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 编辑
太原市,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山西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二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介于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为543.50万人。截至2021年末,太原市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太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太原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23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3.74亿元,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8亿元,下降3.9%;第二产业增加值2341.6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3186.08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8%、42.1%、57.1%。
中文名:太原市
外文名:Taiyuan
别名:并州、晋阳、龙城
行政区划代码:1401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山西省
地理位置:山西中北部,太原盆地北部
面积:6988 km²
下辖地区: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
电话区号:0351
邮政编码:0300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43.50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晋祠、永祚寺、天龙山石窟、晋商博物院(督军府旧址)、窦大夫祠、太原古县城、蒙山大佛、太山
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太原尧城机场
火车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北站、太原西站等
车牌代码:晋A
地区生产总值:5573.74 亿元(2023年)
高等学府: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
春秋时期的晋国
春秋末期,晋公室势力渐弱,智、韩、魏、赵、范、中行氏六卿专权。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鞅向邯郸大夫赵午索取卫国贡献的五百户人口,准备迁入晋阳(故址在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赵午虑及与卫国的关系,迟疑延宕,为赵鞅所杀。赵午之子赵稷联合范氏、中行氏围攻赵鞅。史载:“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晋阳虽为晋国城邑,实则已为赵氏占据,成为日后立国根本。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晋大夫赵籍自立为侯,即赵烈侯,初都晋阳,后迁至邯郸。至公元前248年秦伐赵取狼孟(今阳曲黄寨东)等三十七城之前,太原地区一直为赵国疆土。
秦庄襄王二年(赵孝成王十八年,前248年),秦将蒙骜攻打赵国,取榆次、狼孟三十七城,太原地入于秦。次年,于晋阳置太原郡,为太原设郡之始。
晋文公祠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晋阳叛秦,蒙骜再次率兵平定,复置太原郡如初,郡治所设在晋阳。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周王朝分封诸侯国的制度,改设郡县,以郡统县。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太原郡为其中之一,辖三十七县,治所晋阳。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楚王项羽分封诸侯国,徙魏王豹于河东,为西魏王。分原赵国地为二,以张耳为常山王,都信都(今河北冀县);以赵歇为代王,都代(今河北蔚县境内)。旧志载,此时太原地属赵歇。次年(前205年),魏豹降汉,旋复降楚。汉将韩信灭魏豹,平定魏地,仍设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太原地属汉。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汉改周封诸侯、秦设郡县的制度,推行郡国并行、以郡国统县的建置。六年(前201年),以太原郡二十一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徙韩王信(韩襄王之孙)为韩王,都晋阳,以防备北方匈奴族南下。是年,韩王信上书,以晋阳距边境较远,移国都于马邑(今朔州市)。不久,韩王信叛汉,降于匈奴,引匈奴冒顿单于共击太原,曾到达晋阳城附近。十一年(前196年),汉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今阳高东),平定代地。汉以韩国地改置代国,封皇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
文帝刘恒二年(前178年),分代国为代、太原二国,立皇子刘参为太原王,都晋阳,太原国辖原太原郡故地。四年(前176年),徙代王刘武为淮阳王,合代、太原二国为代国,以刘参为代王,都城仍设在晋阳。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辖二十一县,治所晋阳。元封五年(前106年),设十三州刺史,以监察郡国。并州刺史监察太原、上党、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上郡九郡。太原郡仍领二十一县,郡治所设在晋阳。
终西汉之世,并州及太原郡辖境、治所均无变化。太原郡所辖二十一县为晋阳、葰人(今繁峙境内)、界休(今介休南)、榆次(今榆次北)、中都(今平遥西北)、于离(不详)、兹氏(今汾阳南)、狼孟(今阳曲黄寨东)、邬(今介休北,一说在平遥北)、平陶(今文水西南平陶村)、汾阳(今静乐西)、京陵(今平遥京陵村,或说在祁县西)、阳曲(今定襄境内)、大陵(今文水东北)、原平(今原平南)、祁(今祁县东)、上艾(今平定南)、虑虒(今五台东北)、阳邑(今太谷东)、广武(今代县西南)、盂(今阳曲大盂)。
初始元年(8年),王莽废汉孺子刘婴,自立为帝,建国号新,史称新莽。
新莽时期,郡国区划、建置无常,地名屡易,甚至一年五易地名,百姓苦不堪记忆。先是于始建国四年(12年)依《尧典》分全国为十二州,后又从《禹贡》之说分全国为九州。天凤元年(14年),又置州牧、部监,分合郡县,改易官称。分并州牧置朔部牧,将西汉太原郡领辖的界休改为界美,榆次改为太原亭,于离改为于合,兹氏改为兹同,狼孟改为狼调,平陶改为多穰,京陵改为致城,大陵改为大宁,祁改为示,阳邑改为繁穰,广武改为信桓。
建武元年(25年),刘秀推翻王莽,建国号汉,史称东汉。
东汉建武初,整顿建置,废除新莽时的建置及郡国、县名称,恢复西汉旧称;仍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仍监察太原等九郡,州、郡治所仍设在晋阳。建武二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都晋阳。经西汉末年的战乱,户口锐减,官职繁多,建武六年(30年)六月诏令全国并省四百余县。西汉太原郡二十一县中,废去菱人、汾阳二县;划广武、原平二县属雁门郡,上艾县归常山国。建武十四年(38年)废太原国,改置太原郡,治所未变。
东汉太原郡辖晋阳、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京陵、阳曲、大陵、祁、虑厩、阳邑十六县。
东汉末世,外戚、宦官争权,军阀割据,战火又起。
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并州为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建安三年(198年)又为袁绍占据。袁绍外甥高干领并州牧。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征伐高干,并州及所辖太原郡地归于魏。建安十八年(213年),魏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省并州,合并其地于冀州,太原郡县属冀。建安二十年(215年),分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后又分东部地置乐平郡。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后又废国复置郡。并州领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及新设置的新兴、乐平六郡。并州、太原郡治所皆在晋阳。
三国魏时,太原郡辖晋阳、阳曲、榆次、盂、祁、京陵、中都、大陵、平陶、狼孟、阳邑、邬十二县。
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迫魏元帝曹奂禅位,易魏为晋,史称西晋。
西晋时期,沿魏并州建置未改。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都晋阳。并州刺史部统太原国、西河国及上党郡、乐平郡、雁门郡、新兴郡六郡国。太康五年(284年),废太原国,改置为郡。
西晋之世,太原郡辖晋阳、阳曲、榆次、于离、盂、狼孟、阳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邬十三县。州刺史部、太原国、太原郡治所皆设于晋阳。
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崛起,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互相攻战,进入了史称的十六国时期。
永兴元年(304年),匈奴族人刘渊于左国城(今离石东北)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前赵不断劫掠并州郡县,加之并州于光熙元年(306年)发生饥荒,郡县难以自保,州刺史司马腾率众万人于冀州就食,号“乞活”。永嘉元年(307年),晋以刘琨为并州刺史、领匈奴中郎将。前赵嘉平二年(晋永嘉六年,312年),刘聪派子刘粲,乘刘琨领精兵出防雁门乌丸族反叛之机,袭破晋阳,太守高乔以城降。四个月后,刘琨在代公猗卢配合下收复晋阳。经此一战,晋阳城池残破,军民逃散。刘琨留部将箕澹、段繁戍守晋阳,自领兵移驻阳邑(今太谷),招集亡散。麟嘉元年(晋建兴四年,316年),前赵将军石勒攻打乐平(今昔阳),刘琨率全部精兵救援,途中被石勒设伏兵击败,全军覆没,并州震惊二留守晋阳的东晋司空长史李弘以城降石勒,太原地为前赵所占据。
光初二年(319年)冬十一月,石勒自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太原地归后赵。后赵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属并州刺史部辖领,都晋阳。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冉闵灭后赵,并州为后赵刺史张平所据。为图自保,张平先以并州六郡依附前秦苻坚,不久降前燕,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又降晋,皆被授以官职。张平的反复无常,不但未能自保,反而为并州引来连年战火。
前燕光寿二年(358年),燕王慕容儒遣司徒慕容评讨伐张平,并州各郡县纷纷投降。张平率三千兵众弃晋阳逃往平阳(今临汾),复请降燕。太原地区为前燕据有。
建熙十年(东晋太和四年,369年),东晋派大司马桓温伐燕。前燕主慕容晡,以割地为条件,求前秦苻坚援救。及桓温被击退,日书违约。苻坚大怒,次年遣将军王猛、杨安率步骑六万,兵分两路伐燕。九月,挖地道攻克晋阳,太原地又落入前秦之手。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苻坚亡。并州刺史王腾迎苻坚庶长子苻丕入晋阳,于太安元年(385年)即皇帝位,以晋阳为都。次年,苻丕率兵与西燕慕容永战于襄陵(今襄汾境内),兵败被杀,太原地区又为西燕所据。
后燕建兴九年(394年),慕容垂遣龙骧将军张崇攻晋阳,西燕守将弃城而逃,太原地复为后燕所得。
自公元304年,止于公元394年,短短九十年间,太原地区先后为西晋、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占据。兵祸连年,境土屡分,国号几易,治所时迁,建置不能悉详。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硅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八月,道武帝拓跋硅率兵四十万南出马邑(今朔州),越勾注山(今代县境内),大举征伐后燕。九月占领阳曲,据西山居高临下威胁晋阳。后燕并州牧、辽西王李农大惧,弃城夜遁。太原地归属于北魏。北魏仍置并州,领太原、上党、武乡、乐平、襄垣五郡。并州、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宣武帝灵皇后奉三岁的元钊即帝位于洛阳。四月,太原王尔朱荣拘灵后及幼主元钊沉于黄河,杀公卿百官一千三百余人。九月,尔朱荣入朝被洙,其从子尔朱兆自汾州入据晋阳,于建明九年(530年)奉并州刺史、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仍都洛阳。晋阳落入尔朱氏之手。普泰元年(531年)七月,北魏晋州刺史高欢率兵北讨尔朱兆。尔朱兆大掠晋阳,退守秀容(今忻州西北)。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而定居。次年正月又追击尔朱兆于赤谷共岭,兆自缢死。太原地复归北魏。
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并由洛阳迁都邺城,以邺为上都,以晋阳为下都。
武定八年(550年),高欢次子齐王高洋废元善,建立齐国,史称北齐。
北齐于晋阳置并州尚书省,为别都,与邺都分治政事。仍置太原郡,治所龙山。
天保八年(557年),魏(史称西魏)大将军、周公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王,建国号周,史称北周。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576年)冬十月,大举伐齐,十二月到达并州晋阳。北齐齐王留从兄安德王高延宗守并州,自返邺城。高延宗于晋阳僭帝位,改元德昌。次年二月,晋阳被周兵攻破,延宗被擒,并州入于北周。北周遂于晋阳设置并州总管府,又设并州宫及六府(冢宰府、司徒府、宗伯府、司马府、司寇府、司空府),视晋阳为都城。十二月,又废并州宫及六府。并州总管府领太原、乐平二郡。太原郡治所晋阳,领龙山、晋阳、东受阳、中都、阳邑五县。平遥、受阳二县撤销。
北周政权统治并州不足五年,于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被隋杨坚取代。
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仍沿北周制度,设并州总管府于晋阳,以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二年(582年),废总管府,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杨广为尚书令。九年,又改置总管府。
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三年(607年),废州设郡。太原郡治所晋阳,领十五县。
隋季陵迟,寇盗充斥,大业十三年(617年),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李氏遂起兵晋阳,一举而灭隋。
唐初建置,废置分合频繁。武德元年(618年),废太原郡,复设并州总管府,治所晋阳,辖县沿隋太原郡十六县。旋又分隋阳直县地先后置抚城县、乌河县(今阳曲凌井店),复析晋阳县地置清源县,划榆社县属韩州。武德二年(619年)九月,鹰扬校尉刘武周据马邑作乱,并州总管李元吉惧,逃奔长安,太原地区一度被刘武周占据。三年(620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征伐刘武周,并州复定。随之废并州总管府,改置并州。析阳直县地置汾阳(今太原北部阳曲镇);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以太谷、祁二县置太州;以文水属汾州;以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并州辖县缩减为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并州总管府于晋阳,其年改为上总管府,领辖并、介、受、辽、太、榆、汾七州。五年(622年)又改为大总管府。六年(623年)割文水县属并州;又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属并州。武德七年(624年),改并州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并废阳直县,以其地析置罗阴县(今阳曲洛阴),改汾阳为阳曲县,划文水县复属汾州。
太原晋祠内唐太宗李世民等雕像
