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编辑

德国生理学家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语: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国生理学家和医生。1931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方式”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外文名:Otto Heinrich Warburg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83年10月8日

逝世日期:1970年8月1日

生平简历

编辑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瓦尔堡1883年10月8日生于德国弗赖堡,1970年8月1日卒于西柏林。他是柏林大学E.H.菲舍尔的学生,1906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911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起在柏林的威廉皇帝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918年任研究员。1931年起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细胞生理研究所所长。1953年该所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细胞生理研究所,他继续任所长。

主要成就

编辑
20年代他发明研究组织薄片耗的检计——瓦尔堡氏检压计。他长期从事光合作用研究,在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和机理方面独辟蹊径。他研究癌细胞年,发现恶性生长细胞的耗氧量比正常细胞低。在研究细胞呼吸时,他证明呼吸是一种含蛋白质,称之为铁氧酶。1932年,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发现了黄酶,并证明其辅基是核黄素衍生物。1935~1936年,他又与同事们一道分离出了吡啶核苷酸,并确定了其结构和作用。1937~1938年,他阐明了磷酸氧化与形成腺苷三磷酸(ATP)相偶联的机理,从而在研究能量代谢方面揭开了新的一页。1931年瓦尔堡以他关于呼吸酶的杰出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共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5部专著并培养了大批年轻科学家。

主要理论

编辑
瓦氏效应(Warburg effeCT),指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Otto Heinrich Warburg)所提出的理论,认为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远大于正常细胞的原因来自于能量的来源差别。癌细胞会偏向使用糖解作用取代一般正常细胞的有氧循环,所以癌细胞使用粒线体的方式与正常细胞就会有所不同。而癌细胞主要使用糖解作用取代有氧循环的现象,就称作瓦氏效应。这样的现象也引起研究者的好奇,是否能借由导引细胞恢复正常有氧循环,切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来阻止癌细胞生长,所以粒线体以及调控有氧循环与糖解作用间的过程也一直是癌症研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