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百科>> 中药材
    • 岩风子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9次
      岩风子,中药材“岩风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钙质土或石灰岩上,常见于较干燥石岩上或墙基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植株高1525cm。根茎短而直立,连同叶
    • 岩青兰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0次
      岩青兰,中药材“岩青兰”。别名:毛建草、毛尖、毛尖茶。生境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至青海。性味:辛,凉。功能主治:解热消炎。主治风湿头痛,喉痛咳嗽,胸腔胀满。用法用量:1~3钱。备注:全草可代茶。别名:
    • 岩酸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8次
      岩酸,中药材“岩酸”。别名:独牛、酸杆杆、一面锣、岩丸子,石鼓子,一口血。出处:本品原名独羊,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七卷石草类,云:“独牛生云南山石间。初生一叶,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淡绿厚脆,疏纹
    • 岩败酱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9次
      岩败酱,中药材“岩败酱”。生境分布:华北。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肠炎,痢疾,阑尾炎,肝炎:用量2~5钱,水煎服。 黄疸:岩败酱、茵陈各5钱,水煎服。出处:
    • 岩豆藤花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3次
      岩豆藤花,中药材“岩豆藤花”。出处:《贵州民间药物》。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岩豆藤花、白茅根各二钱。煎水服。
    • 岩豇豆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0次
      岩豇豆,中药材“岩豇豆”。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岩上。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随处生根,有分枝。叶3枚转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厚革质,长2.5~6厘
    • 岩豆藤根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1次
      岩豆藤根,中药材“岩豆藤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岩石山地。分布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贵州崖豆藤,又名:大血藤、血贯肠、老鸦藤、老菀豆藤、小鸡血藤、鸡血藤。 攀援灌木,多分枝。羽状复
    • 岩豆根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2次
      岩豆根,中药材“岩豆根”。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血藤"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功能主
    • 岩豆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9次
      岩豆,中药材“岩豆”。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湿,行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阑尾炎,白带。用法用量:0.5~1两。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沟边潮湿处、江边沙滩上。分布四川。
    • 岩谷伞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9次
      岩谷伞,中药材“岩谷伞”。别名:茴心草(《云南中草药》),茴新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溪边碎石间和潮湿林地。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原形态: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略呈褐
    • 岩蜈蚣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23次
      岩蜈蚣,中药材“岩蜈蚣”。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701280m的山谷、密林潮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
    • 岩藿香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9次
      岩藿香,中药材“岩藿香”。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生境分布: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消肿,止咳。 风湿咳嗽:岩藿香、鱼腥草各5钱,水煎服。 跌打红肿:鲜品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