贞观元年(627年),因州县民少官多,李世民思革其弊,对州县大加并省。并州所属的乌河县省人盂县,罗阴县省人阳曲县,划文水县复属并州。其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并州属河东道。八年(634年),废受州,划寿阳、盂、乐平、石艾四县及侨置阳曲县境内的顺州燕然县属并州。十四年(640年),又废燕然县。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于晋阳置北都,仍兼督府。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罢北都。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复置北都。按唐制,都城所在地称府,非都城所在地称州,因改并州大都督府为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北京,同时改石艾县为广阳县。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复罢晋阳京都称号,次年又复北都之称。
开元盛世之时,太原府治所晋阳,领辖晋阳、太谷、祁、文水、榆次、盂、寿阳、乐平、广阳、清源、交城(先天二年即713年析置卢川县于今古交炉峪口,开元二年即714年省)、阳曲十三县,终唐季而未改。
唐末,天下大乱。哀帝天祐四年(907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叛将朱温灭唐建梁,史称后梁。从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镇守太原,仍奉唐天祐年号不改,并自行置并州太原府。次年,李克用卒,子李存勖嗣晋王位于晋阳。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以太原为西京。十月灭梁,复称太原为北京。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番汉马步总管石敬瑭,在契丹帮助下称帝于晋阳,建国号晋,史称后晋。割雁门以北及幽州等燕云十六州地于契丹。同年,后晋迁都洛阳,以晋阳为北京,置太原府。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北京留守、太原节度使刘知远于晋阳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沿后晋称晋阳为北京,仍设太原府,治所晋阳。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后汉枢密使、邺都留守郭威灭后汉,建国号周,史称后周。是年,后汉刘知远弟刘崇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据太原称帝,仍袭汉号,史称北汉。废北京及太原府建置,改置并州。北汉据守晋阳,先后与北周、北宋抗衡二十八年。北宋曾两次进攻晋阳,皆无功而退。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率兵亲征北汉。四月,北汉帝刘继元以晋阳城降宋,北汉遂亡。赵宋深恨晋阳人民负固顽抗,便下令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紧州,即四等州)军事,移州治所于榆次;废晋阳县,于汾河东新置平晋县;撤销太原县并入榆次县;割交城县隶属大通监;以广阳、乐平二县属平定军。经此一番改置省并,并州领辖阳曲、平晋、文水、祁、太谷、榆次、清源、寿阳、盂九县,以及大通、永利二监。七年(982年)二月,因榆次“地非要会”,将治所迁至唐明镇(今太原城区内)。
淳化四年(993年),效法唐朝制度,分全国为十道,太原属河东道。至道三年(997年),又改分全国为十五路,太原属河东路。因太原地区北近辽,西隔河近夏,于太原设河东经略使、安抚使。
嘉祐四年(1059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元丰元年(1078年)置为次府,大观元年(1107年)又置大都督府,领辖阳曲、太谷、榆次、寿阳、孟、交城(宝元二年即1039年自大通监析出)、文水、祁、清源、平晋(熙宁三年即1070年,曾废人阳曲;政和五年即1115年复置)十县,大通、永利二监。
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大举南下攻宋。次年九月攻陷太原,地入于金。其年攻陷宋都汴梁,掳徽宗、钦宗,遂亡北宋。仍称太原为府。天会六年(1128年),分宋河东路为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河东北路兵马都总管治所设于太原。改太原府为并州太原郡河东总管(简称太原府)。
金统治太原期间,曾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分清源县地置徐沟县;贞祐四年(1216年)废平晋县,兴定元年(1217年)复置;兴定二年(1218年)升盂县为州,不久复改置为县。
太原府领辖忻州、平定军两个支郡和阳曲、太谷、平晋、清源、徐沟、榆次、祁、文水、交城、盂、寿阳十一县,同时还领八个军事镇,在阳曲境内有阳曲、百井、赤塘关、天门关、凌井驿五镇;在平晋县境内有晋宁、晋祠二镇;在祁县境内有团柏镇。
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族孛儿只斤铁木真称帝,号日成吉思汗皇帝。十三年(1218年),元将木华黎伐金,攻陷太原,遂废除金朝建置,置太原路总管府,治所阳曲(在今太原城区)。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国号为元。二十七年(1290年),实行中书省、路、州、县四级建置。分全国为一个中书省,十一个行中书省,一百八十五路:山西、河北、山东三地二十九路地处腹里,直属中书省辖领。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太原路发生地震,长达年余。因此,九年(1305年)颁诏改太原路为冀宁路,仍属中书省。
元冀宁路直接领辖十县,十四州,以及设在太原城内管理在城民事的录事司:州下又领有九县,境域远较前代广大。直辖十县为阳曲、文水、平晋、祁、榆次、太谷、清源、寿阳、交城、徐沟。
元末,纲纪日紊,民心怨叛,群雄并起,天下骚然。朱元璋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荡灭群雄,遂即帝位,建国号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将军徐达等攻取太原,败扩廓帖木儿,山西全境平定。
明初,改冀宁路为太原府。洪武二年(1369年),沿袭元朝制度设山西等处行中书省。又于洪武三年(1370年)置太原都卫,八年(1375年)改为山西都指挥司,管领卫所番汉诸军。九年(1376年)改山西等处行中书省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辖领府、州、县,管理民籍,治所皆在阳曲(今太原市城区)。
明代太原古县城
明代前期,太原府辖领六州、二十二县。其中府直辖十三县,州辖九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割永宁州(元石州)及其属县归新置的汾州府。至明末,太原府实辖五州二十县,其中府直辖十三县,州辖七县。
府直辖十三县为阳曲、太原(宋、金、元平晋县,洪武八年1375年改置)、榆次、太谷、祁、清源、徐沟、交城、文水、寿阳、盂(元盂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静乐(元管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河曲(洪武二年1369年析保德州置)。
府辖五州及其所领县为平定州,领乐平;忻州,领定襄;代州,领五台县(即元台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置县)、繁峙县(即元坚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置县)、崞县(即元崞州地,洪武二年1369年置州置县);岢岚州(洪武七年1374年析管州地置岢岚县,九年1376年升为州),领岚县(即元兴州,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为县)、兴县;保德州(不领县)。
明末,政治腐败,农民起义。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李自成率大顺起义军攻克太原,三月九日夺取北京,遂亡明朝。
明代太原府城拱极门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清军围攻太原,守卫太原城的大顺将领陈永福顽强抗击。十月三日,清军用大炮击破太原城西北角城墙,占领太原城。
清初,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同时保留冀宁道和太原府建置,治所皆在阳曲。沿袭明朝制度,太原府仍辖五州二十县,其中州下辖七县。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对地方建置进行了较大变动。太原府所属保德、平定、代、忻四州升为省直隶州。同时,划河曲、兴县二县隶属于保德州;盂县、寿阳、乐平三县隶属于平定州;五台、繁峙、崞县隶属于代州;静乐、定襄二县隶属于忻州。经此一番变动,太原府仅领岢岚一州和十县,其中岚县为岢岚州隶县。八年(1730年),复从保德州划出兴县隶属于太原府岢岚州。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清源县并入徐沟县。至清末,太原府辖一州十县,其中府直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沟、交城、文水八县;岢岚州辖岚、兴二县。原明代设在太原府的太原右卫,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裁并入太原前卫。雍正三年(1725年),太原左卫、太原前卫同时裁撤。
清宣统三年(1911年),8月19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举义武昌,各省纷纷响应。9月8日,太原举义,攻克省会,击毙清山西巡抚陆钟琦。
民国二年(1913年),对清代建置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废除了道、府、直隶州、州的建置,改州为县,地方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建置。于太原置中路道观察使,原太原府所属岢岚州改置为县,并恢复清源县建置。
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改中路观察使为冀宁道,治所阳曲,下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交城、文水、徐沟、清源、岢岚、岚县、兴县、汾阳、孝义、介休、平遥、临县、中阳、石楼、离石、平定、寿阳、盂县、昔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平顺、壶关、黎城、晋城、榆社、和顺、武乡、沁县、沁源、高平、阳城、沁水、陵川、辽县四十三县。
民国五年(1916年),废除清源县并入徐沟县,六年复置清源县,七年析离石县地置方山县,冀宁道辖县增为四十四县。
民国十年(1921年),山西省政府在省会设置市政公所,管理省城以及城周围东至耙儿沟,西至汾河,北到新城,南到大营盘范围内的市政建设。十二年,又将市政公所管辖区划分为四个区。一区署设在红市牌楼,二区署设在前所街,三区署设在西羊市,四区署设在西缉虎营。市政公所及其所属各区,未列为地方行政建置。
1949年4月29日,刚成立不久的太原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布告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太原府撤销14年后,太原正式建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8日,日本军队侵占太原。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8月30日,民国山西省政府返回太原市,仍沿日军侵占太原时期划定的市区范围,东至港道,西至虎峪,南至嘉节,北至新城。市辖五个行政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市辖内八区、外八区共十六个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晋中各县,兵临太原城下。10月17日,于榆次成立太原市政府。次年3月1日,太原市政府与晋中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政府,仍驻榆次县,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政府辖三个专区十九个县和尚待解放的太原市十六个区。一专署驻盂县,辖盂县、忻县、阳曲、平定、寿阳、五台、定襄七县;二专署驻汾阳,辖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徐沟、晋源七个县;三专署驻榆次,辖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五县。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当日下午,太原市政府由榆次迁入太原市区,驻精营东边街。同年5月6日,太原市政府更名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同年5月27日,将市辖内八区、外八区十六个区合并为八个区,同时将“区公所”名称更为区人民政府。太原市辖八区、三专区十九县。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管辖的三个专区十九个县交由省人民政府直辖。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1951年4月2日,汾阳专区的晋源县划归太原市管辖。
1953年3月13日,从阳曲县、榆次县、清徐县划入14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
1959年,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建置进行了调整。同年1月21日,国务院决定划出晋中专区所属的清徐县和晋北专区所属的阳曲县归属太原市辖。
1972年3月21日,娄烦县由吕梁地区划归太原市。
太原府城门—拱极门
区划沿革
1949年3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电令,太原市与晋中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政府,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市政府驻榆次县小北门外天主堂。管辖待解放的内八区、外八区和三专区19个县。
太原城市夜景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当天,太原市政府移驻市内精营东边街13号后,随即复核了民国时期太原市的行政区划,16个区中有5个区的辖村较前稍有变动。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改太原市为省辖市。太原市管辖的三个专区、19个县交山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0年2月8日,并8个区为4个区。原内一、内二区合并为第一区,区政府驻活牛市;内三、内四区合并为第二区,区政府驻典膳所;外三、外四区合并为第三区,区政府驻上北关;外一、外二区合并为第四区,区政府驻桥头街。4月26日,为成立东、西山工矿区,从阳曲、晋源县划入9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其中从阳曲划入小返、瓜地沟、白道、晒庄、王封、北头、冀家沟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从晋源县划入黄冶、冶峪2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8月28日,东、西山工矿区暂不成立,新置第五区,区政府驻阎家沟,辖汾河以西地区全部村庄。
迎泽大街
1951年4月2日,汾阳专区的晋源县划归太原市管辖,共计划入59个行政村,151个自然村。8月2日,撤销晋源县建置,将县辖汾河以西地区设立第六区,区政府驻晋源;汾河以东地区设立第七区,区政府驻北格。8月29日,从阳曲县划入太原市区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其中向阳、兰村、呼延、横渠、南下温、西村、土堂、张村、杨家村9个行政村划归三区管辖;马头水、马角、圪垛3个行政村划归七区管辖。
1953年3月13日,从阳曲县、榆次县、清徐县划入14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其中将阳曲县划入的庄子上、李家山、阳曲等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划归三区管辖;将榆次县划入的孟家井、董家庄、岗头等7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划归四区管辖;将清徐县划入的吴家堡自然村划归七区管辖。11月26日,全市进行划分乡镇工作,将126个行政村合并划分为4个镇,70个乡,分属三、四、五、六、七区管辖。
长风街
1954年1月2日,撤销第四区建置,将东五龙口、杨家峪、港道、孟家井4个乡划归三区;将马庄、狄村、亲贤等7个乡划归七区。将第七区改为第四区,区政府移驻小店。6月4日,将原以数序命名的各区名称,改为以驻地或方位命名。即一区改为南城区,二区改为北城区、三区改为新城区、四区改为小店区、五区改为万柏林区、六区改为晋源区。9月17日,从阳曲县划入柏板、北山头2个乡,19个自然村,归新城区管辖。
1955年12月22日,全市36个行政街改建为36个街道。
1957年3月12日,撤销新城、小店、万柏林、晋源4个区的建置,成立郊区。原4个区辖的28个乡、7个镇、9个街划归郊区管辖。是时,全市共设南城、北城、郊区3个区。
