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血酶原 编辑
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存在于血浆中,亦称第Ⅱ因子。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质,血浆中含量为10—15毫克/分升,分子量为68000的糖蛋白。糖的含量约占11%,其中含有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氨基已糖、唾液酸。遗传性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缺乏是最为罕见的遗传性出血病之一可以将凝血酶原缺乏分成两类:①低凝血酶原血症(Ⅰ型缺乏),以抗原和活性同时降低为特点;②异常凝血酶原血症(Ⅱ型缺乏),特点是抗原水平正常或正常低限凝血酶原活性减低。
中文名:凝血酶原
外文名:prothrombin, F Ⅱ
存在于:血浆中
概念:凝血酶的前身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之一(其他有因子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骨-羧基谷氨酸蛋白质)。含579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72,000.自N-末端起,有1个Gla区(1-40),2个环区(41-271)和1个催化区(271-579)。Gla区内含10个r-羧基谷氨酸残基,主要功能为通过结合钙离子与磷脂联结。环区参与其与底物和辅因子间的相互作用,环区2可与FⅤa结合,并含有FⅩa的作用位点组氨酸205~精氨酸220。催化区包括激活区和丝氨酸蛋白酶区。在钙离子、FⅤa和磷脂的参与下,凝血酶原被FⅩa激活。凝血酶原单独在精氨酸320处裂解生成一个中间产物,进一步分别在精氨酸284和精氨酸155处裂解生成凝血酶和凝血酶原片段1及凝血酶原片段2。凝血酶由A链和B链经二硫键联结组成,含30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36,000。A链含49个氨基酸残基,又称轻链,其功能不明。B链含259个氨基酸残基,又称重链,是酶活性所在的部位,凝血酶原催化区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即在B链。丝氨酸蛋白酶区具有蛋白酶活性,含识别并裂解底物的部位,酶活性氨基酸为组氨酸363,天门冬氨酸419和丝氨酸525,该区精氨酸382-精氨酸393片段称为阴离子结合部位,是凝血酶原与纤维蛋白原,血栓调节蛋白和水蛭素作用的部位。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在凝血机制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在激活的因子Ⅴ和由血小板或其他细胞提供的磷脂表面存在的条件下,被激活的因子Ⅹ激活形成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对多种凝血因子具有水解作用。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另外还具有:⑴诱导血小板聚集;⑵激活ⅩⅢ因子;⑶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从而激活纤溶系统;⑷激活由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⑸激活因子Ⅴ、Ⅷ、Ⅺ,生成更多的凝血酶;⑹激活蛋白C系统;⑺刺激伤口愈合。因而凝血酶原缺乏或结构异常使凝血酶导致凝血机制的异常。当急性肝炎时,凝血酶原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并不明显。如果是重症乙肝患者,或者是肝硬化、慢性乙肝患者,在做凝血酶原的活动度检测时,就会发现凝血酶原的活动度会明显降低,则就表明病情急剧加重,肝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判断依据是: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小于40%,为肝细胞坏死的肯定界限。
凝血酶原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基因长21kb,有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其mRNA为2kb.合成622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前导肽43个氨基酸,在分泌过程中裂解。虽然正常凝血酶原的核苷酸顺序和氨基酸顺序已经阐明,但其基因变异的研究没有FⅧ和FⅨ深入。凝血酶原异常有钙离子联结部位的缺陷,FⅩa裂解的缺陷和生成凝血酶活性的缺陷。与FⅧ和FⅨ相似,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序列的突变更多见,单个氨基酸的取代可以发生在影响被FⅩa裂解的部位,酶活性的部位以及钙联结部位。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意义总的来说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根据其正常值是偏高还是偏低可以大致的判断出疾病种类。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意义一:诊断肝病的严重程度。肝脏是凝血因子形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功受损时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合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