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 编辑

双链DNA病毒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猴痘病毒(英文名:Mpox virus,简称:MPXV)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为基因组全长约197kb的双链DNA病毒。该病毒可导致人、兽患猴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猴痘病毒

外文名:Mpox virusMPXV

科:痘病毒科

属:正痘病毒属

传播途径皮肤或黏膜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潜伏期:5-21天,为6-13天

发现过程

编辑
1958年首次在猴子中发现该病毒。

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

病原学特征

编辑
猴痘病毒分为两个进化分支:(1)分支I,曾称为中非分支或刚果盆地分支;(2)分支II,曾称为西非分支,进一步分为IIa和IIb分支。其中引发2022年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猴痘暴发疫情的毒株为IIb分支。IIb分支目前已出现较多亚分支,包括A.1、A.2和B.1亚分支,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以来,各地报送中国疾控中病毒病所的毒株序列均属于IIb分支。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体表面可生存数月。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可有效灭活病毒,对过氧化、次氯酸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敏感。

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

传染源

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一项发布于预印本网站medRxiv的研究(未经同行评审)显示,clade I可能已经获得了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能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临床特征

编辑

潜伏期

猴痘病毒的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

传染期

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有调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现症状前1-4天存在传染性。

早期症状

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

皮疹和黏膜疹

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痂皮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病程及严重程度

猴痘病程约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主要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防控情况

编辑
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

2023年7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持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上一篇 疮痂

下一篇 可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