1958年7月14日,从郊区划出南堰、和平路、万柏林、白家庄4个街道,设立河西区,区人民委员会驻新建路。8月29日,从阳曲县划人曹坪、杏林坪、大南坪等7个乡,从交城县划人古交镇和草庄头、岔口、原相等9个乡,改河口工矿区为古交工矿区,区人民委员会移驻古交镇。至此太原市下辖五个区: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郊区、古交工矿区。
太原汾河景区
1959年1月21日,划出晋中专区所属的清徐县和晋北专区所属的阳曲县归属太原市管辖。2月6日,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撤销太原郊区建置,原郊区所属区域分别划属南城区、北城区和河西区。是时,太原市共辖二县四区,即阳曲县、清徐县、古交工矿区、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
1960年3月5日,恢复郊区建置,划原郊区的区域归其管辖。6月20日,撤销南城、北城、河西、郊区及其所属街道,划为柳巷、双塔、巨轮等9个区级城市人民公社,由市直辖。同时,将原有街道改为56个城市公社管理区;原四区境内农村公社作为分社分属各城市人民公社管理。古交工矿区、阳曲县各划有8个人民公社,清徐县划有7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18日,撤销市属柳巷、双塔、巨轮等9个城市人民公社。划为南城、北城、河西、晋源4个区。四区划有区属25个城市人民公社和26个农村人民公社,古交区、清徐县、阳曲县下划为38个农村人民公社。11月25日,在原西山人民公社的区域,成立西山工矿区,区政府机关驻北寒。12月4日,西山工矿区成立白家庄、杜儿坪、大虎沟、南寒4个城市人民公社。是时,全市辖南城、北城、河西、晋源、西山工矿区、古交工矿区6个区,清徐、阳曲2个县;29个城市人民公社,628条自然街;64个农村人民公社,1408个自然村。
河西
1962年,北城区增设光社、职工新村、古城、迎新4个城市人民公社;南城区新城人民公社更名为文庙人民公社;河西区西铭人民公社更名为东社人民公社。1963年2月18日,撤销西山工矿区建置,将其辖区划归河西区管辖。同年4月1日,撤销晋源区成立郊区。将原晋源区所属的公社和南城、北城、河西区管辖的农村公社划归郊区管辖。4月27日,北城区管辖的上兰城市人民公社,改为农村人民公社,并划归郊区管辖。郊区增设西铭人民公社。
1965年5月28日,古交工矿区增设杏林坪人民公社。全市辖南城、北城、河西、郊区、古交工矿区5个区,清徐、阳曲2个县,32个城市人民公社,628条自然街;66个农村人民公社,1568个自然村。
1970年3月21日,撤销郊区,将其境划分为南郊、北郊两个区。南郊区辖亲贤、黄陵、郝庄等13个人民公社,区革命委员会驻小店镇;北郊区辖新城、向阳、柏板等14个人民公社,区革命委员会驻柴村。
1972年3月21日,娄烦县由吕梁地区划归太原市。辖城关、静游、龙泉等12个人民公社,247个自然村。4月26日,阳曲县增设高村人民公社。8月27日,清徐县增设圪台头、高花2个人民公社。是时,全市辖南城、北城、河西3个城区;南郊、北郊2个郊区及古交工矿区;清徐、阳曲、娄烦3个县。
1979年1月1日,全市32个城市人民公社全部更名为街道。
1980年4月19日,北郊区增设高庄人民公社;阳曲县增设北留人民公社。
1982年1月12日,古交工矿区设立古交街道。5月9日,阳曲县设立新阳街道;8月14日,清徐县设立清源街道。
天龙山网红公路
1983年8月16日,古交工矿区杏林坪公社更名为梭峪公社;北郊区高庄公社更名为西场公社,丈子头公社更名为中涧河公社;清徐县圪台头公社更名为碾底公社,高白公社更名为东于公社;娄烦县罗家曲公社更名为杜交曲公社,双井公社更名为庙湾公社。
1984年5月,撤销全市83个农村人民公社,以原各公社管辖范围划为22个镇、61个乡。同年5月22日,撤销古交工矿区古交、清徐县清源、阳曲县新阳3个街道。11月21日,3个城区增设17个街道。其中,南城区9个,北城区6个,河西区2个(当年除河西区组建了千峰、官地两个街道以外,其余均未组建起来)。
1985年4月25日,北城区增设上兰街道。
1988年7月18日,南城区增设的菜园街道,更名为老军营街道。12月27日,撤销古交工矿区,设立县级古交市。
1989年7月17日,古交市成立西曲、东曲、马兰、镇城底4个街道。
1991年9月14日,河西区成立兴华街道。
1996年,全市辖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5个区,古交1个市,清徐、阳曲、娄烦3个县;41个街道,1174个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61个乡,22个镇,1280个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
1997年5月8日,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五区建置,设立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六个区,并重新划分了区界。
南中环桥
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桥梁
北中环桥
摄乐桥
通达桥
晋阳桥
南中环桥
祥云桥
跻汾桥
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桥梁
太原市跨汾河大型桥梁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末,太原市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
类别 | 行政区 | 面积(k㎡) | 政府驻地 | 下辖区域 |
---|---|---|---|---|
市辖区 | 小店区 | 290 | 小店街道 | 小店街道、坞城街道、营盘街道、北营街道、平阳路街道、黄陵街道、龙城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 |
迎泽区 | 105 | 柳巷街道 | 柳巷街道、文庙街道、庙前街道、迎泽街道、桥东街道、老军营街道、郝庄镇 | |
杏花岭区 | 146 | 巨轮街道 | 巨轮街道、三桥街道、鼓楼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敦化坊街道、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镇 | |
尖草坪区 | 296 | 柴村街道 | 柴村街道、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兰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道、古城街道、汇丰街道、新城街道、向阳镇、阳曲镇、柏板乡、西墕乡 | |
万柏林区 | 289 | 千峰街道 | 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兴华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白家庄街道、南寒街道、东社街道、王化街道、小井峪街道、西铭街道、长风西街街道、神堂沟街道 | |
晋源区 | 290 | 晋源街道 | 晋源街道、义井街道、罗城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 | |
县级市 | 古交市 | 1512 | 东曲街道 | 东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园街道、屯兰街道、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嘉乐泉乡、梭峪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邢家社乡 |
县 | 清徐县 | 608 | 清源镇 | 清源镇、徐沟镇、东于镇、孟封镇、马峪乡、柳杜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 |
阳曲县 | 2084 | 黄寨镇 | 黄寨镇、大盂镇、东黄水镇、泥屯镇、高村乡、侯村乡、凌井店乡、西凌井乡、杨兴乡 | |
娄烦县 | 1289 | 娄烦镇 | 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店乡 | |
参考资料 |
位置境域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北、东、西三面群山巍峙,北靠系舟山、云中山,东据太行,西依吕梁,南接晋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古昔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之称誉。太原市东、东北与榆次区、寿阳县、盂县为邻,南与交城县、文水县、祁县、太谷区接壤,西、西北与岚县、方山县毗连,北与静乐县、忻府区、定襄县交界。
太原市轮廓呈簸箕形。最北端为阳曲县天翅垴,最南端为清徐县韩武堡,东端为阳曲县贾庄,西端为娄烦县大村沟。东西宽114.25千米,南北长107千米,周长约560千米。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4.50%。
太原市
太原市地形图高清版大图 | 太原市电子地图 | 太原市卫星图高清版大图 |
地形地貌
太原市轮廓呈簸箕形。境内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均有分布。山地45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4.79%;丘陵904平方千米,占12.94%;平原1093平方千米,占15.64%;盆地279平方千米,占3.99%;谷地184平方千米,占2.63%。境内地势起伏较大,高差悬殊,位于境西北娄烦县的赫赫岩山,海拔2708米,为全市最高峰;最低处位于境内南部清徐县西青堆的汾河漫滩,海拔760米,高差1948米。
太原市境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中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呈簸箕形。东部山地包括系舟山及其向西南延伸的余脉太原东山。西部山地为吕梁山东翼,统称西山,包括云中山南端、太原西山和关帝山东段。北部山地是太行山、吕梁山延伸的交接地带,为太原、忻州的界山。中南部河谷平原属于晋中盆地(亦称太原盆地)北端,由冲积平原和冲洪积倾斜平原组成,海拔高度800米左右,太原市城区就坐落其间。
太原汾河二库山峦地貌
气候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4927.90兆焦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285~258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90~423毫米,气温8.10℃~11℃,积温2375℃~3121℃。无霜期153~178天。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形成了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
太山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太原汾河湿地公园
水文
太原市境内地表水依阳曲县的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南属黄河水系一级支流汾河流域。汾河由北而南纵贯全市,其间有大小几十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6331平方千米,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0.6%;依阳曲县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北温川河、乌河和岔上乡北部及高村乡西北部区域属海河水系滹沱河流域。流域面积657平方千米,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4%。
太原市境内地下水主体可分为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4个基本类型。其中山区以岩溶水和裂隙水分布为主,盆地区则以孔隙水为主。
水资源
太原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2立方米,仅为山西省人均占有量的38.5%,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9%,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大气降水是太原市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但降水和径流变化大,分配不均匀,在连续干旱和多年枯水时期,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地下水是太原市的主要供水源,占总供水量的75%以上。全市平均年超采地下水资源量为1.12亿立方米,平均日超采量31万立方米。
太原汾河二库风景区
土地资源
太原市境6988平方千米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为辅。土壤贫瘠,中低产田多,旱地、坡地占耕地总量的67%以上;宜农荒山、荒坡等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24.8万亩,为1996年耕地总量的10.2%。人均占有耕地0.67亩,在山西省11个地市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少,低于全省2.21亩的人均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795亩最低警戒线。
太原市境内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南郊区、北郊区和清徐县的沿汾河两岸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土、水、热条件较好,为重要的农业区,但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不足;阳曲县土地资源丰富,但地理环境差,干旱少雨,生产效率低下;古交市、娄烦县土地资源较多,但地势起伏大,气温低,水、土、热条件不好,并且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利用较差。
生物资源
太原植物区系含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和菌类,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
太原市境内植物资源按其用途和经济价值,可分为经济林木、中草药用植物、纤维植物、糖类及淀粉植物、油料植物、饲草(料)植物、观赏植物、水土保持固沙植物及防治环境污染植物9种经济类型。其中,多种植物兼有多种经济价值。
太原市境内主要经济林木有22种:落叶松、油松、白杆、青杆、白桦等;主要药用植物有117种:银杏、胡桃、地肤子、王不留行、瞿麦等;主要纤维植物有28种(类):枸树、大麻、榆、山桃、白蔹等;主要食用糖类、淀粉类植物有18种:沙棘、胡颓子、黄刺玫、山杏、山桃等;主要食用油及工业用油植物有17种:胡桃、花椒、蓖麻、杏、山杏等;主要饲草植物有26种:多花胡枝子、兰花棘豆、直立黄芪、糙叶黄芪、草木樨黄芪等;主要野生观赏花卉植物有32种:侧柏、绣线菊、三桠绣线菊、栒子木、西北栒子等;对保土、保水、固沙有良好作用的植物有26种:白羊草、虎尾草、紫穗槐、沙棘、荆条等。
太原植物园
太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纲16目、37科、1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四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中日保护候鸟80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哺乳纲6目、17科、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3种;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5种;鱼纲2目、4科、21种;甲壳纲动物1目、2科、2种;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蛛形纲2目、3科、10种。
太原汾河野生苍鹭
矿产资源
太原市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钒、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在矿物资源中以煤蕴藏最丰,铁矿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产煤而有“煤海”之称。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太原系煤储量丰富,煤种齐全,有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等。铁矿储量较为丰富,分布亦较广,主要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沉积型,锰铁矿储量较少。非金属矿中石膏矿是太原第三矿产。
太原煤矿
截至2022年,太原市常住人口54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5.54万人,增加4.53万人;乡村人口57.96万人,减少0.12万人。城镇化率89.3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78.44万人,女性人口265.06万人,性别比为105:100(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3.95万人,人口出生率7.29‰;死亡人口3.39万人,死亡率6.26‰;自然增长率1.04‰。
