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万特·佩博 编辑
斯万特·佩博(瑞典语:Svante Pääbo),1955年4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哲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爱沙尼亚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生物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斯万特·佩博于1986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博士学位;1986年—1990年分别在苏黎世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1998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1997年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1999年任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200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斯万特·佩博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进化遗传学。
中文名:斯万特·佩博
外文名:Svante Pääbo(瑞典语)
国籍:瑞典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出生日期:1955年4月20日
毕业院校:乌普萨拉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1975年—1976年,在瑞典国防军翻译学院学习。
1975年—1981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人文学院学习科学史、埃及古物学、俄语;期间在1977年—1980年,转入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学习。
1979年—1980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和美国新泽西纳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1981年—1986年,在乌普萨拉大学细胞生物学系进行全职博士生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7年—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遗传学讲师。
1990年—1998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普通生物学教授。
1997年,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999年,任德国莱比锡大学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
200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2003年—2015年,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比较基因组客座教授。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
200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
2016年,任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荣誉研究员。同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斯万特·佩博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斯万特·佩博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遗传学,他开发了古DNA技术,成功测得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在《科学》杂志发表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并分析了所有现代人类和已灭绝人种的基因差异。1997年,佩博和同事报告了对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的测序结果,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从已经灭绝的人类身上提取到DNA并成功进行了测序。2008年底,佩博团队完成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数千年的共存期间进行了杂交,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大约1%~4%的基因组来自尼安德特人。
斯万特·帕博与尼安德特人的头骨
斯万特·佩博还发现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人种,命名为丹尼索瓦人。2008年,佩博团队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了一块4万年前的手指骨碎片,这块骨头含有保存得非常完好的DNA。2014年,佩博团队完成了对丹尼索瓦洞手指骨的基因测序,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所有已知基因组序列相比,丹尼索瓦洞手指骨的DNA序列是独一无二的,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人种。斯万特·佩博开创性地解决了DNA污染的问题,他和同事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古DNA研究的超净室(clean room),并设计出超净室的工作规则,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古DNA研究实验室的标准配置。
学术论著
据2023年9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官网显示,斯万特·佩博发表学术论文357篇,出版专著1部,与他人合著25部。
出版时间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
2014年 | Basic Books |
Pääbo S. Molecular cloning of ancient Egyptian mummy DNA. Nature, 1985, 314(6012): 644-645. |
Pääbo S, Wilson A 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s cloning artefacts. Nature, 1988, 334(6181): 387-388. |
Thomas R H, Schaffner W, Wilson A C, et al. DNA phylogeny of the extinct marsupial wolf. Nature, 1989, 340(6233): 465-467. |
Schliewen U K, Tautz D, Pääbo S. Sympatric speciation suggested by monophyly of crater lake cichlids. Nature, 1994, 368(6472): 629-632. |
Zischler H, Geisert H, von Haeseler A, et al. A nuclear'fossil'of the mitochondrial D-loop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Nature, 1995, 378(6556): 489-492. |
