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丸 编辑

中药方剂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槟榔丸,中药方剂“槟榔丸”。处方:槟榔30克 羌活30克 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 川大黄30克(锉,微炒)牵牛子120克(捣罗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麻仁60克(锉,研如膏)。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能主治:主大肠实热,秘涩不通,烦闷乱。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汤送下。处方:槟榔(炮……

目录

  1. 1《太平圣惠方》卷六:槟榔丸
  2. 2处方
  3. 3制法
  4. 4功能主治
  5. 5用法用量
  6. 6摘录
  7. 7《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8. 8处方
  9. 9制法
  10. 10功能主治
  11. 11用法用量
  12. 12摘录
  13. 13《普济方》卷三八六:槟榔丸
  14. 14处方
  15. 15制法
  16. 16功能主治
  17. 17用法用量
  18. 18摘录
  19. 19《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20. 20处方
  21. 21制法
  22. 22功能主治
  23. 23用法用量
  24. 24摘录
  25. 25《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26. 26处方
  27. 27制法
  28. 28功能主治
  29. 29用法用量
  30. 30摘录
  31. 31《鸡峰》卷二十:槟榔丸
  32. 32处方
  33. 33制法
  34. 34功能主治
  35. 35用法用量
  36. 36摘录
  37. 37《普济方》卷三六一:槟榔丸
  38. 38处方
  39. 39制法
  40. 40功能主治
  41. 41用法用量
  42. 42摘录
  43. 43《本事》卷三:槟榔丸
  44. 44别名
  45. 45处方
  46. 46制法
  47. 47功能主治
  48. 48用法用量
  49. 49各家论述
  50. 50摘录
  51. 51《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52. 52处方
  53. 53制法
  54. 54功能主治
  55. 55用法用量
  56. 56摘录
  57. 57《普济方》卷一○五引《博济》:槟榔丸
  58. 58处方
  59. 59制法
  60. 60功能主治
  61. 61用法用量
  62. 62摘录
  63. 63《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槟榔丸
  64. 64处方
  65. 65制法
  66. 66功能主治
  67. 67用法用量
  68. 68摘录
  69. 69《圣惠》卷六十:槟榔丸
  70. 70处方
  71. 71制法
  72. 72功能主治
  73. 73用法用量
  74. 74摘录
  75. 75《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76. 76处方
  77. 77制法
  78. 78功能主治
  79. 79用法用量
  80. 80摘录
  81. 81《圣惠》卷八十八:槟榔丸
  82. 82处方
  83. 83制法
  84. 84功能主治
  85. 85用法用量
  86. 86摘录
  87. 87《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槟榔丸
  88. 88处方
  89. 89制法
  90. 90功能主治
  91. 91用法用量
  92. 92摘录
  93. 93《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94. 94处方
  95. 95制法
  96. 96功能主治
  97. 97用法用量
  98. 98摘录
  99. 99《御药院方》卷四:槟榔丸
  100. 100处方
  101. 101制法
  102. 102功能主治
  103. 103用法用量
  104. 104摘录
  105. 105《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106. 106处方
  107. 107制法
  108. 108功能主治
  109. 109用法用量
  110. 110摘录
  111. 111《圣济总录》卷五:槟榔丸
  112. 112处方
  113. 113制法
  114. 114功能主治
  115. 115用法用量
  116. 116摘录
  117. 117《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118. 118处方
  119. 119制法
  120. 120功能主治
  121. 121用法用量
  122. 122摘录
  123. 123《圣济总录》卷十二:槟榔丸
  124. 124别名
  125. 125处方
  126. 126制法
  127. 127功能主治
  128. 128用法用量
  129. 129摘录
  130. 130《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槟榔丸
  131. 131处方
  132. 132制法
  133. 133功能主治
  134. 134用法用量
  135. 135摘录
  136. 136《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137. 137处方
  138. 138制法
  139. 139功能主治
  140. 140用法用量
  141. 141摘录
  142. 142《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槟榔丸
  143. 143处方
  144. 144制法
  145. 145功能主治
  146. 146用法用量
  147. 147摘录
  148. 148《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槟榔丸
  149. 149处方
  150. 150制法
  151. 151功能主治
  152. 152用法用量
  153. 153摘录
  154. 154《圣济总录》卷八十:槟榔丸