地区 | 人口数(人) | 比重(%) |
---|---|---|
全市 | 5304061 | 100.00 |
小店区 | 1357242 | 25.59 |
迎泽区 | 594238 | 11.20 |
杏花岭区 | 779479 | 14.70 |
尖草坪区 | 530499 | 10.00 |
万柏林区 | 951238 | 17.93 |
晋源区 | 316445 | 5.97 |
清徐县 | 344472 | 6.49 |
阳曲县 | 128483 | 2.42 |
娄烦县 | 91208 | 1.72 |
古交市 | 210757 | 3.97 |
参考资料: |
太原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变化
太原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据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有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5个,2.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57%。在少数民族中,回族最多(11725人),其次是满族(5685人),蒙古族(1660人)。
参考资料来源
机构 | 职务 | 姓名 |
---|---|---|
中国共产党太原市委员会 | 书记 | 韦韬 |
市委副书记 | 张新伟 | |
市委常委 | 韦韬、张新伟、周计伟、刘鹓、卢秋生 、裴耀军、张志刚 | |
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魏民 |
副主任 | 高波、冯原平、王剑峰、李文权、何爱萍 | |
秘书长 | 李发平 | |
太原市人民政府 | 市长 | 张新伟 |
常务副市长 | 杨继承 | |
副市长 | 卢秋生、尚建军、陈博、卢俊峰、高德胜、杨继承、蔡江泽 | |
秘书长 | 薛维柱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太原市委员会 | 主席 | 操学诚 |
党组书记 | 操学诚 | |
副主席 | 李军、陈晓红、薛维柱、梁宏宇、李俊林、陈继光 | |
秘书长 | 薛建明 |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2年5月,参考资料来源 |
综述
经济增长
2021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0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2113.09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2963.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41.2%、57.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7、3.69和5.4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646元,按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4825美元。
长风商务区灯光璀璨
2022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0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66.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057.00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44.2%、54.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4、2.18和1.0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922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5302美元。
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物价
2022年,太原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居住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3%。
市场主体
2022年,太原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9307户。年末市场主体(不含综改示范区)71.92万户,其中企业29.10万户,个体工商户42.48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51户;综改示范区市场主体5.10万户,合计市场主体总数达77.02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太原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央属项目投资增长 40.5%,地方项目投资增长 54.2%,其他项目投资下降3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下降13.4%,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73.4%,制造业投资下降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25.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36.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19.5%;非国有投资下降23.2%,其中:民间投资下降24.0%。
财政
2022年,太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48亿元,增长3.3%。其中,税收收入332.34亿元,下降1.1%;非税收入105.14亿元,增长20.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551.82亿元,增长14.0%。
人民生活
2021年,太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81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77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748元,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9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1,比上年缩小0.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1年,太原市农作物种植面积80.45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63.80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12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63.6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08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10千公顷。
2021年末,太原市生猪存栏16.00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2.9%;生猪出栏25.73万头,比上年增长42.5%。猪牛羊禽肉产量3.26万吨,增长31.3%;禽蛋产量3.08万吨,下降0.6%;牛奶产量6.85万吨,增长6.1%。水产品养殖面积3.55千公顷,水产品产量3224.30吨,增长15.0%。
2021年末,太原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2.92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1820.35吨。
第二产业
2021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占比为7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7%,占比为6.6%。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2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9%,占比为25.0%。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5.9%,占比为54.7%。
2021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96.9亿元,增长40.3%。利税总额404.8亿元,增长93.9%。利润总额239.2亿元,增长14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7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4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2.1%。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4.3%,新能源产业下降23.4%,生物产业增长14.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0%,占比为16.5%。
2021年,太原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781.18亿元,增长10.8%。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39.7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14.77万平方米。
2021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407.74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原煤产量4750.58万吨,增长7.5%。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984.48万吨,增长18.1%,其中:洗煤产量3453.09万吨,增长11.1%;焦炭产量1251.96万吨,增长20.5%;发电量332.72亿千瓦小时,增长2.3%。
2017-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加值增速
2021年,太原市全社会用电量319.09亿千瓦时,增长8.5%。其中: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16亿千瓦时,增长5.1%;工业用电量(含电厂自用电)186.46亿千瓦时,增长4.8%,其中:占工业用电量68.4%的煤炭、炼焦、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127.53亿千瓦时,增长3.3%;建筑业用电量7.13亿千瓦时,增长18.8%;第三产业用电量67.86亿千瓦时,增长18.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0.29亿千瓦时,增长8.4%。2022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第三产业
2021年,太原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4.5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比上年增长12.0%;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000.25亿元,占比为33.7%,增长11.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84.63亿元,占比为13.0%,增长10.5%;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536.12亿元,占比为18.1%,增长6.2%;房地产业增加值326.82亿元,占比为11.0%,增长5.3%;金融业增加值488.76亿元,占比为16.5%,增长4.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659.06亿元,增长54.1%。
2021年,太原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8%,快递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9.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56.50亿元,增长54.4%。
2021年,太原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32177.63万件,增长42.3%。电信业务总量83.83亿元,增长15.0%。年末市话到达68.87万户,农话到达0.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4.19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482.03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217.9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275.64万户。
2021年,太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18亿元,增长10.2%;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72亿元,增长78.4%。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5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6.5%;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14.88亿元,增长12.7%,占比为43.5%。
2021年,太原市房地产开发投资665.71亿元,下降6.9%。其中:住宅投资525.68亿元,下降6.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0.99亿元,下降9.4%。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608.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41.84亿元。
2021年,太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2.9%。其中:出口额1153.14亿元,增长59.1%;进口额699.21亿元,增长43.6%。出口商品中,不锈钢材、机电产品分别为48.8亿元、1013.43亿元,占出口额的92.1%。煤炭、焦炭、金属镁分别为5.27亿元、1.97亿元、10.36亿元,占出口额的1.5%。
2021年,太原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4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75亿美元,增长69.2%。
2017-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1年末,太原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24.02亿元,比年初增长9.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589.00亿元,增长10.0%。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12.13亿元,增长9.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66.4亿元,增长11.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298.32亿元,增长10.0%。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1763.23亿元,增长9.5%;短期贷款余额3079.70亿元,增长1.0%。年末上市公司18家,其中:主板16家,创业板1家,北交所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6家。2017-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2021年,太原市原保险保费收入290.13亿元,增长10.26%。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72.10亿元,增长18.96%;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44.56亿元,增长13.83%;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7.79亿元,增长1.78%;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5.67亿元,下降8.3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4.94亿元,增长33.6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51.30亿元,增长54.62%;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7.28亿元,增长63.66%;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2.41亿元,增长16.53%;财产险业务赔款43.94亿元,增长9.50%。铜锣湾购物中心
