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盖管理区 编辑
乌拉盖管理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享有旗县级行政管理权限的行政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盟、兴安盟、通辽市交界地带,南临霍林郭勒市,东北与阿尔山市接壤,介于东经118°44′-119°50′,北纬45°29′-46°38′之间,是锡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乌拉盖管理区土地总面积5013.67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为26129人,下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3个国有农牧场和巴彦胡硕镇1个建制镇。2014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77亿元,比2013年增长8.9%。乌拉盖管理区境内地势开阔,波状起伏,有原始草原、白桦林、芍药沟等草原风光自然景观和布林庙等历史文化遗迹。管理区境内的乌拉盖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素有“天边草原”的美誉。
中文名:乌拉盖管理区
外文名:Wulagai Management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旗县级行政管理区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地理位置:内蒙古东北部
面积:5013.67 km²
下辖地区:3个国有农牧场、1个镇
政府驻地:巴音胡硕镇
电话区号:0479
邮政编码:026321
气候条件: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26129人(2014年末)
著名景点:芍药沟、布林泉旅游区等
车牌代码:蒙H
乌拉盖白塔
1960年,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建立地方国营乌拉盖郭勒机耕农场。1969年,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1975年,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机构,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场管理局乌拉盖分局。
1981年改称乌拉盖牧场管理局。
199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行使旗县管理职能的乌拉盖综合开发区。
2005年更名为乌拉盖管理区,与乌拉盖牧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体制管理。
位置境域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盟、兴安盟、通辽市交界地带,南临霍林郭勒市,东北与阿尔山市接壤,介于东经118°44′-119°50′,北纬45°29′-46°38′之间,全区总面积5013.67平方公里。
乌拉盖管理区
地质构造
乌拉盖管理区处于内陆新华夏沉降带的锡林郭勒多字形构造系,由巴隆马格龙隆起带与乌拉盖沉降带组成。
巴隆马格隆直带分布于锡林郭勒盟北部国境线一带,东起乌拉盖管理区东北部,沿国境线向西延展至二连浩特一带。主要由古生带变质岩和大面积华力两斯化岩体构成,其南部堆积有侏罗系际相碎屑岩、喷发岩和凝灰岩等。中生代地层受南北压力作用,形成一座北东向小型褶皱和一系列北东向压性和压扭性断裂,在隆起带中断,垂直压性断裂出现若干张性断裂。由于这些张性断裂有新生代玄武岩喷出,而形成数条北西向的玄武带。在北北向与北西向两组断裂的相交处,曾有大量的玄武喷出,形成大片的菱形玄武岩体,另外,隆起带内部,存在着一系列北北向的古生界岩系组成的小型隆起和中生代沉降区,二者呈相间排列,属更次一级的多字型构造形成。
乌拉盖沉降带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中部,其北界是哈拉盖图农牧场巴彦额日和图至二连,南界是彦吉嘎至乌日根塔拉(二道井子),地区的西南半部居于乌拉盖沉降带的东北边缘部分,因南北两侧均有大断裂存在,在构成上为北北向的断陷式沉降带,断陷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基底为古生界变质岩和花岗岩。沉降带内沉积了中生界地层。乌力雅斯太南部至小埃梁一带,由于古生界岩层出露,将沉降带分为东、西两个沉降区。区属东沉降区,为一近似椭圆形洼地,故称乌拉盖盆地。泥岩呈片状出露于盆地边部,第四系冲积,沉积物充填于中部的低洼地带。乌拉盖牧场的南部属乌拉盖盆地及东北边缘。
乌拉盖管理区有三条下伏的暗河带,色也勒吉河西岩丘陵的西北坡;乌拉盖河上游丘陵的西北坡;巴音胡硕到巴彦温都尔一线以南至白音乌拉浩特到彦吉嘎庙一线以北暗沙带的东北一部分。沙层厚度一般在50厘米以上。
地形地貌
乌拉盖管理区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和内蒙古高原的衔接部位,因内应力和外应力作用的不同,显示了不同的地貌景观。区境内地势开阔,波状起伏,整个地区在地貌上分为两大部分:北部为巴龙马格陆低山丘陵;南部为乌拉盖沉降带的东沉降区—乌拉盖盆地东北边缘。东部靠近大兴安岭,具有山地外貌特征,西部属内蒙古高原区的低山丘陵特征。因此,区内总的地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开阔坦荡,起伏平缓。景观单调。海拔在855.1-1334.9米之间。最高峰是贺斯格乌拉东北部的乌兰哈达,海拔1334.9米,最低处是乌拉盖河下游西南的河谷平原。全区由低山丘陵、河谷和平滩地组成,大部分山地和丘陵较平缓。区内地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多呈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东西向叶脉状排列。东北部乌拉盖河以东的中低山区,坡度一般在10°-15°,地势较为平缓,山顶呈圆顶形状,上面附有薄层沙土。
乌拉盖河水系造成了较多的河流冲击,形成洪积平原。河谷中有30-50米厚的上新统及更新统沉积物组成的河谷平原。在河谷平原的外缘有部分倾斜平原,呈裙带状展布,主要由上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砂砾石组成。区内绝大地区是低山丘陵,海拔在850-1000米之间,相对高差20-100米。且陵中冲沟很少,宽广的平谷很多,大多宽在200-500米之间,哈拉盖图农牧场的野猪沟宽1000米。丘陵浑圆,风化壳厚,主要由花岗岩、片岩、玄武岩构成,峰顶相差不大,丘陵间宽谷发育。地面组成物质为残积、坡积、碎石、河砾土层。乌拉盖地区的地貌以带状结构突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体,河流阶地广泛发育为特色。
气候
乌拉盖草原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春季干燥多风,四季交替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零下0.9摄氏度,年均10摄氏度及以上有效积温1900-2100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2700小时,日照百分率61%,年均降水量342毫米,多集中于6、7、8月份。该地区受气旋环流作用的影响,秋到春季盛行西和西北风,夏季以东南和南风为多,历年平均风速4.1米/秒,测风塔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55米/秒。水文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主要有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乌拉盖河全长360千米,流域面积达20200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58米/秒,在胡硕庙与支流色也勒吉河汇合,向西流入乌拉盖戈壁。色也勒吉河全长98千米,多年平均流量0.41米/秒。
水资源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水资源总量约占锡林郭勒盟总储量的1/3。截至2015年,该区地上水总量为17.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78.6亿立方米,水质为淡水。境内有乌拉盖水库和贺斯格乌拉水库。乌拉盖水库位于乌拉盖河中上游,总库容2.48亿立方米。贺斯格乌拉水库位于色也勒吉河上游,库容2000万立方米。境内分布大小湖泊12个,泉水23处。
