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 编辑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益处。台风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台风”一词,一说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另一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中心风力一般达到十二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32.7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便给予其具体名称。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名字循环使用。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有关,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公历8月,其次是7月和9月。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均无台风生成,是中国1949年以来首次7月“空台”。
中文名:台风
外文名:Typhoon(TY)
适用领域:气象学
所属学科:地理
别名:热带气旋
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台风”一词,有说来自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亦有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等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
从等级划分来看,风力在12级以上的台风分为三个等级,而飓风等级更多,上限也更高。一级飓风相当于台风或强台风,二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三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或者超强台风,四级和五级飓风相当于超强台风。我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按等级又可分为一般台风(最大风力12-13级)、强台风(最大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最大风力≥16级)。
台风与飓风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同地域称呼不同。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一般来说,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而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飓风”。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划分为六个等级:
超强台风(Super 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
台风(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
强热带风暴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台风”一词,有说源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以前,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风暴,当地渔民统称其为“大风”,后来变成台风。亦有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typhoon在英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像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 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命名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在发生台风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沿岸国家众多,在出现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前,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台风命名方式,导致有些混乱。比如日本对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台风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中国气象局则按照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比如9710号台风,即1997年的第十号台风;而美国则用传统的人名命名。对此,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会议,决定自2000年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台风名字由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最终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此后,台风的名字就根据这个表按照规定的顺序循环使用。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被确定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后,即根据命名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其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ESCAP/WMO台风委员会热带气旋命名表(截至2024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中国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地球物理气象局 (旧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已除名)、“玉兔(已除名)”、“银杏”、“风神”、“杜鹃”、“海马”(已除名)、“悟空”、“海燕”(已除名)、“海神”、“电母”、“海棠”、“白鹿”、“木兰”、“海葵”(已除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台风命名表:
序号(总序号) | 英文名 | 中文译名 | 名称来源 | 名称意义 | 名称更替情况 |
---|---|---|---|---|---|
1-1(1) | DAmrey | 达维 | 柬埔寨 | 大象 |
|
1-2(2) | --- | --- | 中国大陆 | “海葵”于2024年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被除名,新名称待定。 | 龙王→海葵→(待定) |
1-3(3) | Kirogi | 鸿雁 | 朝鲜 | 一种候鸟 |
|
1-4(4) | Yun-yeung | 鸳鸯 | 中国香港 | 一种水鸟 | 启德→鸳鸯 |
1-5(5) | Koinu | 小犬 | 日本 | 小犬星座 | 天秤→小犬 |
1-6(6) | Bolaven | 布拉万 | 老挝 | 高原名 |
|
1-7(7) | Sanba | 三巴 | 中国澳门 | 澳门旅游名胜 | 珍珠→三巴 |
1-8(8) | Jelawat | 杰拉华 | 马来西亚 | 一种淡水鱼 |
|
1-9(9) | Ewiniar | 艾云尼 | 密克罗尼西亚 | 传统的风暴神(Chuuk语) |
|
1-10(10) | Maliksi | 马力斯 | 菲律宾 | 快速 | 碧利斯→马力斯 |
1-11(11) | Gaemi | 格美 | 韩国 | ||
1-12(12) | Prapiroon | 派比安 | 泰国 | 雨神 |
|
1-13(13) | Maria | 玛莉亚 | 美国 | 女士名(Chamarro语) |
|
1-14(14) | Son-Tinh | 山神 | 越南 | 越南民间传说中四不死的山神 | 桑美→山神 |
2-1(15) | Ampil | 安比 | 柬埔寨 | 罗望子,一种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酸豆树 | 宝霞→安比 |
2-2(16) | Wukong | 悟空 | 中国大陆 | 孙悟空 |
|
2-3(17) | Jongdari | 云雀 | 朝鲜 | 一种鸣禽 | 清松→云雀 |
2-4(18) | Shanshan | 珊珊 | 中国香港 | 女孩儿名 |
|
2-5(19) | Yagi | 摩羯 | 日本 | 摩羯星座 |
|
2-6(20) | Leepi | 丽琵 | 老挝 | 老挝南部最美丽的瀑布 | 象神→丽琵 |
2-7(21) | Bebinca | 贝碧嘉 | 中国澳门 | 一种牛奶布丁 |
|
2-8(22) | Pulasan | 普拉桑 | 马来西亚 | 一种水果 | 温比亚→普拉桑 |
2-9(23) | Soulik | 苏力 | 密克罗尼西亚 | 传统的Pohnpei酋长头衔 |
|
2-10(24) | Cimaron | 西马仑 | 菲律宾 | 菲律宾野牛 |
|
2-11(25) | Jebi | 飞燕 | 韩国 | 燕子 | |
2-12(26) | Krathon | 山陀儿 | 泰国 | 一种水果 | 榴莲→山竹→山陀儿 |
2-13(27) | Barijat | 百里嘉 | 美国 | 风浪拍打下的海岸(Marshall语) | 尤特→百里嘉 |
2-14(28) | Trami | 潭美 | 越南 | 一种花 |
|
3-1(29) | Kong-rey | 康妮 | 柬埔寨 | 高棉传说中的可爱女孩儿 |
|
3-2(30) | Yinxing | 银杏 | 中国大陆 | 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树 | 玉兔→银杏 |
3-3(31) | Toraji | 桃芝 | 朝鲜 | 朝鲜深山中的一种花,开花时无声无息不惹人注意,花能食用和入药 |
|
3-4(32) | Man-yi | 万宜 | 中国香港 | 海峡名,现为水库 |
|
3-5(33) | Usagi | 天兔 | 日本 | 天兔星座 |
|
3-6(34) | Pabuk | 帕布 | 老挝 | 大淡水鱼 |
|
3-7(35) | Wutip | 蝴蝶 | 中国澳门 | 一种昆虫 |
|
3-8(36) | Sepat | 圣帕 | 马来西亚 | 一种淡水鱼 |
|
3-9(37) | Mun | 木恩 | 密克罗尼西亚 | 六月(Yap语) | 菲特→木恩 |