太原大型商业街区
晋阳里
太原万象城
晋阳里
太原王府井亲贤店
太原钟楼街
开化寺
太原钟楼街
教育事业
太原汇集了山西省52%的高等院校和53%的科研院所,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太原教育源远流长。封建社会时期,私塾、蒙馆就遍布城衢乡间;明清两代,书院,学塾林立;近代,山西大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院校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先河。太原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30所,其中市属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24所,普通高中90所,普通初中137所,小学441所(另有小学教学点164个),幼儿园724所(另有附设幼儿班145个),特殊教育学校8所,工读学校1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78925人,教职工66065人,其中专任教师50176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山西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医科大学 |
中北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山西财经大学 |
2021年末,太原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0所(其中高职院校19所),成人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6所,普通高中92所,普通初中130所,小学417所,幼儿园799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75%;小学、初中巩固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11%。2021年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和录取率在全省稳居前列。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属性 |
---|---|---|
山西大学 | 本-硕-博 | 双一流 太原理工大学为211 |
太原理工大学 | 本-硕-博 | |
中北大学 | 本-硕-博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本-硕-博 | 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中北大学联合共建 | |
山西医科大学 | 本-硕-博 |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
山西财经大学 | 本-硕-博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学 | 本-硕-博 | 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
山西农业大学 | 本-硕-博 | 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 |
山西师范大学 | 本-硕-博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本-硕-博 | 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
太原师范学院 | 本-硕 | |
太原工业学院 | 本 | 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 |
山西传媒学院 | 本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 |
太原学院 | 本 | 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 |
山西能源学院 | 本 | 全国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院校 |
山西警察学院 | 本 | -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 本 | 山西省第一所省属公办本科职业大学 |
山西工商学院 | 本(民办) | 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本(民办) | - |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 独立学院 | -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 独立学院 | - |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民) | - | - |
科学技术
2021年,太原市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3138项,成交金额264亿元。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8家,省级技术中心124家。截至年末,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0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4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150家,拥有院士工作站74个。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14家。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比上年增加3项,占全省获奖总数90%。获得省科技奖150项,占全省获奖总数74%(2021年国家科技奖于2022年评出)。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81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448件。
太原市图书馆
文化事业
201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9.5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53%,占全省总量三分之一以上,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步成为助推太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拥有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太原市文广集团、龙城电影集团等3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原
举办全国“时代新人说”微视频大赛,出版时代新人系列图书,逐步打造时代新人IP。举办2019“印记太原”国际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出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关公》《起凤街》,歌舞杂技剧《换了人间》、电影《中国故事》《骄傲的少年》等一批精品力作。此外,大型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正式上演,清徐首届国际音乐焰火节盛大举行,“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亮相太原博物馆;第十五届山西省运动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相继在太原举办。
文旅融合。市内分布着晋祠、天龙山、双塔寺等诸多风景名胜和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省级保护项目80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家,A级旅游景区33家,还分布有醋都小镇、非遗小镇等近60家工农业旅游点。
2021年末,太原市共有各类专业院团及具备规模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艺文化馆11个,博物馆21个。公共图书馆12个,馆藏图书679.36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推出晋剧《庄周》、红色话剧《新报童》,修改提升晋剧《圪梁梁上》、舞蹈《家书》、歌舞剧《宋时芳华》、舞剧《雁丘词》、舞剧《千手观音》,复排传统戏《三义亭》《野猪林》、歌舞杂技剧《换了人间》,创作话剧《我可是特暴龙》、《空王冠》、《漆艺人生》,编排太原莲花落《合浪浪许家》,完成晋剧《于成龙》全国巡演和晋剧电影《于成龙》的出版发行工作。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多演出,多渠道展示推广优秀文艺作品,促进舞台艺术业态创新、升级换代。举办太原市第五届艺术新秀比赛,组织全市基层院团戏曲调演,推动文艺人才和基层院团发展更加繁荣有序。积极推进市政府与山西演艺集团开展省市共建活动,以山西省交响乐团为班底,成立太原市交响乐团,进一步满足市民对高雅艺术的需求。年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项、省级保护项目65项、市级保护项目160项。旅游: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532.87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1.04亿元,旅游经营收入1.24亿元。
中国煤炭博物馆 | 山西博物院 | 山西地质博物馆 | 山西醋文化博物馆 |
晋商博物院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山西青铜博物馆 |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
太原博物馆 | 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 晋祠博物馆 | 山西省展览馆 |
参考资料 |
太原晋阳湖公园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
医疗卫生
2021年末,太原共有卫生机构3221个(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床位4558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9868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6328人,注册护士34251人。太原获批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中医药法》贯彻实施、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分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高度评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受到国务院督导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首创进口冻品集中监管总仓熔断机制,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人口计生、医疗质量控制、职业卫生分类监管、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无烟环境建设等多项工作领跑全省。特别是经过党史学习教育和抗疫斗争的双重洗礼,36个集体、178名个人荣获国家和省、市“两优一先”“优秀医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山西省肿瘤医院 | 山西省儿童医院 |
山西省眼科医院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 山西省职业病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太原市中心医院 |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 | 太原市精神病院 | - |
参考资料 |
体育事业
2021年,山西省十六运会资格赛共设26个大项37个分项,在已经完赛的28个分项比赛中,太原市取得249枚金牌,位列参赛城市第一。太原市共有3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东京奥运会,其中武桐桐作为中国女篮队员,随队获得第五名成绩。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山西省代表团获得10金10银21铜,太原市运动员获得其中的6金5银10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办好由太原市承办的场地自行车、排球、赛艇、中国式摔跤、滑轮、高尔夫等6项省十六运会资格赛。圆满完成太原市男子篮球联赛等3项篮球赛事办赛任务。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1.46亿元,居全省第一。
山西省体育中心
太原体育事业
2020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山西省体育中心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2008年国际自行车联盟BMX(小轮车)世锦赛(北京奥运会预选赛) | 2011年BMX全国锦标赛 | 2012年BMX冠军赛 | 2008年女子摔跤世界杯 | 2009年女子摔跤世界杯 |
2010年第一届太原国际马拉松赛 | 2012年4月伦敦奥运会摔跤预选赛 | 2015年9月第17届亚洲跳伞锦标赛 | 2019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 2020第二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太原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6.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9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60万人,增加0.7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6.13万人,增加7.6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82.39万人,增加5.8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75万人,增加1.7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4.32万人,增加14.5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5.00万人,增加3.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3.36万人,增加6.90万人。
2021年,太原市城镇新增就业8.53万人。4.4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7%。
2022年8月,建立了山西中部城市群档案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太原、晋中、忻州、吕梁、阳泉五市民生档案一站通查和就地办理。
迎泽公园
五一广场—首义门
迎泽公园
五一广场—首义门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
五一广场—首义门
五一广场—首义门