Pääbo S. Neolithic genetic engineering. Nature, 1999, 398(6724): 194-195. |
Ingman M, Kaessmann H, Pääbo S, et al. Mitochondrial genome variation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Nature, 2000, 408(6813): 708-713. |
Enard W, Przeworski M, Fisher S E,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of FOXP2, a gene involved in speech and lAnguage. Nature, 2002, 418(6900): 869-872. |
Pääbo S. The mosaic that is our genome. Nature, 2003, 421(6921): 409-412. |
Krause J, Dear P H, Pollack J L, et al.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f the mammoth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ElephantiDAe. Nature, 2006, 439(7077): 724-727. |
Cheng Z, Ventura M, She X, et al. A genome-wide comparison of recent chimpanzee and human segmental duplications. Nature, 2005, 437(7055): 88-93. |
Krause J, Orlando L, Serre D, et al. Neanderthals in central Asia and Siberia. Nature, 2007, 449(7164): 902-904. |
Krause J, Fu Q, Good J M, et al.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 of an unknown hominin from southern Siberia. Nature, 2010, 464(7290): 894-897. |
Reich D, Green R E, Kircher M, et al. Genetic history of an archaic hominin group from Denisova Cave in Siberia. Nature, 2010, 468(7327): 1053-1060. |
Brawand D, Soumillon M, Necsulea A, et al. The evolution of gene expression levels in mammalian organs. Nature, 2011, 478(7369): 343-348. |
Lazaridis I, Patterson N, Mittnik A, et al. Ancient human genomes suggest three ancestral populations for present-day Europeans. Nature, 2014, 513(7518): 409-413. |
Fu Q, Li H, Moorjani P,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a 45,000-year-old modern human from western Siberia. Nature, 2014, 514(7523): 445-449. |
参考资料: |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在乌普萨拉大学期间,斯万特·佩博于1979年—1980年间讲授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于1981年—1986年间讲授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于1980年—1986年间为埃及学学生讲授科学历史。1999年,斯万特·佩博在莱比锡大学讲授进化生物学。
指导学生
斯万特·佩博指导的学生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古DNA中心主任Hendrik Poinar、英国威康桑格研究所科学家Alex Cagan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84年—1986年 | 瑞典癌症协会奖学金 | 瑞典癌症协会 |
1986年 | EMBO短期奖学金 |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
1987年 | FEBS奖学金 | 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 |
1987年—1989年 | EMBO长期奖学金 |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
1992年 |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 | 德国科学基金会 |
1994年 | 荣誉博士学位 | 瑞士苏黎世大学 |
1998年 | 欧洲科学院院士 | 欧洲科学院 |
Max Delbrück奖章 |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 |
1999年 |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会士 |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 |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 |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 | |
Carus奖章 | 德国国家科学院 | |
2000年 |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Olof Rudbeck奖 | 乌普萨拉医学会 | |
荣誉博士学位 |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 |
2002年 |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 |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 |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德国国家科学院 | |
2003年 | 莱比锡撒克逊科学与人文学院院士 | 莱比锡撒克逊科学与人文学院 |
Ernst Schering奖 | Schering Stiftung | |
Leipzig科学奖 | 莱比锡撒克逊科学与人文学院 | |
2004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 |
2005年 | Virchow奖章 | 维尔茨堡大学 |
Louis Jeantet 医学奖 | Louis-Jeantet基金会 | |
2007年 |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科学哲学研究院荣誉院士 |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科学哲学研究院 |
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 | 时代周刊 | |
2008年 | 荣誉博士学位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
Gorjanovic-Kramberger奖章 | 克罗地亚人类学学会 | |
三级Terra Mariana勋章 | 爱沙尼亚共和国 | |
年度科学英雄 | 《新科学家》 | |
2009年 | Kistler奖 | 美国未来基金会 |
Great Cross of Merit with Star勋章 | 德国联邦政府 | |
