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格诺派 编辑
胡格诺派(法语:HugueNOt法语读音:)又译雨格诺派、休京诺派,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的称谓。“Huguenots”原意“日内瓦宗教改革的追随者”。将教育作为与天主教争夺教派势力、扩张宗教影响的重要工具。在法国创立大批初级学校,32 所学院和 8 所大学,教育信徒子弟,训练本教派的传教士。以本国语教学,设圣史、祈祷、教义问答、读、写、算和诗歌等课程。成为法国 16 世纪末至 17 世纪中期推行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 胡格诺派的特殊标志是胡格诺十字(croix huguenote),现则为法国新教教会(Eglise des Protestantsreformé)的正式标志。
胡格诺派十字
在1559年的巴黎宗教会议中,被法国各个地区的加尔文跟随者组织起来,此名称的由来是来自于卡佩王朝的创立者于格·卡佩。17世纪以来,雨格诺派普遍被认定为“法国新教”。该派反对国王专政,曾于1562~1598年间与法国天主教派发生胡格诺战争,后因南特敕令而得到合法地位。后又遭迫害,直到1802年才得到正式承认。胡格诺派受到1530年代约翰·加尔文思想的影响,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
1555年至1561年期间,大批贵族和市民改宗胡格诺派。在此期间,天主教会首次用“胡格诺”称呼加尔文的信徒,而胡格诺派自称“改革者”。主要成分为反对国王专制、企图夺取天主教会地产的新教封建显贵和地方中小贵族,以及力求保存城市“自由”的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
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自德国开始,马丁·路德的著作广传欧洲各地,宗教改革运动也在法国展开,法国新教徒遭受迫害。
1534年,加尔文等新教人士被迫逃亡;迫害继续进行,由个别处死发展成为大规模屠杀。
1559年,各地胡格诺派人士在巴黎开会,拟订信仰声明。该派深受加尔文教义的影响,因此属于归正宗而不是路德宗。
1562年,胡格诺战争爆发,断断续续直到1598年。
1572年8月,巴黎发生著名的圣巴托罗缪惨案,法国天主教暴徒对国内新教徒胡格诺派大肆屠杀,扩展到法国全境。
1598年,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赦令,赐予胡格诺派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但17世纪20年代路易十三在位期间,内战重新爆发,胡格诺派失败。1629年6月签订阿兰和约,胡格诺派仅保留信仰自由,而完全丧失军事优势。
1685年10月,路易十四宣布撤消南特赦令,数年内法国新教徒被迫逃亡者达25万以上,大部分逃往英格兰、普鲁士、荷兰或美洲。
1745-1754年期间,迫害胡格诺派的运动又起,但此时已为舆论所不容。
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确认宗教自由,新教徒亦可担任任何公职或从事任何职业。
同年,法国查理九世即位,年仅十岁,由太后凯瑟琳摄政,她利用当时法国贵族两派不和(一派是以东北部的吉斯家族为首,仰仗罗马天主教会支持;一派是以西南和中部波旁家族为首,信奉加尔文教),使之彼此互相制约来维护她的王权,她在1561年宣布停止对雨格诺派迫害,释放被捕的新教徒,这使得新教徒人数大大窜升,谓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胡格纳派因与法国传统旧教不容而受到宗教迫害,因此新旧教信徒在两派贵族煽动下,彼此仇视,甚至发展成武装对抗。这样的状况持续一年多,终于在1562年3月1日爆发"西瓦惨案",肇因于吉斯公爵路经西瓦镇,正值雨格诺派信徒举行礼拜,双方发生冲突,吉斯公爵的武装随从袭击他们造成死伤两百多人。这就是与天主教会发生的雨格诺战争,此内战历时30多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十次战役。
1572年发生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又称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Saint Bartholomew's DAy),据称当日凡是巴黎城的钟都同时敲响了,其实这就是展开大屠杀的暗号;此残暴的行为持续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杀不断进行着,原只在巴黎的暴行甚至延烧扩展到其他的都市。如此残酷镇压雨格诺派教徒的事件,堪称是历史上最污秽的残酷罪行之一。
可惜,这事不但没有使内战结束,反倒为内战带来更多的冲击,这样的斗争一直持续至查理的下一任国王亨利三世的年代,并且变成为“三个亨利”之间的“三角冲突”,所谓三个亨利是指中庸路线的国王-亨利三世;天主教的领袖-吉斯的亨利(Henry of Guise);以及雨格诺派领袖-波邦的亨利。
后来,亨利三世国王下令谋杀吉斯的亨利,没想到吉斯的亨利被杀后,他自己也因为敌方的报复而遇刺身亡。所以,在1589年时,惟一生存的波邦亨利便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不过,因法国大部分的人民仍是天主教徒,尚无法容忍属雨格诺派教的国王统治他们,于是亨利三世(此亨利三世是纳瓦拉的国王亨利三世,即后来的法国王国亨利四世)于1593年宣布自己是天主教徒,然后在1594年,风光地进入巴黎,成为亨利四世国王。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前言曾提及他本人曾是雨格诺派的首领,但他皈依了罗马天主教,他皈依的目的是为颁布《南特敕令》,准许新教徒享有崇拜自由、信仰自由,甚至赋予他们有武装自卫的权利,因此,雨格诺派在法国的南部保留两百多个城镇的武装自卫队,以作为国王的敕令履行担保。
法王亨利四世所颁布的《南特敕令》实在是带有宗教宽容的精神。传说亨利四世曾说过这句话:“巴黎十分值得让弥撒存在。”不论这句话是否是真的,当代的历史学家大多接受他改变信仰的事实。
不过当时仍有零星的战斗发生,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法国再一次进入战争的场景,许多法国人民都逃到邻近国家甚至是新大陆去避难,直至1628年雨格诺派的根据地拉罗舍尔(La Rochelle)被攻占,这是零星战斗中最严重的一次。
1629年,雨格诺派在法国的政治影响力也宣告崩解,但是,他们仍以雨格诺派团体的形式继续生存下来。总体来说,17世纪对在法国的雨格诺派来说,仍是属相当太平的时代。好景不常,到了17世纪末期,法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废除《南特敕令》,宣布新教为非法。约20万名雨格诺派教徒因此大举外迁,主要定居于英国、瑞士、荷兰、普鲁士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