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东印度公司 编辑
荷兰东印度公司(英语: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荷兰语: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是荷兰建立的进行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其公司的标帜以V串连O和C,上方的A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
公司名称:荷兰东印度公司
外文名: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成立时间:1602年3月20日
总部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
经营范围:贸易公司
公司类型:贸易
员工数:25000名
解散时间:1799年
简称:VOC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统治的权力。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STATes-General of the Netherlands)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又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正式解散,其财产和债务由巴达维亚共和国(Batavian Republic)承担,公司的殖民地成为荷属东印度,在19世纪又扩展到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尼西亚。
刻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标志的钱币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1599)至葡萄牙刺探商情,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在葡属印度的扬·哈伊根·范·林斯霍滕在1595年归来,更是带回了大量从欧洲出发到东方的好望角航线的详细资料。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人董事会(H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商船“阿姆斯特丹号”模型
1619年科恩(简·皮特斯佐恩·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被指定为东印度公司总督.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把公司变成亚洲一支力量的可能性,为此他不惜残暴地使用武力。1619年科恩来到巴达维亚建立了公司新的总部,为了建立对丁香贸易的垄断权,他将班达群岛上的(Banda Islands)原住居民杀死或赶走。科恩第二次成功的冒险是成功的建立起了亚洲国家贸易体系,将其贸易足迹延展到日本、朝鲜、中国等。1640年公司获得了斯里兰卡的加勒(Galle),赶走了葡萄牙人,从而打破了葡萄牙人的肉桂贸易垄断,1658年公司围攻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到165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沿岸据点都被荷兰人夺去。1652年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据点,以为公司来往东亚的船员进行补给,这块据点后来变成为荷兰的开普殖民地(Cape Colony)。此外荷兰还在波斯、孟加拉、马六甲,暹罗(今泰国)、中国大陆(广东)、福摩萨(今台湾),印度马拉巴海岸(Malabar Coast)和科罗曼德海岸(Coromandel Coast)。不过1662年郑成功将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到1669年公司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拥有150条商船,40条战舰,50000名员工和10000人的私人武装,公司投资的收益率为40%。东印度公司亚洲交易网络
台湾安东尼堡(Fort Anthonio)
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韩国与东南亚据点的枢纽,并垄断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地)与中国间的贸易。主要的输出贸易内容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藤、米,转运贸易内容包括荷兰的金属、药材,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鸦片、锡、铅,中国的丝织品、陶器、黄金。以鹿皮为例,在1634年到1638年短短四年之间,由台湾输出到日本的张数由十一万张成长到十五万张。到了1658年,台湾砂糖的输出量已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并增加巴达维亚为输出对象。
荷兰东印度公司亚洲约有35个据点,日本据点的获利为38.8%排名第一,第二名即是获利25.6%的台湾,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地方的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于当地的建设。
当时在台湾经营贸易的国家除了荷兰,尚有日本人,鉴于日本人的经济竞争,荷兰遂对日本商人课征10%的税,引起双方不满,甚至发生滨田弥兵卫事件,1628年两方终止贸易,1632年才又恢复,但日本在不久之后进入锁国时代。除此之外,因为荷日两方政府对于其所有领地都有司法权执行的权力,为此两方也发生过冲突。
Dutch Batavia in the 17th Century
1602年:3月20日成立。1603年:公司船员韦麻朗经由马六甲海峡由巴达维亚抵达澳门,与葡萄牙的战争失败。
