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辣拌 编辑
麻辣拌,是抚顺人在麻辣烫的基础上发明的,非常受欢迎,有酱香、酸甜、酸辣、麻辣、咸辣、甜辣口味等。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配,还有九叶粉之类,主要有土豆片、海带结、豆皮、丸子、鱼丸、培根、甘蓝、宽粉、泡面、油菜、白菜、闷子、豆泡、蟹棒、蘑菇、素丸子(又称红丸子)等原料组成或者随便加自己喜欢的食材,做法和麻辣烫原料相似,不过是在煮过后沥干水分,加入盐、陈醋、白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后食用。
中文名:麻辣拌
外文名:Malaban
分类:辽菜,抚顺小吃,天津菜,东北菜
口味:酱香口味、酸甜口味、酸辣口味、麻辣口味、咸辣口味、甜辣口味、酸甜麻口味等(依照个人喜好)
主要食材:土豆、海带结、豆皮、甘蓝、宽粉、茼蒿、白菜、素丸子、鱼丸、闷子、豆泡、蟹棒、蘑菇、金针菇等
分布地区:抚顺、沈阳、辽阳、鞍山、太原
主要用料:蒜末、热油、葱花、、白芝麻、胡椒粉、生抽、老抽、陈醋、蚝油、盐、白糖、麻酱等
麻辣拌
麻辣拌的起源是在辽宁省抚顺市,时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劲风正在猛吹抚顺这个老重工业城市的时候。那时抚顺市约有国有企业职工66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90.8%,这些人里,在94年以前下岗的就占职工总数的38.07%。然而94年的时候这阵风还没刮完呢,所以一直到上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抚顺市闲置劳动力已经积累到将近一半。那时候,抚顺是个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的重工业城市,下岗职工都是来自煤矿,钢铁,纺织,电力和建筑部门的,下岗职工掌握的技术单一,而且还大龄化,加之民营资本极其薄弱,很难立即实现再就业。在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市政府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渠道去解决问题。其中就有一条是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的。插一句,现如今抚顺市多数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大多是那个时候起步的。下岗职工们连固定收入来源都没有,创业之不易可想而知,进而是创业之途径也可想而知,只能做点小本买卖,卖菜摆摊推车送货,多数人没有店铺,大家可以闭眼想象一下那个时候抚顺城市那种“灰色繁华”的景象。那个时候四川的麻辣烫已经进入抚顺,市内就能有那么十多家四川麻辣烫店,因为其麻辣口感适应一部分人喜好,加上它价格低廉,所以很快就遍及全市了。这么多家卖麻辣烫的,怎么才能赚到钱呢,于是就出现了一对聪明的夫妻,他们想,这麻辣烫毕竟西南地区流传过来的,它应该更适合那边人的口味,当在东北,地方不一样,口味应该是有差别的,如果说能把这麻辣烫改得更加适应东北人的饮食特性的话,是不是能卖得更好呢,因为麻辣烫有汤,有稀释作用,所以为了让这个麻辣烫的口味更重一些,干脆不加汤了,原料煮熟了直接拌,这样还降低了不少汤的成本。
这种麻辣口味的食品一出现,便以其新颖的制作方法和更加合适的口感征服了全抚顺的人,从河南(浑河以南)到河北,从望花到东洲,大街小巷,迅速传开,把原来的麻辣烫的市场完全挤走了。现如今的麻辣拌制作方法是又经过几次调整和改善之后形成的,而且在麻辣拌的传播过程中,也衍生出许许多多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和口味。起初以麻和辣为主,后加入酸甜以适应市场需求。
如今,抚顺麻辣拌已走向全国各地,沈阳、大连、鞍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等各大城市都有抚顺麻辣拌身影,各种网店也把抚顺麻辣拌做的如火如荼,相信未来会有一天,抚顺的麻辣拌不光只是走出辽宁,走出东北,走向全国,而且还会冲击世界,让所有人都来尝尝抚顺的特色美味,让大家体验一把如临仙境的感觉。
(2)副食类:宽粉、泡面、细粉、鱼丸、鱼豆腐、香肠、干豆腐(南方的可以用豆腐皮代替)、豆皮(跟南方的豆腐皮不一样,南方的豆腐皮在抚顺叫干豆腐)、丸子、面筋、海带结、方便面、担担面、麻花等;
(3)调味料:辣椒酱(建议用老干妈油辣酱),全国各大超市均有销售、麻油、白糖、陈醋(醋)、盐、鸡精(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味素代替)、淀粉(加水稀释)、芝麻、孜然、芝麻酱(少许,与淀粉水搅拌均匀)、花生酱(简单的说就是花生打成小块或者粉末状,这个有点困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点,会让麻辣拌变的很香)。
(2) 其次将菜类洗净,土豆片切成片状,为保证卫生,副食品也可以先稍微过一下水;
(3)准备一大锅水,将其烧开,放少许盐。然后把土豆下锅,等2分钟后将其他菜类下锅,盖上锅盖,等1、2分钟后,待水再次沸腾,将其他副食类下锅。期间要拿勺子将锅里的东西搅动,使其完全变熟。最后下泡面;
(4)副食品下锅后2分钟就可以闭火了,再拿一个大盆,可以是家里洗水果洗菜的,开始调配作料;
(5)取白糖两勺,辣椒酱适量(1~2勺),麻油少半勺,陈醋2勺,盐少许,鸡精少许,淀粉少许兑少量水、芝麻、孜然少许、花生沫沫~搅拌均匀(作料以个人口味而定);
(6)将才锅里的东西用漏勺盛到装作料的大盆里(大盆里面一定要干,没有水,要不然就变成麻辣烫了),搅拌均匀。期间可以尝一尝看看口味合不合适,只要菜还是热的都可以继续改动。直到味道适合自己口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