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埃米尔·帕拉德 编辑

罗马尼亚细胞生物学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George E. Palade, 1912年11月19日-2008年10月7日)是一位罗马尼亚细胞生物学家。因为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与比利时的克里斯汀·勒内·德·迪夫(Christian René de Duve)和美国伯特·克劳德(AlbERT Claude)共同获得了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帕拉德的贡献包括对电子显微镜方法的发展,发现了核糖体(ribosome),以及对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的研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乔治·埃米尔·帕拉德

外文名:Palade,George Emil

中文名:乔治·埃米尔·帕拉德

英文名:Palade,George Emil

籍贯:罗马尼亚

性别:男

国籍:美国

出生年月:1912年11月19日

职业:细胞生物学家

逝世日期:2008年10月7日

人物简介

编辑
帕拉德的父母分别是哲学教授和学校教师。1930年他成为布加勒斯特大学(Carol DAvila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的一名医学学生。在194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前,帕拉德完成了他的临床培训和关于鲸类动物脏的显微解剖的博士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帕拉德在罗马尼亚军医队服役。服役结束后,他于1946年移民到了美国,在纽约大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后来帕拉德加入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病理学部门,和一群具有开拓性的电子显微镜技术人员在一起工作。

科研经历

编辑
1958年,帕拉德成为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一名细胞学教授。他对豚鼠胰腺的研究显示:微粒体的能是和内部的细胞传输有关的,而不是与新陈代谢有关。他在微粒体中发现了很高的RNA含量,从而产生了一个新词——核体(ribosome)。他还指出,蛋白质的产生是发生核糖体中的RNA链中的,而核糖体是依附于内质网上的;产生的蛋白质会随着液泡移动到细胞外的液体中。

从1973年到1990年,帕拉德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指导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后来他成为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细胞和分子医学系的科学事物院长,还是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癌症糖生物学研究项目的一个成员。帕拉德德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确定肿瘤血管和正常血管之间的不同之处的。帕拉德的研究贡献在于它有助于识别和破坏那些能够给肿瘤提供营养的血管。

实验

编辑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是克劳德的学生和助手.改进了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不仅如此,帕拉德还将对细胞结构功能的静态描述,引向动态研究,他通过大胆想像作出推测,再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加以证实的实验,这个实验后来成为生物学史上最精彩的实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