1604年:8月7日抵达澎湖,但12月15日被明朝的军队驱离。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由葡萄牙手上攻下安汶岛,并设置商馆。英国随后也在此设立商馆。
1619年:在爪哇的西达维亚成立东印度地区的总部。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再度占据澎湖。
1622年:荷兰攻击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败绩于澳门之战。
162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杀害安汶岛英国商馆的10名馆员。
1624年:大明帝国军队与荷兰经过8个月的战争后,荷兰人退守台湾。
1627年:荷兰舰队试图封锁澳门,再次惨败(澳门海战)。
1628年-1629年:马打蓝军队两度围攻巴达维亚,都遭失败(巴达维亚战役)。
1638年:日本锁国,葡萄牙人被日本赶走,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日本贸易
164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葡领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战役)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1652年:在好望角成立殖民地。
1661年:4月,郑成功占领澎湖并以之为据点,开始攻打台湾的荷兰人。
1662年:2月,荷兰投降,退出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1704年:第一次爪哇战争(~08年)
1719年:第二次爪哇战争 (~23年)
1740年:巴达维亚华人起义
1749年:第三次爪哇战争(~55年)
1795年:法国革命军占领荷兰
1799年:12月31日解散。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位于达姆广场附近,展示了阿姆斯特丹和有关东印度公司的历史。
老教堂:最初建于13世纪。教堂内共有5座航海英雄的墓碑,其中包括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Jacob van Heemskerck)的纪念石。
老证券交易所:建于1608-1611年,由建筑师Hendrick de Keyser设计,当时正值17世纪债券交易的发展时期。大量政府债券和公司股票在这里进行交易。
东印度公司旧址:公司旧址的巨大阁楼上曾储藏食品和亚洲的产品,而楼下则是一个屠宰场。新的翼楼于1606年建成,包括管理者的会议室、财务室和税收室。
荷兰海事博物馆:博物馆最引以为傲的是一艘古代东印度公司的轮船。此外,众多的展品也向人们述说着东印度公司不为人所知的故事。馆外的河面上停靠着一艘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货船的仿制品,供游客登船参观。
荷恩Hoorn
东印度公司办公室:建于1682年,展厅内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并播放影片。
东印度公司仓库:为精美的阶梯形山形墙建筑,其中一座为香料仓库。
Foreesten之家:建于1724年,为路易十六式风格。该建筑原为荷恩最富有的家族--Foreesten的家。并且该家族出了若干位东印度公司的管理者。
Westfries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这一地区17世纪的历史,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关于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文物。
代尔夫特Delft
过磅房:位于代尔夫特市中心的过磅房建于16世纪。货物通过船只运送到建筑的后方。东印度公司进口的大量货物经此秤重。
De Kolk港:东印度公司的船屋停靠在Schie河的代尔夫特港口De Kolk。
东印度之家:建于1631年,是东印度公司代尔夫特办事处的所在地。
老教堂:代尔夫特教区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4-15世纪。多位东印度公司重要人物都葬在此。
恩科豪森Enkhuizen
瓶中船博物馆:恩科豪森曾是东印度公司重要的造船基地,制造了超过200艘船只,并为尽330艘船只进行装配。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南海博物馆:博物馆为露天博物馆,有超过130间房屋、商店等,全面地展现了南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劳作。其中仓库阁楼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印度公司的年代。
米德堡Middelburg
Lampsins之家:是典型的17世纪船主的居所。Cornelis Lampsins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众多的投资人之一,而且还是17世纪泽兰省最有影响力和最富裕的船主。
Zeewus博物馆:博物馆在东印度公司所在区真实地再现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鹿特丹Rotterdam
Hoge Brug桥:位于Delfshavense Schie河流入Schie河的交汇处。这座桥原本有5个拱洞。东印度公司的货物都是通过此桥从Delfshaven运送到代尔夫特。
Piet Heyn塑像:Piet Heyn是鹿特丹Delfshaven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为了纪念这位航海英雄,维廉姆三世于1870年在Achter港附近为塑像揭幕。该塑像所在地被称为Piet Heyn广场。
东印度海仓库:Delfshaven于1671年开始为东印度公司兴建仓库。造船的所有原材料和设备都储存在此。仓库的前面是Achter港。
东印度公司造船厂:东印度公司在Delfshaven建造了111艘小船,以满足亚洲贸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