3-10(38) | Danas | 丹娜丝 | 菲律宾 | 经历 |
|
3-11(39) | Nari | 韩国 | 一种花 |
| |
3-12(40) | Wipha | 韦帕 | 泰国 | 女士名字 | |
3-13(41) | Francisco | 范斯高 | 美国 | 男子名(Chamarro语) |
|
3-14(42) | Co-May | 竹节草 | 越南 | 竹节草 | 利奇马→竹节草 |
4-1(43) | Krosa | 罗莎 | 柬埔寨 | 鹤 |
|
4-2(44) | Bailu | 白鹿 | 中国大陆 | 一种动物 | 海燕→白鹿 |
4-3(45) | Podul | 杨柳 | 朝鲜 | 一种在城乡均有种植的树 |
|
4-4(46) | Lingling | 玲玲 | 中国香港 | 女孩名 |
|
4-5(47) | Kajiki | 剑鱼 | 日本 | 剑鱼星座 |
|
4-6(48) | NOngfa | 蓝湖 | 老挝 | 老挝境内的湖泊 | 法茜→蓝湖 |
4-7(49) | Peipah | 琵琶 | 中国澳门 | 一种在澳门受欢迎的宠物鱼 | 画眉→琵琶 |
4-8(50) | Tapah | 塔巴 | 马来西亚 | 一种淡水鱼 |
|
4-9(51) | Mitag | 米娜 | 密克罗尼西亚 | 女士名字(Yap语) |
|
4-10(52) | Ragasa | 桦加沙 | 菲律宾 | 快速移动 | 海贝思→桦加沙 |
4-11(53) | Neoguri | 浣熊 | 韩国 | 狗 | |
4-12(54) | Bualoi | 博罗依 | 泰国 | 一种泰式甜品 | 威马逊→博罗依 |
4-13(55) | Matmo | 麦德姆 | 美国 | 大雨(Chamarro语) | 查特安→麦德姆 |
4-14(56) | Halong | 夏浪 | 越南 | 越南一海湾名 |
|
5-1(57) | Nakri | 娜基莉 | 柬埔寨 | 一种花 |
|
5-2(58) | Fengshen | 风神 | 中国大陆 | 神话中的风之神 |
|
5-3(59) | Kalmaegi | 海鸥 | 朝鲜 | 一种海鸟 |
|
5-4(60) | Fung-wong | 凤凰 | 中国香港 | 山峰名 |
|
5-5(61) | Koto | 天琴 | 日本 | 天琴星座 | 北冕→天琴 |
5-6(62) | Nokaen | 洛鞍 | 老挝 | 燕子 | 巴蓬→洛鞍 |
5-7(63) | Penha | 西望洋 | 中国澳门 | 澳门新八景之一 | 黄蜂→西望洋 |
5-8(64) | Nuri | 鹦鹉 | 马来西亚 | 一种蓝色冠羽的鹦鹉 | 鹿莎→鹦鹉 |
5-9(65) | Sinlaku | 森拉克 | 密克罗尼西亚 | 传说中的Kosrae女神 |
|
5-10(66) | Hagupit | 黑格比 | 菲律宾 | 鞭子 |
|
5-11(67) | JAngmi | 蔷薇 | 韩国 | 花名 | |
5-12(68) | Mekkhala | 米克拉 | 泰国 | 雷天使 | |
5-13(69) | Higos | 海高斯 | 美国 | 无花果(Chamarro语) |
|
5-14(70) | Bavi | 巴威 | 越南 | 越南北部一山名 |
|
6-1(71) | Maysak | 美莎克 | 柬埔寨 | 一种树 |
|
6-2(72) | Haishen | 海神 | 中国大陆 | 神话中的大海之神 |
|
6-3(73) | Noul | 红霞 | 朝鲜 | 红色的天空 | 凤仙→红霞 |
6-4(74) | Dolphin | 白海豚 | 中国香港 | 生活在香港水域的中华白海豚,亦是香港的吉祥物 | 欣欣→白海豚 |
6-5(75) | Kujira | 鲸鱼 | 日本 | 鲸鱼星座 |
|
6-6(76) | Chan-hom | 灿鸿 | 老挝 | 一种树 |
|
6-7(77) | Peilou | 琵鹭 | 中国澳门 | 琵鹭,一种澳门常见的候鸟 | 莲花→琵鹭 |
6-8(78) | Nangka | 浪卡 | 马来西亚 | 一种水果,菠萝蜜果 |
|
6-9(79) | Saudel | 沙德尔 | 密克罗尼西亚 | 传说中的将领“苏迪罗”的首席守卫/士兵 | 苏迪罗→沙德尔 |
6-10(80) | Narra | 紫檀 | 菲律宾 | 紫檀,一种乔木 | 伊布都→莫拉菲→紫檀 |
6-11(81) | Gaenari | 简拉维 | 韩国 | 一种春天开花的灌木,有黄色的花朵;连翘 | 天鹅→简拉维 |
6-12(82) | Atsani | 艾莎尼 | 泰国 | 闪电 | 翰文→莫拉克→艾莎尼 |
6-13(83) | Etau | 艾涛 | 美国 | 风暴云(Palauan语) |
|
6-14(84) | Bang-lang | 班朗 | 越南 | 一种开花乔木;大花紫薇 | 环高→班朗 |
7-1(85) | Krovanh | 科罗旺 | 柬埔寨 | 一种树 |
|
7-2(86) | Dujuan | 杜鹃 | 中国大陆 | 一种花 |
|
7-3(87) | Surigae | 舒力基 | 朝鲜 | 一种鹰 | 鸣蝉→彩虹→舒力基 |
7-4(88) | Choi-wan | 彩云 | 中国香港 | 天上的云彩 |
|
7-5(89) | Koguma | 小熊 | 日本 | 小熊星座 | 巨爵→小熊 |
7-6(90) | Champi | 蔷琵 | 老挝 | 一种花 | 凯萨娜→蔷琵 |
7-7(91) | In-Fa | 烟花 | 中国澳门 | 烟花 | 芭玛→烟花 |
7-8(92) | Cempaka | 查帕卡 | 马来西亚 | 以其芬芳的花闻名的植物 | 茉莉→查帕卡 |
7-9(93) | Nepartak | 尼伯特 | 密克罗尼西亚 | 著名的勇士(Kosrae语) |
|
7-10(94) | Lupit | 卢碧 | 菲律宾 | 残酷 |
|
7-11(95) | Mirinae | 银河 | 韩国 | 宇宙的银河 | 苏特→银河 |