  155. 155处方
  156. 156制法
  157. 157功能主治
  158. 158用法用量
  159. 159摘录
  160. 160《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161. 161处方
  162. 162制法
  163. 163功能主治
  164. 164用法用量
  165. 165摘录
  166. 166《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167. 167处方
  168. 168制法
  1. 169功能主治
  2. 170用法用量
  3. 171摘录
  4. 172《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5. 173处方
  6. 174制法
  7. 175功能主治
  8. 176用法用量
  9. 177摘录
  10. 178《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11. 179处方
  12. 180制法
  13. 181功能主治
  14. 182用法用量
  15. 183摘录
  16. 184《卫生总微》卷十四:槟榔丸
  17. 185处方
  18. 186制法
  19. 187功能主治
  20. 188用法用量
  21. 189摘录
  22. 190《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槟榔丸
  23. 191处方
  24. 192制法
  25. 193功能主治
  26. 194用法用量
  27. 195摘录
  28. 196《圣惠》卷四十二:槟榔丸
  29. 197处方
  30. 198制法
  31. 199功能主治
  32. 200用法用量
  33. 201摘录
  34. 202《圣惠》卷十五:槟榔丸
  35. 203处方
  36. 204制法
  37. 205功能主治
  38. 206用法用量
  39. 207摘录
  40. 208《圣惠》卷十四:槟榔丸
  41. 209处方
  42. 210制法
  43. 211功能主治
  44. 212用法用量
  45. 213摘录
  46. 214《兰室秘藏》卷上:槟榔丸
  47. 215处方
  48. 216制法
  49. 217功能主治
  50. 218用法用量
  51. 219摘录
  52. 220《幼科金针》卷下:槟榔丸
  53. 221处方
  54. 222制法
  55. 223功能主治
  56. 224摘录
  57. 225《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槟榔丸
  58. 226处方
  59. 227制法
  60. 228功能主治
  61. 229用法用量
  62. 230摘录
  63. 231《幼幼集成》卷四:槟榔丸
  64. 232处方
  65. 233制法
  66. 234功能主治
  67. 235用法用量
  68. 236摘录
  69. 237《圣惠》卷四十四:槟榔丸
  70. 238处方
  71. 239制法
  72. 240功能主治
  73. 241用法用量
  74. 242摘录
  75. 243《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方》:槟榔丸
  76. 244处方
  77. 245制法
  78. 246功能主治
  79. 247用法用量
  80. 248摘录
  81. 249《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82. 250处方
  83. 251制法
  84. 252功能主治
  85. 253用法用量
  86. 254摘录
  87. 255《圣惠》卷四十五:槟榔丸
  88. 256处方
  89. 257制法
  90. 258功能主治
  91. 259用法用量
  92. 260摘录
  93. 261《婴童百问》卷五:槟榔丸
  94. 262处方
  95. 263制法
  96. 264功能主治
  97. 265用法用量
  98. 266摘录
  99. 267《扁鹊心书》:槟榔丸
  100. 268处方
  101. 269制法
  102. 270功能主治
  103. 271用法用量
  104. 272摘录
  105. 273《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106. 274处方
  107. 275制法
  108. 276功能主治
  109. 277用法用量
  110. 278摘录
  111. 279《脉因证治》卷三:槟榔丸
  112. 280处方
  113. 281制法
  114. 282功能主治
  115. 283用法用量
  116. 284摘录
  117. 285《医学正传》卷四:槟榔丸
  118. 286处方
  119. 287制法
  120. 288功能主治
  121. 289用法用量
  122. 290摘录
  123. 291《鸡峰》卷七:槟榔丸
  124. 292处方
  125. 293制法
  126. 294功能主治
  127. 295用法用量
  128. 296摘录
  129. 297《普济方》卷一九四:槟榔丸
  130. 298处方
  131. 299制法
  132. 300功能主治
  133. 301用法用量
  134. 302注意
  135. 303摘录
  136. 304《鸡峰》卷四:槟榔丸
  137. 305处方
  138. 306制法
  139. 307功能主治
  140. 308用法用量
  141. 309摘录
  142. 310《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槟榔丸
  143. 311处方
  144. 312制法
  145. 313功能主治
  146. 314用法用量
  147. 315摘录
  148. 316《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149. 317处方
  150. 318制法
  151. 319功能主治
  152. 320用法用量
  153. 321摘录
  154. 322《普济方》卷三八○:槟榔丸
  155. 323处方
  156. 324制法
  157. 325功能主治
  158. 326用法用量
  159. 327摘录
  160. 328《杨氏家藏方》卷四:槟榔丸
  161. 329处方
  162. 330制法
  163. 331功能主治
  164. 332用法用量
  165. 333摘录
  166. 334《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167. 335处方
  168. 336制法
