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父嘉 编辑
孔父嘉(?-前710年)春秋时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八世孙,宋国第五任国君宋前湣公的五世孙。子姓,名嘉,字孔父。孔子六世祖,官至大司马。宋宣公将死,让位于其弟穆公。穆公在位九年将死,嘱他以君位还给宣公太子与夷,并使其子冯出居于郑。他受嘱拥立与夷,是为殇公。殇公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太宰华督见他妻“美而艳”,谋夺其妻,遂借安宁人民为名,将他杀死,而取其妻。殇公怒,华督又杀殇公,迎公子冯于郑,是为宋庄公。孔子是孔父嘉的六世孙。
宋穆公九年(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召见孔父嘉前来,将与夷嘱托给孔父嘉说:“先君宋宣公舍弃他的儿子太子与夷而立我为国君,我不敢忘记。如果托大夫的福,我能得以保全脑袋,先君如果问起与夷,将用什么话回答呢?请您事奉与夷来主持国家事务,我虽然死去,但也不后悔什么。“孔父嘉回答说:“可是群臣们都愿意事奉您的儿子公子冯。”宋穆公说:“不行,先君认为我有德行,才让我主持国家事务。如果丢掉道德而不让位,这就是废弃先君的提拔,那里还能说有什么德行?发扬光大先君的美德,难道能不急于办理吗?您不要废弃先君的功业!” 于是宋穆公命令公子冯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同年八月初五日,宋穆公去世,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
宋殇公立十年而十一战,民不堪命。华父督与公子冯交好,殇公即位以来三次伐郑,而大司马孔父嘉为主战派。孔父嘉为郑庄公所破,大败而归,国人颇有怨言。太宰华父督见他妻魏氏“美而艳” ,欲谋夺其妻,杀孔父嘉之心日坚。时周桓王十年(鲁恒公二年)春蒐,遂借安宁人民为名,将他杀死,而取其妻。其妻于途中自缢。殇公怒,华父督又杀殇公,迎公子冯于郑,是为庄公。孔父嘉的被杀,在孔氏家族史上是一件很大的事。以字为氏,曰孔氏。孔父嘉只一子,名木金父,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害怕华氏的逼迫,逃到鲁国。后来孔圣仲尼,即其六世之孙也。
有人说正是从他开始,孔子家族才开始姓“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后人姓、氏不分导致的误解。孔父嘉也好、孔子也好,都不姓孔,而姓“子”。孔非姓,而是他们的氏。古代“氏”与“姓”不同。“姓”代表“女所生”,原本从母系。发展到春秋时期,“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在“孔父嘉”这代,孔只是字,不是继承的姓也不是继承的氏。因为孔父嘉的先辈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能再延用先辈的氏了,只能另起新氏。(一说先祖的氏是“公孙”)于是孔父嘉这一房便直接用他的字作为新的氏。
那时男子的名号,或称氏,或称名,或称字,并无一定之规。孔父嘉以后,后几世子孙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称呼中都不加氏。
将“孔”加入名号来称呼的,是从六世之后的孔子时代开始。孔子的真姓是“子”(这里的子不是尊称而是一个姓),名丘,但姓只由女性使用,因此孔子公众场合并不称为“子丘”,而称“孔丘”。由于孔子名闻天下,他的后世便将这种“把氏嵌在名称里”的特点延用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等等,以彰显与孔子的血缘关系。
随着时代战乱,贫富起伏变化,氏不再能分尊卑,渐渐姓、氏混合,后人不知区别,“孔”才被当作孔子后人的姓。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了这件事:桓公一年,大司马孔父嘉之妻长相美丽,有一次外出时,在路上遇见了太宰华督,华督很喜欢她,一直盯着她看 。因为看中了孔父嘉的妻子,华督便使人在国中扬言说:“殇公即位才十年,却有十一次战争,百姓痛苦,不堪忍受。这都是孔父嘉干的,我将要杀了他来安定百姓。”这一年,鲁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鲁隐公。第二年,华督攻打并杀害了孔父嘉,夺占了孔父嘉的妻子。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督又杀死殇公,从郑国迎回穆公之子冯,立他为国君,这就是庄公。
七世祖:宋公稽
六世祖:宋丁公
五世祖:宋前湣公
高祖父:弗父何
曾祖父:宋父周
祖父:世子胜
父亲:正考父
儿子:木金父
孙子:祁父
曾孙:孔防叔
玄孙:伯夏
五世孙:叔梁纥
六世孙: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