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门棒喝 编辑
《医门棒喝》是2019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代章楠,为一部医论著作。
中文名:医门棒喝
作者:章楠
出版时间:2019年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类别:医论著作
创作年代:清代
收集章氏“天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30余篇论文。杂论医学理论、诊法及内、儿等科疾病的证治,并附医案。文中不仅从正面阐述原理,而且评论诸家流弊,犹当头一棒以警当世。且能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说明。学术上推崇叶天士。对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诸家亦能择善而从。在温病的辨证施治方面有不少新的见解和发挥。文中首概“辨证论治”,其意义与现时提倡的“辨证论治”极为不同。此书另有一种刊本,将医论部分为初集,将其《伤寒论本旨》九卷为二集。现存多种清刻本。
河间论六气皆从火化固然正确,但止可论六气之邪,其发病则根据人的体质而有变异,不能概用寒凉。如因见到妄用凉药之害而以河间之论为非,则是另一方面的谬误。
2.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引《内经》“一水不胜二火”为理论依据,实则《内经》是论阴阳偏胜之病,非论阴阳之理,君火相火实即火之体用。景岳非之,言“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两家各有一偏。因为归根结底,六气皆阴阳所化,不能执枝叶之短长,即谓根本之有余不足。
3.景岳不识阴阳六气变化,人生禀赋源,论治外邪偏涉于补,内伤证治偏执扶阳,强引大《易》扶阳抑阴之言。不知大《易》乃论治道,非论医理。若论医理,则阴阳不可稍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东垣言相火元气之贼,景岳言相火元气之本,东垣乃论其变,景岳道其常。两说皆各有理,不可偏废。
5.仲景《伤寒论》中有论治温热病各条混入“伤寒例”中,虽经张路玉指出而后人仍搀混不分,如尤氏《贯珠集》将治温热之黄芩白虎列入伤寒正治,实属失察。
6.因吴又可《瘟疫论》混指一切温病为瘟疫,又不辨伏气为病之理,乃详辨温病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瘟疫五种,分列证治。
7.六气流行之理,与为病不同。一阴生于夏至,其温已动,于时气为相火司令,而为病则是火湿二气合而成暑。偏于火者为阳,偏于湿者为阴,体强多火成阳证,体弱多湿成阴证。
8.吴鞠通将风温瘟疫并为一类,不分轻重浅深,其冬伤寒,春病温的伏气一证,亦不分析论列。又将“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作为寒内饮解,反谓喻嘉言改“温”为“燥”非是,亦乖义理。
9.叶天士论风温二十则,分营卫气血传变,治法最为精当,薛生白《湿热条辨》三十五则论治甚详,吴鞠通论药物气味功能甚为精细,其卷后论泻白散之弊尤确。
10.论治虚损,当先辨阴阳,次分上下。阴虚者最忌胀气,阳虚者在禁寒凉,上损则清金为先,下损必固肾为本。以及治虚损当脾胃与肾元并重,欲培其根本必称利其机枢等,类皆切合实际的经验之谈。
11.古论痘疹未尝详究至理。《痘科正宗》言痘为毒火,有实无虚,致浅学不辨虚实,混施攻泻,治疹则必先用升葛,与治班之法相混。因此论治痘,必分源清流,分五脏为纲,列各证为目;治疹则必审其或因外感或由胎毒,而按时透发,则其证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