  1. 337功能主治
  2. 338用法用量
  3. 339摘录
  4. 340《普济方》卷三九九:槟榔丸
  5. 341别名
  6. 342处方
  7. 343制法
  8. 344功能主治
  9. 345用法用量
  10. 346摘录
  11. 347《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12. 348处方
  13. 349制法
  14. 350功能主治
  15. 351用法用量
  16. 352摘录
  17. 353《圣惠》卷十一:槟榔丸
  18. 354处方
  19. 355制法
  20. 356功能主治
  21. 357用法用量
  22. 358摘录
  23. 359《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槟榔丸
  24. 360处方
  25. 361制法
  26. 362功能主治
  27. 363用法用量
  28. 364注意
  29. 365摘录
  30. 366《圣惠》卷六:槟榔丸
  31. 367处方
  32. 368制法
  33. 369功能主治
  34. 370用法用量
  35. 371摘录
  36. 372《圣惠》卷五十一:槟榔丸
  37. 373处方
  38. 374制法
  39. 375功能主治
  40. 376用法用量
  41. 377摘录
  42. 378《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43. 379处方
  44. 380制法
  45. 381功能主治
  46. 382用法用量
  47. 383摘录
  48. 384《圣惠》卷五十八:槟榔丸
  49. 385处方
  50. 386制法
  51. 387功能主治
  52. 388用法用量
  53. 389摘录
  54. 390《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圣惠》:槟榔丸
  55. 391处方
  56. 392制法
  57. 393功能主治
  58. 394用法用量
  59. 395摘录
  60. 396《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槟榔丸
  61. 397处方
  62. 398制法
  63. 399功能主治
  64. 400用法用量
  65. 401摘录
  66. 402《圣惠》卷七十九:槟榔丸
  67. 403处方
  68. 404制法
  69. 405功能主治
  70. 406用法用量
  71. 407摘录
  72. 408《圣惠》卷七十五:槟榔丸
  73. 409别名
  74. 410处方
  75. 411制法
  76. 412功能主治
  77. 413用法用量
  78. 414摘录
  79. 415《圣惠》卷八十四:槟榔丸
  80. 416处方
  81. 417制法
  82. 418功能主治
  83. 419用法用量
  84. 420摘录
  85. 421《千金翼》卷十九:槟榔丸
  86. 422处方
  87. 423制法
  88. 424功能主治
  89. 425用法用量
  90. 426摘录
  91. 427《圣济总录》卷七十一:槟榔丸
  92. 428处方
  93. 429制法
  94. 430功能主治
  95. 431用法用量
  96. 432摘录
  97. 433《圣惠》卷六十一:槟榔丸
  98. 434处方
  99. 435制法
  100. 436功能主治
  101. 437用法用量
  102. 438摘录
  103. 439《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槟榔丸
  104. 440处方
  105. 441制法
  106. 442功能主治
  107. 443用法用量
  108. 444摘录
  109. 445《圣济总录》卷十:槟榔丸
  110. 446处方
  111. 447制法
  112. 448功能主治
  113. 449用法用量
  114. 450摘录
  115. 451《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116. 452处方
  117. 453制法
  118. 454功能主治
  119. 455用法用量
  120. 456摘录
  121. 457《保命集》卷中:槟榔丸
  122. 458处方
  123. 459制法
  124. 460功能主治
  125. 461用法用量
  126. 462摘录
  127. 463《圣惠》卷四十三:槟榔丸
  128. 464处方
  129. 465制法
  130. 466功能主治
  131. 467用法用量
  132. 468摘录
  133. 469《阴证略例》:槟榔丸
  134. 470处方
  135. 471制法
  136. 472功能主治
  137. 473用法用量
  138. 474摘录
  139. 475《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140. 476处方
  141. 477制法
  142. 478功能主治
  143. 479用法用量
  144. 480摘录
  145. 481《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146. 482处方
  147. 483制法
  148. 484功能主治
  149. 485用法用量
  150. 486摘录
  151. 487《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152. 488处方
  153. 489制法
  154. 490功能主治
  155. 491用法用量
  156. 492摘录
  157. 493《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158. 494处方
  159. 495制法
  160. 496功能主治
  161. 497用法用量
  162. 498摘录
  163. 499《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槟榔丸
  164. 500处方
  165. 501制法
  166. 502功能主治
  167. 503用法用量
  168. 504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30克 羌活30克 郁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 川大黄30克(锉,微炒)牵牛子120克(捣罗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麻仁60克(锉,研如膏)

