳州市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首任刺史长达26年。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公元落711年,陈元光战死并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漳浦盘陀大崎湾),墓呈圆丘形,墓前碑文为:“唐开漳陈将军墓”。被尊奉为“开漳圣王”。
陈元光广场
固始县政府于2004年5月在县城中心地带建成陈元光广场投入使用,广场以“开漳圣王”陈元光命名,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6年9月,由固始县姊妹县云霄县捐赠的陈元光雕像落成;其高7.11米,长5.55米,宽2.55米,总重35吨,用石123块,现已成为广场标志性建筑。
现今漳州市浦南镇有一座陈元光墓,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海内外陈氏宗亲前往寻根问祖者不计其数。
据统计,漳州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登记在册有251座,而“开漳圣王”庙宇在台湾则达360多座。海内外“开漳圣王”2000多万信众中,台湾信众近500万人,近80座宫庙成立了“台湾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
书籍
2024年3月25日是唐朝政治家、诗人陈元光诞辰1367周年暨唐代87姓氏官兵闽粤传播文明1355周年纪念日。当天,《开闽粤先驱——陈元光》一书首发仪式在饶平县陈元光纪念馆举行。
《万历漳州府志·卷四·秩官志·名宦》
《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
《云霄县志·名宦》
电视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