Darwin徽章 | 德国国家科学院 | |
2010年 | 克罗地亚人类学学会荣誉会士 | 克罗地亚人类学学会 |
Theodor Bücher奖章 | 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 | |
2011年 | Newcomb-Cleveland奖 | 美国科学促进会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 |
Biochemical Analysis奖 | 德国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学会 | |
2012年 | 国王陛下勋章 | 瑞典国王 |
荣誉医学博士学位 | 卡罗林斯卡学院 | |
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通讯院士 | 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 | |
2013年 | Gruber Genetics奖 | 彼得和帕特里夏·格鲁伯基金会 |
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瑞典皇家工程院 | |
2014年 | LeaRNIng Ladder奖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杰出研究员 | 艾伦研究所 | |
2015年 | Lomonosov金质奖章 | |
荣誉博士学位 | 爱尔兰国立大学 | |
生命科学突破奖 | Rubenstein Communications Inc. | |
荣誉博士学位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志研究所 | |
2016年 | 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法国科学院 |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 英国皇家学会 | |
庆应义塾医学科学奖 | 庆应义塾大学 | |
2017年 | 美国纽约科学院荣誉院士 | 美国纽约科学院 |
Dan David奖 |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 |
Nomis杰出科学家奖 | NOMIS基金会 | |
2018年 | Körber欧洲科学奖 | Körber基金会 |
Nierenberg奖 |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 |
阿斯图里亚斯公主技术与科学研究奖 | 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基金会 | |
Nakasone奖 | 人类前沿科学计划 | |
2019年 | Wiley生物科学奖 | Wiley基金会 |
荣誉博士学位 | 日本冲绳科学技大学 | |
Darwin-Wallace奖章 | 伦敦林奈学会 | |
爱沙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 爱沙尼亚科学院 | |
2020年 | 日本国际奖 | 日本科技财团 |
荣誉博士学位 | 美国耶鲁大学 | |
2021年 | 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意大利国家科学院 |
Massry奖 | Meira & Shaul G Massry基金会 | |
2022年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诺贝尔奖委员会 |
2023年 | 莱比锡市荣誉勋章 | 德国莱比锡市 |
参考资料: |
时间 | 职务 |
---|---|
1990年—1993年 |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副主编 |
1991年—2004年 | Genome Research编委 |
1991年—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编委 |
1991年—1995年 |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人类基因多样性委员会成员 |
1992年—1993年 | 欧盟委员会““Human Capital andMobility”项目生命科学组成员 |
1993年—1996年 | 英国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古代生物分子计划小组成员 |
1995年—2002年 |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 |
1996年—2006年 | BioTechniques编委 |
1996年 |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仪器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 |
1997年—2002年 | Human Heredity编委 |
1997年—2000年 | Ancient Biomolecules编委 |
2000年 |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顾问 |
2000年—2003年 | Pyrosequencing AB科学顾问 |
2001年—2005年 | 莱比锡大学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
2004年—2006年 | 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科学顾问 |
2005年—2007年 | 瑞典乌普萨拉进化和基因组学中心科学顾问主席 |
2008年— | 苏州冷泉港亚洲科学顾问 |
2014年— | 瑞典科学生命实验室科学顾问 |
2016年—2020年 | CELL编委 |
参考资料: |
家庭关系
斯万特·佩博的父亲是苏恩·伯格斯特龙(Sune Bergstrm),他曾因前列腺素和相关物质的发现获得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母亲是从爱沙尼亚流亡到瑞典的化学家凯琳·佩博(Karin Pbo),在苏恩已婚的情况下,两人产生婚外情并生下了佩博。之后,卡琳离开了实验室,终身未婚。虽然每周六苏恩都会抽空见见小佩博,尽到一个父亲的点滴责任,但他并没有公开这个私生子的身份。直到2004年苏恩去世前不久,苏恩的家人才知道了佩博的存在。
斯万特·佩博与琳达·魏吉兰特
斯万特·佩博的妻子是琳达·魏吉兰特(Linda Vigilant)。斯万特·佩博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伦·威尔森(Allan Wilson)实验室做博士后。与他一起做博士后的还有一位科学家,就是最早提出“线粒体夏娃”理论的马克·斯通金(Mark Stoneking)博士,他也是威尔森的得意门生之一。佩博和斯通金同时爱上了实验室的另一位女博士后——琳达·魏吉兰特(Linda Vigilant)。佩博在《尼安德特人》中写道,琳达每天骑摩托车来实验室,自己被琳达“男孩般的可爱相貌和智慧吸引”。佩博是公开的双性恋,当时还不敢肯定自己的性取向。在他犹豫的过程中,琳达就和斯通金结婚了,并搬去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生了两个娃。但琳达后来向斯通金坦承,自己爱的是佩博。后来,佩博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莱比锡的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开始到处招募人才,斯通金也来这里工作了。就这样,佩博又见到了琳达。斯通金也找到了另外的真爱,和琳达友好分手,琳达就嫁给了佩博。斯万特·佩博的开创性研究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发现为探究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奠定了基础。(诺贝尔奖委员会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