7-12(96) | Nida | 妮妲 | 泰国 | 女士名字 |
|
7-13(97) | Omais | 奥麦斯 | 美国 | 漫游(Palauan语) |
|
7-14(98) | Luc-binh | 浮莲 | 越南 | 水浮莲,一种水生植物,有紫色的花朵,全年开花 | 康森→浮莲 |
8-1(99) | Chanthu | 灿都 | 柬埔寨 | 一种花 |
|
8-2(100) | Dianmu | 电母 | 中国大陆 | 神话中的雷电之神 |
|
8-3(101) | Mindule | 蒲公英 | 朝鲜 | 一种小黄花 |
|
8-4(102) | Lionrock | 狮子山 | 中国香港 | 香港一座远眺九龙半岛的山峰名称 | 婷婷→狮子山 |
8-5(103) | Tokei | 道玑 | 日本 | 时钟星座 | 圆规→道玑 |
8-6(104) | Namtheun | 南川 | 老挝 | 老挝的一条河流 |
|
8-7(105) | Malou | 玛瑙 | 中国澳门 | 一种呈现环扎㝎、非常坚硬、还有各种颜色的宝石 |
|
8-8(106) | Nyatoh | 妮亚图 | 马来西亚 | 一种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环境中生长的树木 | 莫兰蒂→妮亚图 |
8-9(107) | SARBul | 沙布尔 | 密克罗尼西亚 | 季风/雨季 | 云娜→凡亚比→雷伊→沙布尔 |
8-10(108) | Amuyao | 阿穆丘 | 菲律宾 | 菲律宾高山省境内的一座山峰 | 马勒卡→阿穆丘 |
8-11(109) | Gosari | 古莎莉 | 韩国 | 蕨菜 | 鲇鱼→古莎莉 |
8-12(110) | Chaba | 暹芭 | 泰国 | 木槿,一种热带花 |
|
8-13(111) | Aere | 艾利 | 美国 | 风暴(Marshall语) | 库都→艾利 |
8-14(112) | Songda | 桑达 | 越南 | 越南西北部第一大河,沿自红河的一个支流 |
|
9-1(113) | Trases | 翠丝 | 柬埔寨 | 啄木鸟 | 莎莉嘉→翠丝 |
9-2(114) | Mulan | 木兰 | 中国大陆 | 木兰花,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花 | 海马→木兰 |
9-3(115) | Meari | 米雷 | 朝鲜 | 回声 |
|
9-4(116) | Tsing-ma | 青马 | 中国香港 | 香港一条连接机场及市区的地标大桥 | 马鞍→青马 |
9-5(117) | Tokage | 蝎虎 | 日本 | 蝎虎星座 |
|
9-6(118) | Ong-mang | 坡鹿 | 老挝 | 坡鹿,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珍稀濒危物种及老挝濒危物种 | 洛坦→轩岚诺→坡鹿 |
9-7(119) | Muifa | 梅花 | 中国澳门 | 一种耐寒的花 |
|
9-8(120) | Merbok | 苗柏 | 马来西亚 |
| |
9-9(121) | Nanmadol | 南玛都 | 密克罗尼西亚 | 密克罗尼西亚波纳佩岛上的一个著名废墟,有太平洋威尼斯之称 |
|
9-10(122) | Talas | 塔拉斯 | 菲律宾 | 锐利 |
|
9-11(123) | Hodu | 核桃 | 韩国 | 核桃 | 奥鹿→核桃 |
9-12(124) | Kulap | 泰国 | 一种花 | ||
9-13(125) | Roke | 洛克 | 美国 | 男子名(Chamarro语) |
|
9-14(126) | Sonca | 桑卡 | 越南 | 一种会唱歌的鸟 |
|
10-1(127) | Nesat | 纳沙 | 柬埔寨 | 渔夫 |
|
10-2(128) | Haitang | 海棠 | 中国大陆 | 花 |
|
10-3(129) | Jamjari | 朝鲜 | 蜻蜓 | 尼格→蜻蜓 | |
10-4(130) | Banyan | 榕树 | 中国香港 | 一种树 |
|
10-5(131) | Yamaneko | 山猫 | 日本 | 一种动物 | 天鹰→天鸽→山猫 |
10-6(132) | Pakhar | 帕卡 | 老挝 | 生长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种淡水鱼 | 麦莎→帕卡 |
10-7(133) | Sanvu | 珊瑚 | 中国澳门 | 一种水生物 |
|
10-8(134) | Mawar | 玛娃 | 马来西亚 | 玫瑰花 |
|
10-9(135) | Guchol | 古超 | 密克罗尼西亚 | 一种香料(Yap语) |
|
10-10(136) | Talim | 泰利 | 菲律宾 | 明显的边缘 |
|
10-11(137) | --- | --- | 韩国 | “杜苏芮”于2024年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被除名,新名称待定。 | 彩蝶→杜苏芮→(待定) |
10-12(138) | Khanun | 卡努 | 泰国 | 一种水果,菠萝蜜果 |
|
10-13(139) | Lan | 兰恩 | 美国 | 风暴(Marshall语) | 韦森特→兰恩 |
10-14(140) | --- | --- | 越南 | “苏拉”于2024年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被除名,新名称待定。 | 苏拉→(待定) |
注:本表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改名原则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新名称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虽然每个台风形成的地区,达到的强度各不相同,但是人们从大量台风的发生与发展的观测资料中,归纳出了几种台风形成必备的基本条件。至2020年,学术界公认的四点是:
(1)有一个原先存在的扰动
台风都是从一个原先存在的热带低压扰动发展而形成的。据我国的统计,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热带气旋来源于四种初始扰动热带辐合带中的扰动,占80%~85%;东风波,约占10%;中高纬长波槽中的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约占5%;斜压性扰动,约占5%以下。
(2)暖性洋面,海水温度高于26.5℃
热带海洋上低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表面水温(SST),SST越高,则低层大气的气温越高、湿度越大,位势不稳定越明显。台风形成于SST≥26~27℃的暖洋面上,一般来说,全球热带海洋面上全年都满足此条件,只有赤道东南太平洋全年SST≤26.5℃,这是这里没有台风发生的主要原因。
(3)生成位置一般距赤道5个纬距之外
地转参数的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在不考虑摩擦作用并忽略倾斜项的等压面坐标系中的涡度方程如下:
图为涡度方程。𝜁表示涡度;f表示地转偏向力参数与纬度有关
该式表明,对给定的辐合值,涡度随时间的变化正比于绝对涡度的大小。在赤道上f=0,如果扰动的相对涡度也为零,则无论辐否有多大,扰动的涡度也不会增加。在离开赤道一定纬度的地区f≠0,辐合能引起涡度的增大,并且对相同的辐合,离开赤道越远涡度的产生率越高。
因此,台风都生成于距赤道5个纬距以外的热带海洋上,只有西北太平洋有个别台风形成于3°N附近。但在赤道附近3个纬距以内鲜有发现台风形成。
(4)整个对流层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的大小,决定着一个初始热带扰动中分散的对流释放的潜热,能否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如果垂直切变小,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则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加热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同一些气柱,而使之很快增暖形成暖中心结构,初始扰动能迅速发展形成台风。反之,如果上下切变大,潜热将被很快输送出扰动区的上空,不能形成暖性结构,也不可能形成台风。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条件仅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水平结构
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台风眼区:非常奇特,那里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千米,身临其中的海员风趣地称台风眼为台风的“世外桃源”。
云墙区: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眼壁。这里云墙高耸,狂风呼啸,大雨如注,海水翻腾,天气最恶劣。
螺旋雨带区:云墙外是螺旋雨带,这里有几条雨(云)带呈螺旋状向眼壁四周辐合,雨带宽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几千千米,雨带所经之处会降阵雨,出现大风天气。 其中螺旋雨带可根据快速涡丝化带分为内雨带和外雨带。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实际探测分析,台风可分为三层。流入层,指从地面大约到3km 以下的对流层下层,特别是在1km以下的行星边界层内,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中层,指从 3km到7~8km的层,这里气流主要是切向的,而径向分量很小。流出层,指从中层以上到台风顶部的对流层高层,这层内气流主要是向外辐散。
台风结构图
孕育阶段
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海面上形成了强盛的积雨云,这些积雨云里的热空气上升,周围较冷空气源源不绝的补充进来,再次遇热上升,如此循环,使得上方的空气热,下方空气冷,上方的热空气里的水汽蒸发扩大了云带范围,云带的扩大使得这种运动更加剧烈。经过不断扩大的云团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逆时针旋转起来(在南半球是顺时针),形成热带气旋,热带气旋里旋转的空气产生的离心力把空气都往外甩,中心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压力不断变小,形成了热带低压—台风初始阶段。
发展增强阶段
因为热带低压中心气压比外界低,所以周围空气涌向热带低压,遇热上升,供给了热带低压较多的能量,超过输出能量,此时,热带低压里空气旋转更厉害,中心最大风力升高,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等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提升到更高的一个级别。热带低压提升到热带风暴,再提升到强热带风暴、台风,有时能提升到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这要看能量输入与输出比决定,输入能量大于输出能量,台风就会增强,反之就会减弱。
成熟阶段
