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 编辑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出生于波希米亚里什特,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地歌剧院任指挥。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2021年1月23日,中国交响乐团“纪念马勒逝世11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精彩上演。音乐会由草指挥,演奏了马勒第七交响曲《夜之歌》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古斯塔夫·马勒

外文名:Gustav Mahler

民族:犹太人

国籍:奥地利

生地:波希米亚卡里什特

出生日期:1860年7月7日

逝世日期:1911年5月18日

毕业院校:维也纳音乐学院

星座:巨蟹座

身高:163 cm

代表作品:大地之歌、复活、巨人、悲哀的歌、少年的魔角

职业:作曲家、指挥家

信仰:天主教

人物经历

编辑

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

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柏士坦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转向指挥。

188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莱巴赫城市剧院,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3年在德国卡塞尔皇家宫廷歌剧院,1885年在布拉格的日耳曼歌剧院,1886年在莱比锡城市歌剧院,1888年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院长,1891年则在汉堡歌剧院任院长,任职六年,1897年在维也纳歌剧院任院长及首席指挥。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魔法号角”。

1897年,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当时并不容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务),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一年之中他花费九个月管理歌剧院,剩下三个月主要待在麦亚尼希作曲;他有一栋小房子位于沃特湖畔,马勒在此创作了第二号至第八号交响曲。1902年,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在1907年过世,同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还失去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职务──马勒试着在维也纳表演他并未被广泛接受的作品,却受到多数反犹太的媒体攻讦抨击。纵然第四号交响曲曾获得些许好评,一直到1910年第八交响曲首演,马勒才真正在音乐上得到肯定,之后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开演出。

马勒一直承受着越发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年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

1911年二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此时马勒的病况严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维也纳。

1911年5月18日,马勒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奥匈帝国内的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

主要作品

编辑
马勒在指挥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

古斯塔夫·马勒相关书籍古斯塔夫·马勒相关书籍

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亡儿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

歌曲:《少年的魔角》、《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

歌剧:《三个平托》

室内乐:

A小调钢琴五重奏(1876年);

A小调钢琴四重奏(1876年);

小提琴奏鸣曲(1876年)

交响曲

早期交响曲3首

1.学生交响曲("Student Symphony",1877年):此交响曲为马勒17岁时所写的第一首交响曲,曾由奥地利指挥家Joseph Hellmesberger, Sr.进行排练,但后来被撤下,因此从未演出。现已遗失。

2.a小调交响曲(1882年—1883年):此曲可能为学生交响曲的拓展,共有三个乐章,亦从未演出。

3.北欧交响曲:此曲现已不存。马勒的挚友、德裔美籍指挥家、钢琴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所作的《古斯塔夫·马勒》中提及这首“北欧交响曲”手稿被作曲家亲手销毁的过程。

主要交响曲11首

1.D大调第一(泰坦/巨人)交响曲(1884年─1888年)

2.c小调第二(复活)交响曲(1887年─1894年)

3.d小调第三交响曲(1893年─1896年)

4.G大调第四交响曲(1899年─1901年)

5.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1901年─1902年)

6.a小调第六(悲剧)交响曲(1903年─1905年)

7.e小调第七(夜曲)交响曲(1904年─1906年)

8.降E大调第八(千人)交响曲(1906年─1907年)

9.a小调大地之歌交响曲(1907年—1909年),副标题为“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或男中音)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

注:该交响曲本应编为第九交响曲,而马勒认为按顺序将之排为第九交响曲不吉祥,因为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鲁克纳都是在写完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后去世的,所以最后不为其编号。

10.D大调第九交响曲(1909年─1910年)

11.升F大调第十交响曲(1911),未完成,由他人续编成交响曲编制的版本:

库克(1964年、1972年、1989年)卡本特(1966年)惠勒(1959年)小马捷提(1989年)

联篇歌曲集、歌曲集及其它声乐作品

悲叹之歌(1878年原为歌剧体制,1896年改为合唱曲)

为男高音与钢琴所做的三首歌(1880年)

青年时期歌曲作品(1880年─1883年)

青年流浪之歌(1883年─1885年)

歌曲集:少年魔号角(1892年─1896年;另两首则在1899年与1901年完成)

吕克特之歌(1901年─1903年)

悼亡儿之歌(1901年─1904年)

《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之歌》《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之歌》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尼伯莱特、霍恩演唱

阿巴多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第二交响曲作于1894年,因为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而命名为:《复活》。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劳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了前三个乐章,1895年12月3日由马勒亲自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全曲。作品包括:一、庄严的快板;二、庄严的行板;三、宁静而流畅的谐谑曲;四、“原光”;五、激动的谐谑曲。阿巴多以他独特的指挥才华,证明了他不仅是杰出的,而且是伟大的马勒诠释者。乐曲本身的力和戏剧性在他的控制下,达到了高度的平衡和显现。这版CD,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另外,拉特尔指挥伯明翰交响乐团的演录版也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马勒:第四交响曲