矿产资源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分布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萤石、锌、钯、粘土、石灰石、膨润土、矿泉水、煤等,特别是煤炭、矿泉水、萤石、膨润土、石灰石等储量较高。煤炭资源预测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与白音华和霍林河煤田属一个成煤带。截至2015年,该区完成勘探的贺斯格乌拉煤田和农乃庙煤田煤炭资源总储量在24亿吨以上,煤质为褐煤,中灰、低硫、低磷,发热量在3500-5000千卡之间。
生物资源
乌拉盖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有野生植物801种,分属62科256属,优势种群是菊科、禾本科和豆科;野生药用植物200多种,常见的有黄芪、黄芩、赤芍、百合、地榆和秦艽等30余种;可食野生植物有黄花、蕨菜等。野生动物有数十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鹿、狍、黄羊、天鹅、百灵和丹顶鹤等;鱼类主要出产鲤、鲫、鲢、雅罗鱼和泥鳅鱼等。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境内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东乡族、哈尼族、朝鲜族、佤族、彝族等11个民族。
综述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4577亿元,比2013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0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6.635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7.0213亿元,增长5.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7184元,比2013年下降6%。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6530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18.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67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1.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460万元,同比2013年下降0.1%。
第一产业
燕麦种植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46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334公顷。粮食总产量9.7万吨;油料产量1.2万吨;蔬菜产量3150吨。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616342头(只),比2013年增长17.8%,年内出栏牲畜319950头(只),2014年底牲畜存栏头数404506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7534吨;牛奶产量8606吨;禽蛋产量106吨;水产品产量33吨;山羊绒产量7吨。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0.03万千瓦,比2013年增长14.9%;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892万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9.2%;机电井数量1277眼;化肥施用量(按折纯)7810吨,比2013年增长33.8%。年末实有暖棚363653平方米,年内打草数量1.1亿公斤。年内完成造林面积1.18万亩,其中:封山育林面积1万亩,人工造林面积0.18万亩。
第二产业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4.1058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92299万元,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31.553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轻工业实现产值2.8247亿元,较2013年增长11.1%。分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30.376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3%;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3663亿元,同比增长7.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产值1.4584亿元,同比增长1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4624万元,同比增长10.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7145万元,同比下降1.3%。从工业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达1552万吨,同比2013年增长13.8%;售电量达到7385万千瓦小时,下降8.85%;褐煤提质139.2万吨,增长8.5%;白酒1331千升,增长13.8%;矿泉水1.5万吨,增长15.4%;供热面积85万平方米,增长21.4%;砼结构构件制造11万立方米,增长10%;鲜冻肉1562吨,增长19.5%;洗煤1514万吨,下降9%。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7730亿元,同比2013年下降4.87%;实现利润1.0402亿元,比2013年下降35.7%;实现税金总额32570万元,比2013年增长6.93%。全年实现销售产值30.6918亿元,产销比89.3%,较2013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300亿元,比2013年增长1.8%。
第三产业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1.3%。从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4546亿元,增长11.4%;农村牧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65万元,增长10.6%;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4.2410亿元,增长10.4%,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1230万元,增长62.7%,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9971万元,增长10.9%。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邮电业务总量3103万元,比2013年下降1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55元,下降10.9%;邮政业务总量148万元,增长13%。全年邮件累计达到9.34万余件,较2013年增长54.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600万元,比2013年增长9.3%。接待旅游人数43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24.8%。