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太原市迎泽大街东延、泥向线、南内环东延、千峰路南延、天龙山路东延、虎峪河西延、九院沙河西延等18项续建新建道路工程完工;10座人行天桥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开工717个小区895.4万平方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166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3万余个。城中村改造拆除旧村建筑面积38.72万平方米,开工安置房1904套。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新建民用建筑新增绿色建筑891.33万平方米,完工505.18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733.48万平方米,完工项目507.71万平方米;完成装配式建筑面积270.56万平方米。
2021年末,太原市燃气供应量9.93亿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扩网624万平方米。城市公交运营车辆保有量3656辆。公交运营线路长度4021.23公里,年客运量3.02亿人次。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85个,累计投放自行车4.1万辆。
城市绿化
建设完成双塔公园、五一广场改造工程、85公里长的汾河自行车赛道及配套绿化、汾河生态治理四期、城西水系水体治理、汾河公园水质提升、祥云公园提质改造、动物园东门区域等公园绿地建设项目;龙城公园正在推进;启动了长风公园(一期)、北齐徐显秀墓文化公园手续办理、征地拆迁摸底等前期工作。及时跟进道路绿化,已完成虎峪河西延、九院沙河西延、化章街、大运路、迎泽大街东延等24项新建、续建道路配套绿化工程;泥向线、森园路、南内环街东延等9项道路配套绿化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全市共有综合性公园21个,专类公园17个,社区公园49个,街头游园255个,广场1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6117.2公顷,园林绿地14270.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5487.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77%,绿地率39.64%。
城市体检
2022年7月4日,入选住建部公布的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名单,将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体检。
公路
太原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24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03.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方面,太原已形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格局,总里程达到286.9公里(一环为现状绕城高速,七射为大运高速北段、太阳高速、太旧高速、太长高速、大运高速南段、太古高速、太佳高速)。
太原市南中环交通枢纽
农村公路方面,太原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743公里,已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2774公里,安防工程544公里,危桥改造44座,总投资33亿元,2019年,阳曲县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0年,晋源区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在旅游公路方面,已完成旅游公路建设410公里,总投资31.47亿元。
2021年末,太原市公路线路里程累计达到68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3公里。公路密度98.3公里/百平方公里。
G5:北京—昆明高速公路 | G2003:太原绕城高速公路 |
G55: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 | G2002: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 |
G20:青岛—银川高速公路 | S56:太原—古交高速公路 |
S50:太原—佳县高速公路 |
|
太原立体交通网络
2021年末,太原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92.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私人汽车169.56万辆,增长7.0%。年末轿车保有量114.92万辆,增长6.0%,其中:私人轿车106.16万辆,增长6.0%。本年新注册汽车16.61万辆,增长17.3%,其中:新注册轿车8.24万辆,增长19.5%。
铁路
太原铁路枢纽是华北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大西客专、石太客专、郑太客专、太中银铁路、石太线、同蒲线、太焦线等交汇于太原,承担着华北、西北和山西省南北部分地区之间的客货运输任务。
长风商务区
迎泽大街
迎泽大桥
太原快速路
太原市街景
南中环太榆路立交
太原市内火车站有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东站、汾河站、太原北站、太原西站、北营站等。
2021年,太原市地区铁路客运量2242.15万人次,增长23.0%;铁路货运量4390.02万吨,增长6.4%。
站名 | 简介 | 图片 |
---|---|---|
太原站 | 太原火车站,位于迎泽大街东端,始建于1907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 | 太原站 |
太原南站 | 太原南站是山西省内面积最大的火车站,占地面积950亩,设计年发送旅客4000万人次,被称为山西第一高铁站。办理包括大西高铁客运业务、南同蒲、北同蒲、太焦线、石太线、石太客专、太中银铁路以及太原西南环线的客运业务,是一个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以及公交、出租、轨道交通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区域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 太原南站 |
航空
2021年,太原市航空客运量999.53万人次,增长10.9%;航空货运量5.56万吨,增长9.6%。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国内省会级干线机场,是山西省最大的国际航空口岸,飞行区等级指标4E级,可起降B747机型,同时满足F类A380备降需要。现有航站楼2座(1号航站楼面积2.58万平方米,2号航站楼面积5.5万平方米)跑道1条,机位43个,基地航空公司3家(东航山西分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太原机场开通客运航线151条,通航城市83个,货运航线1条。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太原尧城通用机场
太原尧城通用机场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境内,占地面积1200亩,拟申请A3级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机场飞行区等级3C,跑道长1800米,宽45米,设有2条垂直联络道。 短途运输以太原为中心,利用太原尧城机场开通四条短途运输航线。每条航线每天执行2到4个架次。
公共交通
太原公交是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现营运车辆3656台,折4683.6标台,运行线路250条,线路长度4021.23公里,线网长度1297公里;全面覆盖城六区,同步衔接太原市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以及晋中市榆次区和省高校新区。2021年度,公交运营里程11932.41万公里,日均32.69万公里;运营趟次400.73万趟,日均1.10万趟;客运总量3.02亿人次,日均82.75万人次(其中,日均免费乘车16.49万人次),IC卡、二维码、银联等乘车占比95.13%。
太原公交
截至2022年4月,太原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1条,为太原地铁2号线。于2020年12月26日上午开通运营,正在建设的有太原地铁1号线。 太原地铁2号线的开通,使太原成为继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之后,华北地区第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40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太原地铁标志
线路名称 | 起点站 | 终点站 | 标识色 | 线路全长 | 开通时间 |
---|---|---|---|---|---|
太原地铁1号线 | 西山矿务局站 | 武宿机场站 | 梦想蓝 | 28.575千米 | 在建 |
太原地铁2号线 | 西桥站 | 尖草坪站 | 中国红 | 23.647千米 | 2020年12月26日 |
太原地铁3号线 | 柴村站 | 东峰村站 | / | 32.2千米 | 规划 |
参考资料: |
宗教文化
太原市宗教历史悠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兴建的普光寺,是太原市现存最早的佛寺。北魏时道教兴起,唐代道教、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唐朝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太原,现存的清真古寺据说建于唐代。明崇祯七年(1634),比利时耶稣会金尼格来太原建堂,设立会口,传播天主教。清光绪三年(1877),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太原设立基督教浸礼会,传播基督教。
纯阳宫 | 天主教堂 | 蒙山大佛 |
永祚寺 | 耄仁寺 | 崇善寺 |
方言文化
太原市境内方言分两部分,按学界划分,阳曲县属于晋语五台片,其他属于并州片。太原话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农村说方言群体情况好于市区。作为一种“魔性”的方言,太原话总能带你“穿越”回家乡,品一品带着一股“醋酸味儿”的独特味道。
太原方言具有山西方言的一般特征。比如,在语音方面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在词汇中残存有中古时期的“切脚语”;在句法上选择疑问句使用频率很高。就整个太原地区的方言来看,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城区及近郊与清徐、阳曲、古交、娄烦等远郊县市区区别明显。特别是娄烦方言,由于娄烦地处深山区,交通和经济开发较其他县区迟滞,因而其方言早期状态保存更好,是极珍贵的研究资料。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与省内外、国内外交流的日趋广泛和频繁,太原市城市居民的成分早已打破地域的局限。而城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也逐渐地弱化方言特点而日益与普通话趋同。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入声”字的变化: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语言中入声字已经没有“阴入”与“阳入”的区别而统统发声为“阴入”。
民居文化
太原旧式民居,都市中以砖瓦木结构的小四合院为代表。无论其建筑布局,还是风格、装饰,都有不同于别处四合院的特色。
太原近代民居
四合院的建筑,以单进院为多见。四面建房,中间为院,房屋开间一般不大。建筑走向,多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取“坎宅巽门”之意,以图吉利;厕所建于西南角,落于坤房。正方一般面阔五间(或三间),基础高出院落,中部三间抱厦,既遮风雨,又增壮观。左右厢房一般各三间,面积较正房房间为小,入深很浅,目的是为了稍增阔院落面积和突出正房。厢房北墙与正房两次间及窗留有风岔,称之为“出气”,略遮挡正房两次间,故五间正房呈三明两暗。
房屋建筑里外墙壁一砖到顶。屋顶多为双坡形,亦有不少单坡顶。有些房屋则前坡略大,后坡略小;有些房屋仅正房为双坡形,厢房为单坡形。一般均有屋脊,亦有卷棚顶的瓦房,有兽头形瓦当以及滴水,形式多样。
太原郊县清代及民国期间的民居,现时已不多见,偶有留存的四合院,多为官宦富商旧宅院,格局多为正房五间,高台基,有重檐全出厦者,亦有中抱厦东西耳房外再配以套间者,通常一门四窗,三明两暗。东西厢房三至五间不等,南房与正房相对,多为三间,大门外建照壁,其余与都市四合院无多大差别。
无论都市或农村,早时住房中多砌炕,卧室多兼厨房,冬日既做饭又取暖。门前多有种树习惯,以槐树为多见,取“怀子”之意,表明旧日盼望人口繁衍的心态。
相声文化
太原莲花落,于清代道光年间传入山西,史称“晋中落子”或“晋中莲花落”,而后在解放前随着民间艺人李莲根逃荒传入了太原晋源一带,20世纪60年代太原莲花落最终形成,并在上世纪80—90年代迎来了其发展的繁荣时期。
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的繁荣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莲花落迅速成为那个时期太原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太原市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听到录音机、电台中播放的太原莲花落唱段,其中经典的语言对于老太原人来说更是张嘴就能说上几句。这些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批判旧思想提倡新风尚的,有讽刺腐败现象的,也有期待祖国团圆、崇尚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这些作品将太原方言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世人面前、挖掘出了太原方言的美感和幽默。
文保单位
名称 | 时代 | 类别 | 批次 |
---|---|---|---|
晋祠 | 宋 | 古建筑 | 第一批 |
龙山石窟 | 元 | 石窟寺 | 第四批 |
晋阳古城遗址 | 春秋至五代 | 古遗址 | 第五批 |
窦大夫祠 | 元至清 | 古建筑 | |
天龙山石窟 | 东魏至唐 | 石窟寺及石刻 | |
王家峰墓群 | 南北朝 | 古墓葬 | 第六批 |
狐突庙 | 宋至清 | 古建筑 | |
净因寺 | 金至明 | ||
清源文庙 | 金至清 | ||
不二寺 | 金 | ||
明秀寺 | 明至清 | ||
多福寺 | 明至清 | ||
永祚寺 | 明至清 | ||
古交遗址 | 旧石器时代 | 古遗址 | 第七批 |
娄烦古城遗址 | 战国 | ||
帖木儿塔 | 元 | 古建筑 | |
崇善寺大悲殿 | 明至清 | ||
阳曲大王庙大殿 | 明 | ||
唱经楼 | 明至清 | ||
晋源阿育王塔 | 明 | ||
晋源文庙 | 明至清 | ||
清徐尧庙 | 明至清 | ||
辛庄开化寺 | 明至清 | ||
古交千佛寺 | 明 | ||
太原纯阳宫 | 明至清 | ||
太原文庙 | 清 | ||
太原大关帝庙 | 明至清 | ||
太山龙泉寺 | 明至清 | ||
前斧柯悬泉寺 | 明至清 | ||
太原清真寺 | 明至清 | ||
太原天主堂 | 1905年 | 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山西大学堂旧址 | 1904年 | ||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 1924年 | ||
童子寺遗址 | 北齐至唐 | 古遗址 | 第八批 |
蒙山开化寺遗址 | 北齐 | ||
阳曲轩辕庙 | 明、清 | 古建筑 | |
高君宇故居 | 1896-1912 | 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山西督军府旧址 | 1916-1937 | ||
参考资料 |
名称 | 时代 | 类别 | 批次 |
---|---|---|---|
孟家井瓷窑遗址 | 宋 | 古遗址 | 第一批 |
东太堡遗址 | 新石器至汉 | 古遗址 | 第二批 |
严香寺 | 宋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
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第三批 |
山城峁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古遗址 | 第四批 |
清徐香岩寺 | 金 | 古建筑 | |
清泉寺 | 元、明、清 | 古建筑 | |
赵树理旧居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太原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动旧址 | 1911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 | 1919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南高庄城址 | 明 | 古遗址 | 第五批 |
文殊塔 | 唐 | 古遗址 | |
徐沟城隍庙、文庙 | 明、清 | 古遗址 | |
明泰大师塔 | 清 | 古遗址 | |
