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会响锣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官会响锣,河南省项城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官会响锣是一种以锣为道具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河南省项城市流传甚广,至21世纪10年代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传说清代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官员到官会迎接。当地村民将锣和舞蹈连在一起,编排出响锣舞以欢迎皇帝。舞蹈得到官员和民众的一致认可,就此形成固定样式,代代相传。数百年来,官会响锣一直活跃于豫东广大农村地区,在红白喜事和庙会庆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地方民众的喜爱。2008年,官会响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5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官会响锣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河南省项城市

遗产编号:Ⅲ-51

遗产类型:传统舞蹈

历史渊源

编辑

官会响锣

官会镇位于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部,距离县城二三十公里,原名荒芜店。据载,当时民谣称“有女不嫁荒芜坡,庄稼少,草多,晒黄头发沤烂脚”。就是这个十年九淹的偏僻小镇荒芜店,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官员到此迎接。路过官会这个地方,当地有个很有名气的秀才叫王子由,把锣和舞连到一起,精组织了一套大锣的演奏及表演,集合了几十名打锣艺人。用响锣舞来欢迎乾隆皇帝,得到了老百姓和官员们的支持和认可,乾隆也非常高兴,从此官会响锣就流传下来。

1998年,《官会响锣》受到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同年,《官会响锣》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举荣获编导、作曲、表演、辅导4项金奖。

1999年7月,由《官会响锣》改编的《锣龙》,参加河南省舞龙大赛,荣获此次大赛所设的惟一一块金牌,被授为“中原第一龙”称号。同年12月,《锣龙》赴京参加演出,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并应邀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澳门回归大型广场晚会。

2010年9月,在山西大同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上,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会响锣》改编的《中原锣舞》代表河南省参赛一举夺得银奖。

舞蹈特色

编辑

表演形式

在表演形式上,除了保留原有锣舞的精彩段落外,又糅合了“二龙戏珠”、“龙摆尾”、“龙翻滚”、“龙盘柱”、“跳龙门”、“龙穿洞”12套表演龙的套路。

舞蹈道具

官会响锣以锣为道具,组成各种造型,时打时舞,变化微妙,达到了亦似亦不似、不似亦似的艺术境界。锣的敲奏带有程式化的特点,主要打法包括“七点锣”、“九点锣”、“十二点锣”、“十六点锣”、“二十四点锣”等。

舞蹈音乐

官会响锣中7点锣的节奏4慢3快,为老百姓红白喜事时所用;9点锣的节奏6慢3快,为县级官员所用,依次还有12点锣、14点锣、16点锣和24点锣,而24点锣当时就是为迎接皇帝准备的。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独具豫东风情的官会响锣表演以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风格和蓬勃向上的气势征服观众,处处体现出中原文化豪迈奔放的特性,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传承现状

当代,官会响锣这一重要的民间舞蹈艺术样式传承乏人,处于濒危境地,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王金亮,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会响锣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项城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07月17日,中新网河南新闻记者报道了有关官会响锣历史。

官会镇党委政府在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上,着打造官会响锣特色文化产业,每年都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专用资金10万元,用于官会响锣的开发和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城市文化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官会响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官会响锣项目保护单位项城市文化馆(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演出

1999年12月,《锣龙》赴京参加演出,并应邀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庆澳门回归大型广场晚会。

荣誉表彰

1998年,《官会响锣》受到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同年,《官会响锣》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举荣获编导、作曲、表演、辅导4项金奖。

2010年9月,在山西大同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上,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会响锣》改编的《中原锣舞》代表河南省参赛一举夺得银奖。

上一篇 跑帷子

下一篇 商丘火神台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