制法

编辑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主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太平圣惠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炮,锉)30克 大黄(锉,炒)60克 木香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0克 牵牛子60克(其中30克生捣为末,30克炒令熟,别捣为末)

制法

编辑

上五味,除牵牛子外,捣罗为宋,再入牵牛子末和匀,加炼蜜杵捣匀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主大肠受热,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八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黑牵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 防风 槟榔各30克

制法

编辑

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三八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煨,锉)3两,木香1两半,郁李仁(去皮,研细)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大黄(锉)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干姜(炮)半两,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

编辑

上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食症气。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桔梗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半两,桂心半两,柴胡2两(去苗),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芎半两,草豆蔻1两(去皮)。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痃癖气发,即两胁急满,四肢烦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九

《鸡峰》卷二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桂心、干姜、茯苓、槟榔、甘草、人参、细辛诃子皮、白芍药、枳壳各分。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忧膈、食膈、冷膈、气膈、热膈。或宿酒不消,或为霍乱,或心痛醋心,腹胁气胀,不食,或饮食伤饱。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心,嚼破服亦可。

摘录

编辑
《鸡峰》卷二十

《普济方》卷三六一: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麻逸槟榔、大腹子、红丹(香匙煅)各等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3岁以下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盘肠气(疒钓)。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丸,萝卜煎汤送下3日,灯心汤送下3日,霹雳汤送下3日(汤用姜钱10片,1盏,烧秤锤浸水,候沸止去锤,将此下药,号称霹雳汤)。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三六一

《本事》卷三:槟榔丸

编辑

别名

编辑

丁香半夏

处方

编辑

槟榔3分,丁香1分(不见火),半夏1两(汤洗7次),细辛(去叶)半两,干姜(炮)半两,人参半两(去芦)。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晕眩,睡卧口中涎。

用法用量

编辑

丁香半夏丸(《医学发明》卷一)。

各家论述

编辑

《本事方释义》:槟榔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能消积下气;丁香气味辛热,入足阳明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心下停饮冷痰,非辛温不能驱逐,非甘温补药不能养正气,正气大旺,停饮自去耳。

摘录

编辑
《本事》卷三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前胡1两(去芦头),高良姜1两(锉),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膈气。痰结冷,食饮不下,胸中刺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一○五引《博济》: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黑牵牛4两(拣去杂物2两,炒令香起方得;2两生用,重洗,焙,杵为末;取3两用),槟榔半两,木香1分,陈橘皮1分(去白),干姜1分(炮)。