台风经过漫长的发展之路,变得强大,具有了造成灾害的能力,如果这时登陆,可能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消亡阶段
台风消亡路径有两个,第一个是: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消亡之后的残留云系可以给某地带来长时间强降雨。第二个是:台风登陆后,北上容易变性为温带气旋,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消亡一般较慢。
益处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已日趋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云南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岭南,“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能量巨大的台风在形成及运行时,借助闪电等作用,可以击碎水分子长链,形成具有活性的短链水分子。而地球上的生物在吸入这些短链水分子后,可增添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地球生态持久发展下去。
其五,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可能出现灭绝。
灾害
台风灾害示意图
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造成:一是狂风
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因此当超强台风来临时,其带来的狂风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抛起乃至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也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并使其高速飞行,危及行人生命财产安全,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
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
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台风的这些灾害极易诱发城市内涝、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路径尽管千变万化,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这样三条:一是台风生成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一般在5-6、10-11月份出现的台风多取这条路径;二是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或日本的琉球群岛,在我国台、福建、浙和江苏沿海一带登陆。登陆后或者消失,或者再转向东北入海,7-8月份出现的台风主要沿这条路径活动;三是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直接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在东经125°以东转向东北的日本,这是5、10-11月台风最常见的抛物线路径。生成于南海的台风,移动路径较复杂,规律性不突出,难于归纳出常见路径。
台风路径遵循三个一般方向:
直道(或直跑者)。一般向西路径影响菲律宾、中国南部、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
抛物线的反曲轨道。风暴反复影响菲律宾东部、中国东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向北轨道。从起源点开始,风暴向北移动,只影响小岛屿。
少数风暴,如约翰飓风,由于起源于东太平洋/中太平洋并进入西太平洋,因此被重新命名为台风。
防台措施
●居民
1.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2.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3.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4.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
5.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6.幼儿园、小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
7.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海上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
●疾病防治
台风过后,由于洪水的冲刷污染了生活用水和居住地,加之蚊蝇的大量孳生繁殖,老鼠的迁移,造成了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长期阴雨、室内受淹,食品容易发霉变质。以上这些因素均易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特别是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为此特别要注意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预警标准