东街秦氏民宅 | 元 | 古遗址 | |
延圣寺 | 清 | 古遗址 | |
中共阳曲县委旧址 | 清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石岭关城址 | 1948年 | 古遗址 | 第六批 |
晋恭王墓 | 明 | 古墓葬 | |
古城营九龙庙 | 明 | 古建筑 | |
西蒲甘露寺 | 清 | 古建筑 | |
罗家曲观音寺 | 清、民国 | 古建筑 | |
大常寿宁寺 | 明、清 | 古建筑 | |
山西私立进山学校旧址 | 1932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山西机器局旧址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阎氏家宅 | 民国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晋绥边区八专署旧址 | 1943-1945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 |
参考资料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原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地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错地带、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形成了太原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晋剧、莲花落、太原锣鼓、老陈醋、剪纸、晋祠庙会、琉璃、砖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所蕴含的晋商文化、农耕文化、手工文化至今传承有序,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文化形态。
全市拥有市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1个,县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5个,分别为小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阳曲县、清徐县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展示中心。
截至2021年12月13日,太原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省级65项、市级160项;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65人、市级136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晋剧 | 塑泥人 | 清徐琉璃 |
太原莲花落 | 清徐砖雕 | 风火流星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传统戏剧 | 晋剧 | - | - |
传统音乐 | 太原锣鼓 | - | - | |
曲艺 | 莲花落 | - | - |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风火流星 | - | - | |
传统美术 | 太原剪纸 | - | - | |
传统技艺 | 老陈醋酿制技艺 |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 |
传统医药 | 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 | - | - | |
民俗 | 庙会(晋祠庙会) | - | - |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传统技艺 | 小店八大碗传统技艺 | 潇河黄米白酒酿造技艺 | 中式服装(礼服)裁剪制作技艺 |
贾记灌肠技艺 | 晋祠传统月饼制作技艺 | 阳曲打卤面制作技艺 | ||
阳曲小米种植技艺等 | 刘氏传统装裱及字画修复 | 宁氏灸法 | ||
传统医药 | 杨氏形意正骨术 | 三部六病中医诊疗技术 | 靳氏点穴调理疗法 | |
传统美术 | 冯氏双钩书法技艺 | 张氏悬空书法技艺 | 唐风篆刻 | |
参考资料 |
五一广场
永祚寺
晋祠
蒙山大佛
晋祠
窦大夫祠
青龙古镇
太原风景名胜
天龙山
国民师范中学遗址
太原风景名胜
汾河晚渡
耄仁寺
太原文庙
迎泽公园
青龙古镇
晋祠李世民雕像
太原风景名胜
太原风景名胜
雁丘园
山西大学堂旧址
全市已建成综合性公园51个,专类公园11个,带状公园6个,社区游园53个,街头游园273个,街旁绿地194块,初步形成了“一轴双区三楔多廊多园”的绿地系统。 综合性公园有迎泽公园、晋阳湖景区、双塔公园、汾东公园、华夏公园、汾河市民公园、汾东中央公园、北张公园、和谐公园、和平公园、龙城公园、龙城东街公园、武宿公园、晋商公园、古城东滨河公园、金桥公园、汾西公园、摄乐公园、金桥公园 等,专业类公园有植物园、徐显秀公园、太白铁路遗址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稻田公园、汾河湿地公园、太原动物园等。
蒙山大佛景区
古晋阳八景 (太原八景) | 汾河晚渡 |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 |
烈石寒泉 | 烈石山下有泉,大小侧正不一,汇而为潭,方广数丈,清澈异常。 | |
双塔凌霄 | 被誉为“晋阳奇观”,太原地标之一 | |
巽水烟波 | 文瀛湖,就是晋阳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 | |
崛围红叶 | 太原市古八景之一,也是全国十大红叶景区之一。 | |
土堂怪柏 | 土堂怪柏,历历崖巅,殊不怪也。 | |
天门积雪 | 天门关千峰雪飘,高山雪色,万壑冰封。 | |
蒙山晓月 | 此山最高,与悬瓮、方山鼎足而峙,每当清晓,月挂峰顶,清寒彻骨。 |
晋祠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水源头,是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山水人文于一体的名胜景区,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这里汇集了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有“国之瑰宝”的美誉。 | 晋祠 |
---|---|---|
蒙山大佛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西南约15公里处,海拔1325米,与晋祠景区、天龙山景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史籍明确记载蒙山大佛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比知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建造时间还要早162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 蒙山大佛 |
太山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晋祠5公里,紧临太原市植物园、蒙山大佛。太山景区内, | 太山 |
双塔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由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其中“昌文运,祈福愿”而建造的双塔是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是魅力太原的标志性建筑。 | 双塔寺 |
天龙山石窟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山石窟开凿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后晋各代,前后共400余年,反映了我国南北朝至五代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 | 天龙山石窟 |
晋阳古城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龙城之誉”。 | 晋阳古城遗址 |
纯阳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宋末元初,明万历年间重修和改建,原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祠庙,因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故称纯阳宫。太原纯阳宫,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中宫”,“南宫”是芮城永乐宫,“北宫”是大同纯阳宫。 | 纯阳宫 |
窦大夫祠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的祈雨场所。 | 窦大夫祠 |
王家峰墓群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据调查,共有三座北齐时期墓葬,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 王家峰墓群 |
崇善寺 |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市五路东侧的崇善寺街,大悲殿中雍容华贵的明代塑像和琳琅满目的历代藏经都是我国佛教文化史上久负盛名的文化瑰宝。自明代设僧纲司以来,又是掌管山西省佛教事务的机关,至今仍是山西省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故崇善寺有着“三晋名刹”、“晋源神景”、“会城第一丛林”等美誉。 | 崇善寺 |
多福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崛围山之巅小峪之中,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重建。 | 多福寺 |
太原古县城 | 国家历史文化街区 太原古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由当时的知县潘原英复建在已有近1700多年文化积淀的晋阳古城遗址之上(距今约645年前)作为古晋阳的缩影,太原古县城与晋阳城一脉相承。 | 太原古县城 |
督军府旧址 |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建为潘美的帅府衙门,元为中书省,明清为抚署,至辛亥革命前,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山西抚衙门所在地。辛亥革命以后,为山西都督府。山西督军府是在原清代衙门的基础上,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陆续改建的。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 | 督军府旧址 |
唱经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布政司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左布政刘鲁重修,相传前明秋榜揭晓,唱五经魁首于此,故名“唱经楼”。 | 唱经楼 |
童子寺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现存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龙山之北峰,属于晋阳古城的西山宗教区范围。 | 童子寺遗址 |
太原文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位于上官巷东端,是太原规模最大的文庙。太原文庙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10日,在此成立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 | 太原文庙 |
白云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创建年代不详,旧称净业庵,清康熙时扩建为清凉寺,后改名白云寺,俗称南十方院。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 | 白云寺 |
太原大关帝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其中,大关帝庙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2013年,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的遗产提名点之一。 | 大关帝庙 |
太原皇庙 | 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皇庙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太原皇庙比北京的太庙早建48年。它的建筑特点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是人世间最高的等级,在山西也仅此一例。 | 太原皇庙 |
中华傅山园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为纪念十七世纪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人物傅山先生而修建的。占地109亩,于2007年8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 中华傅山园 |
山西博物院 | 山西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 山西博物院 |
山西地质博物馆 | 山西省唯一一家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矿物珍品瑰宝。 | 山西地质博物馆 |
太原解放纪念馆 |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褒扬攻打东山四大要塞战斗中牺牲的烈士,1959年11月,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府)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1989年又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太原解放纪念馆。 | 太原解放纪念馆 |
汾河公园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汾河公园,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是有着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曾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 汾河公园 |
汾河二库风景区 | 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旅游、养殖五大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库。 | 汾河二库风景区 |
太原动物园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动物园占地面积达135.48公顷,占地规模已成为华北地区第二大的城市动物园。 | 太原动物园 |
中国煤炭博物馆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业的科普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是崇尚科学和文明的象征。 | 中国煤炭博物馆 |
太原森林公园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题特色,辅以动植物科普游览园区、环路有氧运动、水上娱乐项目等休闲度假场所的综合型公园,是太原市市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AAAA级城市森林公园 | 太原森林公园 |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 | 太原市首座大型文化高科技主题乐园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以中华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通过全新的内容创意、技术创新和精妙布局,融合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俗风情和太原特色文化,让游客感受科技与文化交融碰撞的无限魅力。 |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 |
太原植物园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太原植物园位于晋源区太山脚下,全园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展览温室、盆景馆、科研中心等建筑及药茶园、月季园等25个专类园构成。 | 太原植物园 |
青龙古镇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青龙古镇被评为全国传统古村落,并成为山西省十大新锐景区之一。 | 青龙古镇 |