制法

编辑

上为末,同煮粟米糊,细研,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以瓷盒盛之。

功能主治

编辑

通利三焦,疏逐风气,宽胸膈,化痰涎,散腹胁壅滞,清头目,化酒食毒。主

用法用量

编辑

并夜卧,浓煎姜汤送下30丸。饮食伤,煎汤送下;痰涎壅痛头疼,食后生姜汤送下15丸;妇人产前后诸疾,煎生姜汤送下;止渴,枣汤送下。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一○五引《博济》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1两,芜荑1两,牵牛子(炒)1两,木香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虫兼气心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橘皮汤送下,空心、日午、临卧各2服。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圣惠》卷六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两(捣末),白矾3两(捣碎),黄丹1两。

制法

编辑

将白矾、黄丹,入瓷瓶子内,以5斤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细研,入槟榔末,相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痔疾,大肠疼痛生疮。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六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赤芍药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蓬莪荗(焙,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胁肋(疒丂)痛,上攻心胸。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惠》卷八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牵牛子半两(微炒),干姜1分(炮裂,锉),枳壳1分(去瓤,麸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宿食不化,发热有时。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5丸,空心温水送下,晚后再服。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干姜(炮,去皮)1钱半,桑根白皮(锉,炒)半两,牵牛子(微炒)3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三焦咳,腹满不欲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后、临卧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生,锉)2枚,巴豆(去皮心膜,麸炒)21粒,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牵牛子(炒)1分,大黄(湿纸裹,煨)1分,干漆(炒烟出)1分,硇砂(研)1钱。

制法

编辑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编辑

取积聚,消宿食。主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2丸,温水送下;如要宣转取食积,每服3-5丸,或7-10丸,空心煎葱白汤送下,宣后服和气人参汤。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御药院方》卷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丁香2钱半,木香2钱半,槟榔半两,舶上丁香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缩砂仁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豆蔻1钱,乌(全用)2两,巴豆(不去皮,别捣)1两,硇砂(别研)3钱。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不得见日并火,只风中阴干。

功能主治

编辑

气不宣通,饮食迟化,胸膈痞闷,噫气吞酸,头目重闷,胁肋刺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5丸,食后生姜汤放冷送下。

摘录

编辑
《御药院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黑牵牛子6两(捣,取粉3两),麦糵2两,防风(去叉)2两,何首乌2两,苦参2两,大黄2两(并生用),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木香1两,羌活(去芦头)1两,皂荚10梃(不蚛者,以水5升挼取浓汁,去滓,熬为膏)。

制法

编辑

上为末,以皂荚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风气内结,大肠不通利,及四肢疮疹瘙痒,夜卧不安。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30丸,盐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煨)半两,防己3分,赤芍药3分,羚羊角(镑)3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薏苡仁(炒)1两1分,独活(去芦头)3分,芎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炒)3分,当归(切,焙)半两,柏子仁(生用)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熟干地黄(焙干,冷捣)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中风。口面偏斜,言语謇涩,心烦气浊,手臂腰脚不随。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芍药(赤者)1两,桂(去粗皮)1两,干漆(炒烟出)1两,京三棱(炮,锉)1两,蓬莪术(炮,锉)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编辑

寒气结强,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丸,生莱菔子一块同嚼,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二:槟榔丸

编辑

别名

编辑

木香丸

处方

编辑

槟榔(锉)2两,大黄(锉,炒)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芎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1两,京三棱(煨)半两,肉豆蔻6枚(去皮)。

