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 编辑

中医药研究机构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中国中医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200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医研究院拥有职工6500余人,拥有5名院士(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国医大师;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学术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并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中医科学院

外文名: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创办时间:1955年12月

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副院长:查德忠、党委副书记、院长:黄璐琦

专职院士数: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

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

博士后:3个(科研流动站)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历史沿革

编辑
1950年,毛泽东主席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医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4年6月,毛泽东主席指示成立中医研究机构,对中医中药知识和中医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同时负责搜集和整理中医中药书籍,并为医学院校培养讲授中医课程的师资和编纂教材。

1955年12月19日,由中央卫生部直接领导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于宣告正式成立,下设附属医院、内科研究所、外科研究所、针灸研究所、针刺疗法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医史研究室、编审室和中医研究班。

1971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年11月19日,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庆祝大会召开,宣布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1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年6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成立大会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举行。

2014年12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在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

2019年11月15日,省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南昌举行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签约仪式。

2022年7月2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起成立长三角中医药高等教育联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科研条件

编辑

人员编制

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医研究院拥有职工6500余人,拥有5名院士(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国医大师;拥有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岐黄学者27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拥有荣誉首席研究员11人,首席研究员54人,特聘首席研究员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陈可冀、仝小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王永炎张伯礼、黄璐琦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国医大师:唐由之、陈可冀、刘志明、薛伯寿、张伯礼、余瀛鳌、翁维良

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建勋、王阶

岐黄学者:唐旭东、刘保延、马堃、陈士林、史大卓、刘建勋、杨宇飞、张允岭、徐凤芹、王阶、仝小林、赵瑞华、胡元会、泉、朱立国、浩、魏玮、亢泽峰、郭兰萍、梁爱华、房繄恭、荣培晶、谢雁鸣、郭军、吕文良、花宝金、唐志书

青年岐黄学者:赵海誉、吕诚、刘龙涛、袁媛、许海玉、王莹莹、史楠楠、刘玥、高铸烨、魏戌、郭娟

科研部门

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拥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研创平台: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扶正培本(肿瘤)研究室、筋伤手法研究室、心血管血瘀证活血化瘀研究室、中药药效评价研究室、针灸基础理论创新与方法学研究室、中医临床评价方法研究室、中药质标准化研究室、道地药材可持续利用研究室、中医学理论体系及方法论研究室、中医药信息应用方法学研究室、中医临床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室、中药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重点研究室、中药资源遥感监测与区划重点研究室、虚重点研究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所属法人机构(二级事业单位):中药研究所、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医学实验中心、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广安门医院(肿瘤研究所)、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研究生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非法人机构: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挂靠中医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中药资源中心、(挂靠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挂靠中药研究所)、中医药数据中心(挂靠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药监管中心

院本部直属机构: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中医门诊部(培训中心)中医杂志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挂靠单位: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设施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文物的中医专业博物馆,收藏文物3000余件。

图书资源

据2023年12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拥有藏书32万余册,其中中医古籍5千余种6万余册,包括珍善本医书2万余册,1911年以后出版的中医药图书达12000多种,外文传统医学图书1万余册;中国国内外期刊2000余种,其中中医期刊230多种,外文中医期刊60多种;缩微胶卷、声像资料及电子产品数百种。图书馆与国外37个国家170多个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年读者服务量约30000多人次,书刊流通量约57000余册次。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奥地利5国建立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在中药资源、康复医疗、糖尿病防治、针灸等领域建立6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与奥地利、瑞典共建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与30余个“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及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医药领域合作,签署110项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

2023年2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通用技术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23年8月21日,平谷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签约仪式。

科研成就

编辑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医科学院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87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54项,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被誉为中药科学研究丰碑的青蒿素及双青蒿素研究,获197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屠呦呦终身研究员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获美国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继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获得的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

获奖成果项目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奖项等级

针灸临床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

基于整合策略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剂复杂作用解析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及其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除湿法结合软骨修复技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与转化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解郁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基于病证结合的气血相关理论创新研究与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益气活血、解毒通络法防治纤维化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网膜静脉阻塞关键证候机制与创新诊疗策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活血温通法改善冠心病缺血微环境促进心肌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基于药效成分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与标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基于“3M”模式的中成药临床药理创新体系构建与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学术期刊

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拥有主办和承办18种全国性中医药专业期刊,其中《中国结合医学杂志》《中医杂志》(英文版)被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MEDLINE)、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库)》(SCI-E)等收录,《中医杂志》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是中医药类期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学术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经验、系统评价、学术讨论、医史文献、综述、述评、护理天地、个案报告等,内容以中医眼科及中西医结合眼科为主。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中国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医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临证心得、综述、百家园、标准与规范、病例报告等。主要读者为中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也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办于1981年,被MEDLINE,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收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于1994年11月创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界刊物。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骨伤》《中国骨伤》

《中医杂志》《中医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注:该词条只列出了部分的期刊介绍,更多期刊介绍详见 )

人才培养

编辑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2月科学院官网数据,中国中医科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并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图书与情报管理

教学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于2020年开始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本博连读屠呦呦中医班。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医科学院拥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70余人。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徽呈圆形,主色调为绿色,象征着自然、和谐、健康和生机,标志最中间是一个装有药草的葫芦,表明科学院是以“中医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有着鲜明的中医药特色,更有“悬壶济世”之意,表明了科学院“救死扶伤”“服务为民”的理想信念。葫芦与外面的环形结构构成一个“中”字,即代表着“中国”,又代表着“中医”,再一次点明了科学院作为中国中医科学研究前沿阵地的突出地位。标志上方是科学院的全称,下方是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徽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徽

文化活动

2023年4月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会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了以“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职工健步走活动启动仪式。

机构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副院长

查德忠

党委副书记、院长

黄璐琦

党委副书记

杨龙会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于林勇

党委常委、副院长

李鲲

副院长

杨洪军

历任领导

届次

名单

职务

任职时间

第一届

鲁之俊

院长

1955年—1976年

第二届

季钟朴

院长

1977年—1982年

第三届

施奠邦

院长

1983年—1985年

第四届

陈绍武

院长

1986年—1989年

第五届

傅世垣

院长

1990年—1999年

第六届

王永炎

院长

2000年—2001年

第七届

姚乃礼

院长

2001年—2003年

第八届

曹洪欣

院长

2003年—2010年

第九届

张伯礼

院长

2010年—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