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9045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8035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1336万元,增长5%;个人存款余额7.1010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8796万元,增长14.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8800亿元,比2013年增长25.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7951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1.1819亿元,增长73.3%;中长期贷款余额3.0849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92万元,增长0.3%。2014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462万元,比2013年下降9.4%。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263万元,比2013年下降59.5%。
城镇建设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镇区规划面积900公顷,建成区面积652公顷,镇区绿化面积136公顷。
乌拉盖党政大楼
文化教育
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共有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914人,比2013年增加9.8%,普通中学在岗教师116人,增加10.5%。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1544人,比2013年减少3.7%,小学在岗教师84人,增加7.7%。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继续保持100%。
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拥有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体育馆1座。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6800户。
医疗卫生
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共有卫生机构18个,其中:医院1个,卫生院2个,卫生室6个,医务室3个,个体诊所4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12张。全管理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8人,其中:执业医师56人。
社会保障
2014年末,乌拉盖管理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79人,比2013年末增长16.2%;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26人,增长9.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78人,增长12.6%。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675人,增长0.7%。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3人,下降37.7%。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3人,增长1.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7人,增长28%,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11万元,同比2013年减少57.34万元。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474元。有社会福利机构1家,总床位数22张,共集中供养11人。
人民生活
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98元,比2013年增加2669元,增长9.8%。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6777元,增长9.9%;经营净收入8563元,增长10.0%;财产净收入2503元,增长8.3%;转移净收入2055元,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408元,比2013年增长9.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0元,比2013年增加2321元,增长13.7%。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576元,增长22.4%;经营净收入11417元,增长11.6%;财产净收入1071元,增长26.7%;转移净收入4196元,增长11.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78元,比2013年增长10.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77元,比2013年增长11.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1%,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3%。
乌拉盖公路图
乌拉盖管理区境内有省道S101横穿,境内公路里程650公里,至2012年,全区实现村村通公路;境内铁路里程达119公里。2012年开工建设三级通村油路348公里,年内交付使用90公里。2014年,乌拉盖管理区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338万吨,其中,铁路1573万吨,比2013年下降17.5%;公路1765万吨,增长0.1%。全年铁路货运周转量113256万吨公里,比2013年下降17.5%;公路货运周转量71573万吨公里,比2013年增长21.7%。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22万人,增长14.9%,公路旅客周转量5920万人公里,增长24.4%。
乌拉盖管理区与内蒙古草原上大多数地区一样,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参加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上一个隆重的节日就是祭敖包,它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乘马斩劈、马竞走、摩托车等表演。夜幕降临时,马头琴声会在草原上飘荡,蒙古包前男女青年会围着篝火跳舞。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布林庙 | 布林庙是乌拉盖管理区境内历史悠久的寺庙之一,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扩建于雍正十年(1732年),1945年二战中被损。2010年6月开始恢复重建,并于2014年11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其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 |
芍药沟 | 芍药谷,因山谷遍地是芍药花而得名,芍药花生长的土质为黑钙土,生长花期平均气温为19.9ºC,每年的六月中下旬是芍药花盛开的季节,花期15-20天。 | |
白桦林 | 白桦林总面积约5.5万亩,为典型原始次生白桦林,林内植被茂密。2003年管理区生态部门对白桦林进行了围栏封育,保持了其原始的风貌。 | |
乌拉盖湖景区 | 乌拉盖湖景区位于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场部东3公里处,水库占地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库区最大面积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蓄水量2.5亿立方米。 | |
九曲湾 | 九曲湾位于乌拉盖湖东10公里,与湖入口相连,属乌拉盖河最为蜿蜒曲折的河段。 | |
布林泉旅游区 | 布林泉旅游区位于巴音胡硕镇北11公里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始建于2005年,总占地面积5000亩。景区的主要景点有战车式大型蒙古包群及篝火晚会广场、艺术墙、布林庙遗址修缮大雄宝殿、钟鼓楼、白塔及院落,布林泉眼八角亭、观赏木笺道等。 | |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