制法

编辑

上为末,每用此末2两,别捣牵牛子取细末1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调荣卫,利胸膈,清头目,化痰涎,明视听,化积滞。主风气。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15丸,临卧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两,干姜(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支饮,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5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煨)1两,牵牛子(炒)1两,赤小豆(炒)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肉豆蔻(去壳)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涌水。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丸,以温水送下,1日2次。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3两,海藻(洗去咸,焙)3两,昆布(洗去咸,焙)3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瘿病,喉肿塞。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丸,含化。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5两,牵牛子(炒)5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柏子仁(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半两,当归(切,炒)半两,青橘皮(去白,炒)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曲(炒)3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风毒脚气,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5丸,空心、临卧生姜汤送下。以利为度。更量虚实,加减牵牛子。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煨,锉)1两,牵牛子(半生,半炒)1两,葶苈(隔纸炒)1两,恶实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半两,郁李仁(去皮尖,炒,研)半两,枳壳(不去瓤)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己半两,大黄(湿纸裹,灰火中煨令香熟)1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水气。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40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八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炮,锉)3个,大戟(锉,炒)半两,牵牛子(炒)1分,滑石(碎)1分,海蛤1分,瞿麦穗1分,旋覆花1分,甘遂(炒)1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用软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7-10丸,煎商陆汤送下。若作散,每服1钱匕,亦煎商陆汤调下;如躁,米饮调下。如取利动,继服葶苈丸。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海蛤1两(细研),桂心半两,诃黎勒皮1两,汉防己1两,木香1两,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旋覆花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水气。心腹鼓胀,四肢羸瘦,喘息促急,食饮渐减,小便涩少,脐下妨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煎木通汤送下,1日3服。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两,诃黎勒3两(生,用皮),桂子1两,木香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白豆蔻半两(去皮)。

制法

编辑

以桃仁、郁李仁同研如膏,其诸药为末,入桃仁等膏,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一切气,心腹壅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桔梗半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3分,桂心3分,木香3分,前胡3分(去芦头),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痃气。发即两胁弦急,心肋胀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九

《卫生总微》卷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钱,木香2钱,青皮1两,姜黄1两,罗卜子(炒,取末)、牵牛子(取末)7钱半。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疳气腹胀,四肢肿满,气急喘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卫生总微》卷十四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大者)3个,牵牛(半生,半麸炒)3两,桂1两,陈皮(去白)2两,干姜(炮)3两,青皮(去白)2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消宿食酒饮,停滞痞闷。主气滞胸膈,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茶酒任下;妇人心腹痛,醋送下;男子,茴香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

《圣惠》卷四十二: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木通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上气,胸中满闷,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十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马蔺花1分(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猪牙皂荚半两(去皮,炙令黄焦)。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时气结胸,烦闷喘急。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以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赤芍药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牵牛子5两(微炮,别杵罗取末2两半)。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伤寒后虚冷,腰间有积滞,气流注腰脚,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以温姜汤送下,相次以生姜粥饮投之。良久当利,未利再服。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十四

《兰室秘藏》卷上: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炙甘草1钱,木香2钱,人参2钱,槟榔2钱,陈皮5钱。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破滞气,消饮食。主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兰室秘藏》卷上

《幼科金针》卷下: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两,大黄2两,枳实1两,木香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神曲和为丸。

功能主治

编辑

痢疾初起实症。

摘录

编辑
《幼科金针》卷下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两,枳壳2两,大黄4两,木瓜1两半,木香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气游风。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空心任意送下。用箍散敷之。

摘录

编辑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幼幼集成》卷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小槟榔1两,南木香5钱,鹤虱子5钱,光贯众5钱,广锡灰5钱,陈漆渣(服灰)、正轻粉2钱,白雷丸2钱,巴豆霜2钱。

制法

编辑

以漆渣灰5钱,同众药研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杀诸虫。主小儿一切虫积。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五更时苦楝根皮煎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幼幼集成》卷四

《圣惠》卷四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两,牵牛子1两(微炒),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食茱萸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以稀饧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暨腰疼痛,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效。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四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方》: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芫花1两(醋炒),藜芦半两,狼牙草半两,巴豆15个(去皮心膜油)。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心气疼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8-9丸,热醋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分,朱砂(细研)1分,阿魏(面裹,煨面熟为度)1分,代赭(细研)1分,乳香(研入)1分,木香1分,五灵脂1分,麝香(细研)1分,肉豆蔻(去壳)1分,蟾头1枚(炙黄色),巴豆7枚(去皮心,研,纸裹去油)。

