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 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地处闪电河畔金莲川草原之上,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总占地面积达250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政权元王朝的首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蒙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对外交往中。元上都遗址主要由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寺庙、墓群、利工程遗存组成,以宫殿为中心,呈分层、放射状分布,既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的产物、古代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突出代表。 1988年1月13日,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元上都遗址

外文名:Site of XaNADu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

所处时代:元朝

占地面积:250 km²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开放时间:8:30-17:00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编号:3-220-5-4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元夏都

历史沿革

编辑
蒙古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南下驻帐于滦河上游的金莲川地区,建立有金莲川幕府。

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忽必烈命近臣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建城,初名开平府。

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开平府城池竣工。

元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开平府。

元中统四年(1263年),诏改开平府为上都,古称上京。

元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建大都城,为冬都,确立有两都巡幸制度,上都为夏都。

元大德二年(1298年),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有幡竿渠。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修上都穆清阁。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红巾军攻陷上都城,宫阙城池毁于兵火。

明初,元上都旧址设有开平卫治所。

明宣德时期,开平卫治所南徙独石,旧址成为废墟。

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修复元上都遗址皇城城墙300余米,填平遗址内菜窖、人工渠等设施,关闭了遗址内通行的公路。

2011年7月15日,元上都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2022年9月,考古部门对元上都西关厢遗址出土的动物种属进行了考古学研究,最终认为遗址上的罕见动物种属,不仅为中国元代考古贡献了实证,也为探讨元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实物资料。

元上都遗址

建筑格局

编辑
元上都遗址主要由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寺庙、墓群、水利工程等遗存组成,以宫殿为中心,呈分层、放射状分布,总占地面积达250平方千米。

文物遗存

编辑

外城

元上都遗址外城整体呈曲尺正方形,位于皇城西、北两面,总占地面积约2.88平方千米。外城现存城墙底基宽10米,顶宽2米,存高约为5米,东墙长2225米,其余三面城墙皆长2220米,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左右,薄厚不均,外表未有砖石包砌;北部为皇家园林御苑,内有皇帝行宫;南部街道纵横交错,两侧是整齐的院落址,大为房屋临街、院落在后的建制,按类划分有手工业作坊区和商业区;外城自西门北侧225米处,斜向修有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将外城分为皇城以西、以北两部分,隔墙基宽3米,残高0.7-0.8米,顶宽2.05米;外城共辟有四门,南墙一门,西墙一门,北墙两门,四周围绕有护城河遗迹,总占地面积约2.88平方千米。

外城

皇城

综述

元上都遗址皇城平面呈正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64平方千米,内有“四横三纵”共7条主要街道,建筑遗迹分布疏散,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为大龙光华严寺和大乾元寺两座佛教寺院,东南部有孔庙,东南隅有道观、翰林院等遗址。皇城现存城墙为向上渐斜收式,底基宽12米,顶宽约5米,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北墙长1395米,南墙长1400米,均为黄土版筑,表面有石块包砌,残高均为6米;城墙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底宽12米,凸出墙体约5.4米,留存高度约5.8米,石砌墙体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城垣辟有六座城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皇城西墙和北墙瓮城门西侧外有明显的河沟遗迹,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

元上都遗址全貌元上都遗址全貌

明德门

元上都遗址明德门是从御道进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门,即皇城正南门,位于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总长24米,宽5.7米,两侧墙体用青砖垒砌,券门处留有高约7米的城门残迹;门外设瓮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由块石包砌;瓮城门道长12米、宽3.8米,正中立有石柱称将军石,门道两侧留存石质排叉柱和木门柱基石等遗址。

明德门复原图明德门复原图

宫城

综述

元上都遗址宫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总占地面积约0.32平方千米,主要有大安阁、穆清阁、水晶殿、香殿、宣文阁、仁春阁等30余处院落遗址、基址。宫城四面均存有高度不同的夯土墙体,东墙长605米,南墙长542.5米,西墙长605.5米,北墙长542米;残墙最高5米,墙基宽10米,顶宽5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包砌青砖,底部垫有石条或片岩做基础;置有东、西、南3座城门城墙,外侧挖有闭合壕沟。

宫城宫城

御天门

御天门为宫城正南门,位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

大安阁

元上都遗址大安阁位于宫城中心,为宫城正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政典礼、接见外国使臣、临朝、议政、修佛事的地方。现存基址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为元代大安阁旧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

<p>复原形制

复原形制

穆清阁

元上都遗址穆清阁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最大的建筑,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又称”北阙”;遗址留存台基平面呈“凹”字形,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占地面积达9180平方米,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共呈“阙式建筑”形式。

关厢

元上都城东、南、西、北都设有关厢区,主要建筑有粮仓、大型院落、小型民居、临街店铺等;东关长约800米,并向东北方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滦河南面的建筑相连,现存有石桥残基;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侧无建筑及街道遗迹,是帝王游幸的宫苑园林区。

关厢关厢

铁幡竿渠

铁幡竿渠位于上都外城西门外,于西关大街北侧折向正南入闪电河,堤身用褐色粘土夯筑,外用石砌;渠道宽约50米,存深约3米,全长约6千米,是元上都完整的防洪设施。

左侧弯曲夯土为铁幡竿渠左侧弯曲夯土为铁幡竿渠

墓葬遗存

综述

元上都遗址周围分布有羊群庙祭祀遗址、砧子山墓葬群、卧牛石墓葬群、一棵树墓葬群等墓葬遗存,共有墓葬5000余座,均为土坑墓,平面以长梯形为主,各墓规格悬殊,墓向多为西北向,出土有、铁、金、银和丝织品等文物。

砧子山墓葬群

砧子山墓葬群距元上都城址9千米,是已发掘的元上都附近规模最大的元代墓葬群,属汉人家族墓葬群,成片分布,占地面积约1.74平方千米,共有墓葬约1500余座。

砧子山墓葬群-航拍图砧子山墓葬群-航拍图

一棵树墓葬群

一棵树墓葬群距元上都城址12千米,地处遗址西北部的上都音高勒苏木山湾缓坡之上,属普通蒙古人墓葬群,各墓葬基本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带,分为两个区,东西相距约1500米。

一棵树墓葬群一棵树墓葬群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关诗词

佚名《元代杂咏十首其一》

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

九州四海服训诰,万年天子固皇图。

范玉壶《上都》

上都五月雪飞花,顷刻银装十万家。

说与江南人不信,只穿皮袄不穿纱。

杨允孚《小西门外绿杨堤》

窈窕仙姝出禁闱,小西门外绿杨堤。

五陵公子多豪纵,缓勒骄骢不敢嘶。

文物价值

编辑
元上都遗址融合了蒙古文化、华夏文明,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明阶段;保存良好的宫城、皇城、外城城墙、整齐对称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建筑遗迹、自然生态良好的草原共同构成了元上都这座大型古代都城遗址,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进程中的里程碑。

文物保护

编辑
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100万元将遗址内“五一种畜场”103户职工迁出,围封遗址进行保护。

2010年1月,为恢复元上都遗址原始生态环境,加强遗址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有元上都遗址自然保护区,确定1814.52平方千米范围为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其中申报区34342公顷、缓冲区147110公顷。元上都遗址本体外围湿地、草原、森林均被列入了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范围。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和《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保护规划》等一系列保护法规。

所获荣誉

编辑
2021年10月12日,元上都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1年10月,元上都遗址入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

元上都遗址

开放时间

8:30-17:00

交通线路

从正蓝旗城内出发,沿侍郎城路直行即可到达。

上一篇 汪古部

下一篇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