赛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

第四交响曲作于1899-1901年,1902年11月29日首演于慕尼黑。作品的音乐基础是他自己的《少年的魔角》中的一首《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的歌曲,马勒曾对这部作品作过如下解释:在前面三个乐章中,笼罩着一个较高境界的沉静严肃的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后的乐章《天国的生活》中,孩子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一、缓慢地,从容不迫地;二、舒缓地运动;三、充满深沉的宁静;四、非常愉快舒适。赛尔在此的处理有点冷漠,但人们从唱片中能明显地听出无与伦比的演奏与高贵、华丽的音色。这版CD,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

赫德、科罗等人演唱

第八交响曲演出时的阵容第八交响曲演出时的阵容

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维也纳合唱团等

马勒《第八交响曲》之所以被称作《千人交响曲》,是因为它的正规演出需要一个大型管弦乐团、两组混声和一组童声的三个合唱团、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风琴,以至于音乐厅的乐池里足足有上千人在参加演出。声势之大,亘古未有,简直令人怀疑马勒是不是太过分了?至少这样的怀疑在马勒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而已经享受惯了现代音响条件的音乐会或唱片听众,反倒会因此而欢呼呢!何况,这股音响狂潮里毕竟还是流淌着真正音乐的涓涓细流。即使是在喧嚣动荡的第一部分里,那恍若汹涌的海面上飘着云朵般的抒情的歌唱,还是相当迷人的。更何况,后边很长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围、人声和乐队的音响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变化,更富色彩,甚至有些段落还非常优美。

马勒《亡儿之歌》

费里埃尔演唱

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为女低音与乐队而作),作于1902年,根据德国诗人吕克特的诗谱曲。1906年,马勒的幼女不幸夭折,马勒在悲痛之中曾哀叹:“爱女之死,实在是此曲预兆之故”,这部套曲非常哀婉动人。费里埃尔的音色和她在演唱中流露的动人的真挚,应该说是演唱马勒歌曲的最佳人选,她这个曲目和《大地之歌》的演唱,都非常优秀。这版CD,虽然录音旧了一些,仍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另外,巴比罗利指挥新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马勒:第五交响曲

巴比罗利指挥英国新爱乐乐团

《第五交响曲》作于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时,马勒亲自指挥。它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葬礼进行曲;二、激动的暴风雨般的快板;第二部分:三、谐谑曲;四、小快板;第三部分:五、诙谐、清新的快板。巴比罗利的这版录音,是他最富感染力的一次诠释,以独特的速度和美感折服许多人,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滕施泰特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录版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马勒《少年的魔角》

施瓦茨科普夫、菲舍尔-迪斯考等演唱

赛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少年的魔角》,歌词选自德国作家布伦塔诺所编辑的同名德国民歌集。马勒选其部分写成套曲(分别由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每套各12首,共24首),这是乐队伴奏的演录版,在这部声乐套曲中,有很哀婉的忧郁,也有对理想“天国”的向往,施瓦茨科普夫和菲舍尔·迪斯考的演唱非常真挚动人。赛尔指挥的这个版本,是在欧洲所录制的系列唱片中最杰出的一版,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人物评价

编辑
马勒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他的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双重性:交响乐声乐化,声乐作品交响化;繁复深奥与简约朴实成兄弟姐妹;把最崇高而涵盖一切的宇宙观同斗争、抒情主义、同奥地利民歌、自然画、鬼影绰绰和荒诞不经相并置。他的音乐结构冗长,形式复杂,不落窠臼;其音乐标题性强烈,描绘色彩浓厚;他的音乐还要求庞大的演出阵容。此外,他作为一流的指挥家曾有过辉煌的业绩,这为他处理乐器组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从配器尽善尽美的细节处理而到惊人的管弦乐效果的运用中不难找到示例。由于他对调性内涵的不寻常的理解,而运用某些技巧逐步削弱了传统调性的组织感。他的音乐以整个浪漫主义传统“后裔”的身份,不仅投其浪漫主义渲染人士之所好,同时,由于他对调性的新处理而先现了勋伯格的革新手法,从而被看成是新旧音乐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性音乐。

在古斯塔夫·马勒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马勒的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交响曲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从某些角度来说,马勒在追随者眼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让他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海顿。他的作曲风格对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托·克伦佩勒。他们将马勒的音乐介绍至美国,更改变了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做法。他不只是个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挥,他的理论、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时常说:“传统只是伤感”,还要求大量排练曲目;即使这么做让公演品质比过去更为精进,终究导致马勒与乐团之间关系紧张。可惜马勒不曾留下录音。但根据旁人的描述,马勒指挥时动作幅度很大,非常投入。

那些早已认识他的人与包含莱奥纳德·伯恩斯坦在内的同世代指挥家拥护马勒,渴求于探索音乐新浪潮的广大听众看来似乎织成了拥护支持他的时代。马勒的作品全集很快地被录制,他的作品成为许多指挥登上职业颠峰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