制法

编辑

上为末,同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利气调中,破积聚。主小儿食疳气,腹胀。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丸,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四十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赤茯苓1两,紫苏茎叶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大麻仁1两,木通3分(锉),羚羊角屑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泽泻3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脚气发动,大小便秘涩,腹中满闷,连膀胱里急,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五

《婴童百问》卷五: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5钱,木香(面裹,煨)3钱,青皮5钱(去瓤,巴豆30粒,去壳同炒,去巴豆),陈皮半合(炒法亦用巴豆同青皮)。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伤食,得之痛刺胁肋,心胸烦闷,饮食不下,吐逆恶心,久不医治,渐成痞癖。

用法用量

编辑

用米饮食前服。丸数多少量儿大小虚实加减。

摘录

编辑
《婴童百问》卷五

《扁鹊心书》: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芍药1两,苦楝子(炒)1两,马兰花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编辑

小便淋涩不通,及血淋,石淋。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4钱,酒煎热服。

摘录

编辑
《扁鹊心书》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半,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白术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柴胡1两(去芦头),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食不消,成症癖,令人四肢干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九

《脉因证治》卷三: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钱,陈皮8钱,牵牛(头末)4钱。

制法

编辑

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伤之轻者,饮食不化,心腹鼓胀。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脉因证治》卷三

《医学正传》卷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三棱(细切,醋炒)5钱,莪术(细切,醋炒)5钱,槟榔1两,枳实(去瓤,麸炒黄色)半两,陈皮(去白)半两,芜荑2钱半,雷丸5钱,鹤虱3钱(略炒),干漆5钱(炒无烟),木香3钱(不见火),良姜2钱(陈壁土炒),砂仁1钱(去壳),麦糵面5钱(炒),胡黄连3钱(炒),甘草(炙)3钱,神曲5钱(炒黄色)。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疳病,积气块痛,腹大有虫。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50丸,空心淡姜汤送下。今加使君子肉5钱尤妙。

摘录

编辑
《医学正传》卷四

《鸡峰》卷七: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茯神8分,山药8分,人参8分,五味子8分,附子8分,石斛8分,牛膝8分,苁蓉8分,远志6分,鹿茸6分,泽泻6分,山茱萸6分,蛇床子6分,黄耆6分,诃子6分,桂6分,熟地黄10分,麻仁12分,钟乳12分,槟榔10分。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编辑
《鸡峰》卷七

《普济方》卷一九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郁李仁1两,续随子半两,甘遂半两(炒黄),(艹闾)茹8钱,樟柳根1两,黑牵牛1两,大黄1两,木通半两,海金砂半两,滑石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水蛊。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温酒送下。如泻,白粥补之。常服只10-15丸。

注意

编辑

忌盐、醋、油、酱、油腻、生冷、面粉半年。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一九四

《鸡峰》卷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芎各等分。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脚气服药后麻痹渐退,而但微痛拘急,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鸡峰》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1两,丹砂(研)1两,阿魏(面裹,煨熟)1两,代赭(研)1两,乳香(研)1两,木香1两,五灵脂1两,肉豆蔻(去壳)1两,巴豆(去心膜,出油尽)半两,蟾头1枚(炙焦)(一方有麝香)。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破积聚和气。主小儿食疳,腹胀。

用法用量

编辑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调中槟榔丸”。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高良姜3分(锉),桂心1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皮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草豆蔻半两(去皮),白术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气冷,上攻胸膈,呕吐酸水,不思饮食,腹胁虚胀。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木香、槟榔、人参、黄连各等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烂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疳病十三候,粪中食不化,水谷不曾消,皮肤如粟米。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丸,饭汤饮送下。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三八○