图例 | 标准 | 防御指南 |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 |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 |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5、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6、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 |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 |
参考资料: |
除名台风
台风年份 | 台风编号 | 台风名称 |
1960 | - | Lucille |
1960 | 6027 | Ophelia |
1962 | 6221 | Karen |
1974 | 7421 | Bess* |
1982 | 8210 | Bess* |
1984 | 8410 | Ike |
1988 | 8801 | Roy |
1990 | 9025 | Mike |
1991 | 9120 | Mireille |
1991 | 9125 | Thelma |
1992 | 9215 | Omar |
- | - | 库都(Kodo) |
- | - | 翰文(Hanuman) |
2001 | 0126 | 画眉(Vamei) |
2002 | 0206 | 查特安(Chataan) |
2002 | 0215 | 鹿莎(Rusa) |
2002 | 0226 | 凤仙(Pongsona) |
2003 | 0301 | 欣欣(Yanyan) |
2003 | 0307 | 伊布都(Imbudo) |
2003 | 0314 | 鸣蝉(Maemi) |
2004 | 0401 | 苏特(Sudal) |
2004 | 0408 | 婷婷(Tingting) |
2004 | 0414 | 云娜(Rananim) |
2005 | 0509 | 麦莎(Matsa) |
2005 | 0514 | 彩蝶(Nabi) |
2005 | 0519 | 龙王(Longwang) |
2006 | 0601 | 珍珠(Chanchu) |
2006 | 0604 | 碧利斯(Bilis) |
2006 | 0608 | 桑美(Saomai) |
2006 | 0616 | 象神(Xangsane) |
2006 | 0622 | 榴莲(Durian) |
2009 | 0908 | 莫拉克(Morakot) |
2009 | 0916 | 凯萨娜(Ketsana) |
2009 | 0917 | 芭玛(Parma) |
2010 | 1011 | 凡亚比(Fanapi) |
2011 | 1121 | 天鹰(Washi) |
2012 | 1208 | 韦森特(Vicente) |
2012 | 1224 | 宝霞(Bopha) |
2013 | 1301 | 清松(Sonamu) |
2013 | 1311 | 尤特(Utor) |
2013 | 1323 | 菲特(Fitow) |
2013 | 1330 | 海燕(Haiyan) |
2014 | 1409 | 威马逊(Rammasun) |
2015 | 1513 | 苏迪罗(Soudelor) |
2015 | 1522 | 彩虹(Mujigae) |
2015 | 1524 | 巨爵(Koppu) |
2015 | 1527 | 茉莉(Melor) |
2016 | 1614 | 莫兰蒂(Meranti) |
2016 | 1621 | 莎莉嘉(Sarika) |
2016 | 1622 | 海马(Haima) |
2016 | 1626 | 洛坦(Nock-ten) |
2017 | 1713 | 天鸽(Hato) |
2017 | 1726 | 启德(Kai-tak) |
2017 | 1727 | 天秤(Tembin) |
2018 | 1818 | 温比亚(Rumbia) |
2018 | 1822 | 山竹(Mangkhut) |
2018 | 1826 | 玉兔(Yutu) |
2019 | 1909 | 利奇马(Lekima) |
2019 | 1915 | 法茜(Faxai) |
2019 | 1919 | 海贝思(Hagibis) |
2019 | 1928 | 北冕(Kammuri) |
2019 | 1929 | 巴蓬(Phanfone) |
2020 | 2001 | 黄蜂(Vongfong) |
2020 | 2015 | 莲花(Linfa) |
2020 | 2018 | 莫拉菲(Molave) |
2020 | 2019 | 天鹅(Goni) |
2020 | 2022 | 环高(Vamco) |
2021 | 2113 | 康森(Conson) |
2021 | 2118 | 圆规(Kompasu) |
2021 | 2122 | 雷伊(Rai) |
2022 | 2201 | 马勒卡(Malakas) |
2022 | 2202 | 鲇鱼(Megi) |
2022 | 2209 | 马鞍(Ma-on) |
2022 | 2211 | 轩岚诺(Hinnamnor) |
2022 | 2216 | 奥鹿(Noru) |
2022 | 2222 | 尼格(Nalgae) |
2023 | 2305 | 杜苏芮(Doksuri) |
2023 | 2309 | 苏拉(Saola) |
2023 | 2311 | 海葵(Haikui) |
2000年以来台风中英文名称来源: |
*于1974年除名的Bess在1979年命名表改革中再次被加入,但于1982年因Bess严重影响日本而再次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