太原食品街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食品街始建于宋代,清朝时叫“院门前”。新中国成立后,又名“帽儿巷”,1986年更名为“食品街”,期间几经兴衰。 | 太原食品街 |
太原博物馆 | 太原市唯一一座综合类博物馆,位于长风商务区中央文化岛,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建筑之一。 | 太原博物馆 |
太原晋商博物馆 | 太原晋商博物馆是一座立体展示晋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馆,位于太原迎泽公园东南侧,总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博物馆集收藏、展览、议事、接待、外联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展示内容以晋商历史以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为主。 | 太原晋商博物馆 |
晋商博物院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商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晋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馆。 | 晋商博物院 |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 文庙即孔庙,现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原在城西偏北。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因汾水成灾,文庙被毁,遂移建于崇善寺被焚的废墟上,就是现的文庙。 |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
山西醋文化博物馆 | 山西醋文化博物馆始建于1998年,建在"中国老陈醋之乡"清徐县的东湖之滨原水阁楼旧址上。 | 山西醋文化博物馆 |
东湖醋园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湖醋园形成一个以“美和居醋坊”为载体的山西老陈醋文化历史博物馆,以及独具特色的以醋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园区。2004年“东湖醋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由国家旅游局颁发“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东湖醋园 |
迎泽公园 | 太原市内最大的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迎泽门外而得名。迎泽公园总面积666900平方米,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科普区、风景区以及游乐区域。 | 迎泽公园 |
文瀛公园 | 太原最古老的公园,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 文瀛公园 |
双塔公园 | 双塔作为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本身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园开园,这里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和感受太原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会客厅。围绕着双塔,一幅生态建设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 双塔公园 |
钟楼街 | 钟楼街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因钟楼而得名,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民国,是太原市地标性商业文化街。钟楼街片区由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街及周边25条小街巷组成。钟楼街片区一期项目运营面积9.35万平方米,兼有老字号、城市首店、旗舰店等店铺类型,业态布局涵盖餐饮、娱乐、文创等多个方面。二期项目运营面积5.5万平方米,聚焦“夜经济”主题,拟引入特色民宿、时尚酒吧、格调餐饮等 。 | 钟楼街 |
雁丘园 | 公元1205年,当时年仅16岁的秀容(今忻州)才子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科举考试,途经汾河时,一位捕雁的农夫告诉他,这天早晨在河滩上网到两只大雁,杀掉其中一只后,另一只脱网逃走的大雁在空中悲鸣哀叫,始终不愿离去,最后竟一头撞向地面殉情而死。听完农夫的诉说,元好问怀着难言的感慨买下了两只死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岸边,称之为“雁丘”,并即兴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绝唱,广为流传。太原汾河四期雁丘园景点项目选址在汾河北侧,契合元好问由忻州赴并州赶考之路,周边山势起伏、水岸景色迷人,暗合“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词意,每年冬春该处多有野雁过境、栖息,能更好地情景再现。另一方面,园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元好问赶考之路长廊、好问堂、双飞亭、只影轩、千山亭、狂歌厅等建筑小品及景观绿化、景观铺装等,都是仿金元时期风貌,一步一景,结合词意徐徐展开 。 | 雁丘园 |
名称 | 描述 | 图像 |
---|---|---|
太原过油肉 | 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传统菜肴,起源于明代,原是山西阳泉平定古州给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 | 太原过油肉 |
太原刀削面 |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 | 太原刀削面 |
稍梅 | 百花稍梅是太原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 | 稍梅也称烧麦 |
太原莜面栲栳栳 | 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 | 莜面栲栳栳 |
太原羊杂割 | 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 | 太原羊杂割 |
头脑 | 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早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各清真饭店都争相推出头脑。 | 头脑 |
老鼠窟元宵 |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 | 老鼠窟元宵 |
老豆腐 | 老豆腐也叫豆腐脑,太原的豆腐脑那是出了名的美味小吃。街头早餐。正宗做法是用糖饧起色,加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豆腐脑适量,葱盐椒调味。 | 老豆腐 |
荞面灌肠 | 作为小吃,遍及山西太原市的各个街巷,一般都和凉粉、面皮、担担面、米线等混在一起,属步上大席的小吃食,却备受人们的青睐。 | 荞面灌肠 |
洲 | 国家 | 城市 | 时间 |
---|---|---|---|
英国 | 纽卡斯尔市 | 1987-05-19 | |
亚洲 | 日本 | 姬路市 | 1987-05-19 |
欧洲 | 乌克兰 | 顿涅茨克市 | 1993-05 |
欧洲 | 俄罗斯 | 瑟克特夫卡尔市 | 1994-09-01 |
朗塞斯顿市 | 1995-11-28 | ||
欧洲 | 俄罗斯 | 萨拉托夫市 | 1995-12-08 |
欧洲 | 开姆尼茨市 | 1999-10-12 | |
喀麦隆 | 杜阿拉市 | 1999-10-12 | |
北美 | 纳什维尔市 | 2007-04-18 | |
欧洲 | 圣但尼市 | 2008-06 | |
亚洲 | 胡占德市 | 2017-09-03 | |
亚洲 | 韩国 | 顺天市 | 2019-06 |
参考资料: |
古代
政治家 | 李世民 | 唐叔虞 | 刘知远 | 石敬瑭 | 刘崇 | 石重贵 | 刘继元 | 刘旻 |
刘恒 | 台骀 | 刘旻 | 李存勖 | 董安于 | 刘钧 | 王琼 | 王锷 | |
高欢 | 高洋 | 唐尧 | 唐俭 | 郭祚 | 狐偃 | 王恭 | 徐显秀 | |
狄仁杰 | 王允 | 郭澄之 | 王坦之 | 杨宪 | 唐肃宗 | 王溥 | 刘继恩 | |
军事家 | 廉颇 | 杨业 | 王翃 | 郝昭 | 刘承勋 | 王凯 | 慕容延钊 | 慕容彦超 |
郭淮 | 呼延赞 | 药元福 | 王慧龙 | 吴元扆 | 赵破奴 | 王雄 | 罗彦环 | |
张从恩 | 李洪信 | 张永德 | - | - | - | - | - | |
思想家 | 王坦之 | 傅山 | - | - | - | - | - | - |
外交家 | 常惠 | - | - | - | - | - | - | - |
文学家 | 白居易 | 王昌龄 | 王之涣 | 王瀚 | 乔吉 | 温子瘅 | 刘大鹏 | 唐彦谦 |
罗贯中 | 傅山 | 温子昇 | 阎若璩 | 王涯 | 王昶 | 卫夫人 | 刘璋 | |
历史学家 | 王沈 | 刘大鹏 | - | - | - | - | - | - |
书画家 | 米芾 | 王诜 | - | - | - | - | - | - |
参考资料来源 |
近现代
商界 | 杨建新 | 张三货 | 姚俊良 | 冯鑫 |
运动员 | 苏翊鸣 | 任沿舟 | 刘慧敏 | 唐皓 |
导演 | 宁浩 | - | - | - |
影视 | 王子异 | 高梓淇 | 邢佳栋 | 王子璇 |
歌手 | 王蓉 | 张恒 | 许巍 | 张楚 |
主持人 | 刚强 | 王淏 | 王为念 | - |
政界 | 阴和俊 | - | - | - |
参考资料 |
九朝古都 | 千年古城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全国十大美好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国美丽城市 | 中国智慧城市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 全国首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 |
国家先进计算一线城市 | 全国主要城市公园数排名第四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 |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 |
中国智慧城市 |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 中国会展名城 |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76名 | 万里茶道城市联盟成员之一 | 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 | 暑期游十大热门城市之一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环境与疾病监测示范城市 | 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
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 |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 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试验基地) |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 | 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 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
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 | 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市区 | 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 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 |
全国十佳投资城市 | 全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城市 |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名单。 | 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 |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 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 | 全国首批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 | 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 |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 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 | 全国“快递进村”试点城市 |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
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 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 | 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 | 全国第二批“千兆城市”名单 |
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前五名 | 现代流通支点城市 | 质量魅力城市 | 山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
全国人均存款排名第六城市 |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 | 全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 | 全国首批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试点城市 |
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 2015中国避暑名城65佳榜第20名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05年度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名单第5位 |
2018畅游中国100城 |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52 |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24 |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19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34 | 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30名 | 2019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 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第18名 | 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旅游城市 | 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22年全国冬季旅游热度城市排名第38名 |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 | 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排名第52名 | 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第二名 | 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34名 | 小店区位列2023赛迪百强区第61名 | “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
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 | 2023年度活力城市 | 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