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庶佑 编辑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学士院院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庶佑(Tasuku Honjo、ほんじょ たすく),1942年1月27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学士院院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京都大学高研究院特别教授。本庶佑于1960年—1966年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71年—1973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内基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74年任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1975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1979年—1984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1984年—2005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医学化学系教授;1988年—1997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福格蒂(Fogarty)访问学者;1996年—2004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院长;1999年10月任京都大学医学部长;200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3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2006年任日本科学促进会科学系统研究中主任;2005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学和基因组医学系教授,同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2017年任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2018年任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所附属癌症免疫综合研究中心(CCII)主任。本庶佑主要从事癌症免疫疗法相关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本庶佑

外文名:Tasuku Honjo ほんじょ たすく

国籍:日本

生地:日本京都府

出生日期:1942年1月27日

毕业院校:京都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3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2018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编辑
1942年1月27日,本庶佑出生于日本京都府。

1960年—1966年,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71年—1973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卡内基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74年,任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1975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化学博士学位。

1979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

1979年—1984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

1984年—2005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医学化学系教授。

1988年—1997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所所长。

199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福格蒂(Fogarty)访问学者。

1996年—2004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院长。

1999年10月,任京都大学医学部长。

200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4年—2006年,任日本科学促进会科学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学和基因组医学系教授;同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

2017年,任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

2018年,任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所附属癌症免疫综合研究中心(CCII)主任。

<p>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活动照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本庶佑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本庶佑主要研究领域为抗体样性及分子生物学产生机制、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检查抑制剂等。

1980年,本庶佑建立了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的基本概念框架,提出了一个解释抗体基因在模式转换中变化的模型;1992年,最先鉴定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为活化T淋巴细胞上的诱导型基因,这一发现为PD-1阻断建立癌症免疫疗法原理做出了贡献;2000年,发现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表明其在类型转换和体细胞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中的重要性。

学术论文

刊发时间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1978年

Organization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genes and allelic deletion mode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0年

Deletion of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genes from expressed allelic chromosome

《Nature》

1992年

Induced expression of PD-1, a novel member of the immunoglobulin gene superfamily, upon programmed cell death

《EMBO J》

2000年

Class switch recombination and hypermutation require activation- 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 (AID), a potential RNA editing enzyme

《Cell》

2002年

Involvement of PD-L1 on tumor cells in the escape from host immune system and tumor immunotherapy by PD-L1 blockad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参考资料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0年5月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年会

美国西雅图

人才培养

给予观点

作为一名研究者,要取得成,本庶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研究生入学时要选择好的导师。不能只道听途说,而是要把导师写的论文找来读,看看自己想要做的研究是否与之相符。要选择认真做研究的导师,无论这位导师是多么严厉;其次,认真考虑自己想做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要深入地进行思考;第三,在集中精思考的同时,也要拥有广阔的视野。这就需要在年轻时尽可能地与许多人接触,拓宽自己的眼界。这一点也很重要;第四,要掌握好英语。掌握英语是必须的,语言必须熟练掌握,使交流没有障碍。读、写、说的能力都要具备。今后必须是国际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研究者。

指导学生

本庶佑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胡文君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78年

日本生化学会奖励奖

日本生化学会

1981年

朝日奖(Asahi Prize)

《朝日新闻》

1981年

野口英世医学纪念奖(Noguchi Hideyo Memorial Award for Medicine)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

1984年

木原奖(Kihara Prize)

日本人类遗传学会

1984年

大阪科学奖

日本人类遗传学会

1985年

埃尔温·冯·贝尔兹奖(Erwin von Baelz Prize)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医药集团

1988年

武田医学奖(TakeDA Medical Prize)

日本武田制药公司

1992年

贝林/北里奖(Behring Kitasato Award)

马尔堡大学

1994年

上原奖(Uehara Prize)

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1996年

恩赐奖

日本学士院

1996年

日本帝国奖(Imperial Prize)

-

2000年

日本文化功劳奖

-

2001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

2003年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德国国家科学院

2012年

罗伯特·科赫科学奖

罗伯特·科赫基金会

2013年

日本文化勋章

-

2014年

唐奖生技医药奖

-

2014年

威廉·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

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

2016年

引文桂冠奖

汤森路透

2016年

庆应医学奖

庆应义塾医学振兴基金

2016年

京都奖

-

2016年

本药学会创药科学奖

日本药学会

2016年12月

复旦-中植科学奖

复旦大学、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

华伦·阿波特奖(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

-

2018年10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基金会

2021年

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澳门科技大学

-

京都府特別荣誉奖

京都府政府

富山县特別荣誉奖

富山县政府

山口县民荣誉奖

山口县政府

静冈县民荣誉奖

静冈县政府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1995年

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研究金审查委员会委员

1996年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类基因治疗委员会工作组外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5年

日本大阪武田科学基金会顾问

2006年

日本内阁府科学技术会议议员

2006年

新加坡免疫学网络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6年—2012年

日本内阁府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委员

2012年

静冈县立大学董事会主席

2019年10月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教授

-

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日本免疫学会第十一届会长

个人生活

编辑

家世背景

本庶佑的父亲曾就读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学习高级外科手术,后在京都大学医院做外科医生,在山口大学医学院任耳科主任,一直工作到1976年退休。本庶佑的父亲对他的教育相当严格,母亲则用温暖的爱守护着本庶佑。

婚姻家庭

本庶佑的妻子的名字是Shigeko,两人育有两个子女,一个是做胚胎学家的女儿Yasuko,一个是做肠病学家的儿子Hajime。

人物评价

编辑
“本庶佑对研制癌症药物Opdivo(Nivolumab)、确立‘癌症免疫疗法’作出了贡献。”(诺贝尔基金会评)

“本庶佑为治疗癌症制造新药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中国新闻网评)

“本庶佑的学术成就享誉全球。”(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元元评)

“本庶佑是公认的免疫学领域的领袖。”(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评)

“本庶佑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福利做出了杰出贡献(His discoverie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research in the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resulting in eminent contributions to human welfare)。”(稻盛和夫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