《杨氏家藏方》卷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赤芍药1两,白术1两,当归(洗,焙)1两,陈橘皮(去白)1两,乌药1两,青橘皮(去白)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脚气攻冲,腿膝肿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70丸,空心、食前温熟水送下。

摘录

编辑
《杨氏家藏方》卷四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1两,白豆蔻半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细辛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五膈气。或宿食不消,或为霍乱,或心腹疼痛,腹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九九:槟榔丸

编辑

别名

编辑

槟榔遣虫丸

处方

编辑

鸡心槟榔、鹤虱、贯众、芜荑、川楝肉、使君子肉、雷丸、雄黄、干漆(存性)、轻粉、巴豆(去壳油)、木香、黄丹(煅)、锡灰(炒不见星如灰)各等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编辑

蛔厥腹痛。怒啼干痛,吐清涎,人中唇皆黑,谓之蛔厥,多似慢惊,但唇紫。

用法用量

编辑

槟榔遣虫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三九九

《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枚(锉,为细末),黑牵牛子4两(捣,取末2两)。

制法

编辑

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风秘。大便不通,发躁引饮。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更看脏腑虚实加减。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惠》卷十一: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1两,桂心3分,木通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伤寒,心胸不利,上气喘促,腹胁妨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十一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7个,芍药5分,枳实7枚(炙),人参5分,大黄16分,青木香6分,桂心4分。

制法

编辑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一切气,妨闷不能食。心悬急,懊痛,气逆不顺。

用法用量

编辑

《圣惠》本方用法:以温酒送下。

注意

编辑

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粘食、生葱。

摘录

编辑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圣惠》卷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羌活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木香1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牵牛子(捣罗取末)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麻仁2两(锉,研如膏)。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冷热相攻,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六

《圣惠》卷五十一: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防葵1两,白术1两,桂心1两,麦糵1两(微炒),前胡1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饮癖。心腹胀满,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甘遂半两(煨令微黄),汉防己半两,川朴消1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滑石2两,泽泻半两,猪牙皂荚半两(去皮,炙微黄),商陆1两,牵牛子1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编辑

上为末,以醋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十种水气。腹胀喘嗽,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未得快利,即再服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五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诃黎勒皮1两,柴胡3分(去苗),桂心1两,草豆蔻半两(去皮),木香半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冷热不和,大便难秘,食饮不消,心腹妨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五十八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圣惠》: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大黄(蒸)1两,麻子仁(炒,去壳,别研)1两,枳壳(麸炒)1两,羌活(去芦)1两,牵牛(炒)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白芷1两,黄芩1两,人参半两。

制法

编辑

上(口父)咀,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大肠实热,气壅不通,心腹胀满,大便秘实。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40丸,空心用熟水送下。以大腑流利为度。

摘录

编辑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圣惠》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2两,木香2两,芍药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桂(去粗皮)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脾实,腹胁坚胀,泾溲不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利下为度。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惠》卷七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皮1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赤芍药半两,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产后风虚,头面浮肿,胸胁刺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槟榔丸

编辑

别名

编辑

茯苓丸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赤茯苓1两,白术3分,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妊娠身体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喘息促。

用法用量

编辑

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八十四: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分,丁香1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桂心1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乳食不节,伤于脾胃,致往来寒热,时复呕吐,不欲乳食,渐至羸瘦。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5丸,以薄荷、生姜汤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八十四

《千金翼》卷十九: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3两,桂心3两,栝楼3两,麻黄(去节)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熬)3两,茯苓3两,椒目3两,白术3两,附子(炮,去皮)、吴茱萸5合,厚朴(炙)2两,干姜2两,黄耆2两,海藻2两,木防己2两,葶苈(熬)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

用法用量

编辑

饮服2丸,1日3次,加至4丸。不知,又加2丸,可至12丸。

摘录

编辑
《千金翼》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一半煨,一半生),木香(微炒)半两,安息香(研)1分,桂(去粗皮)半两,青橘皮(去白,麸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1分。

制法

编辑

上为末,以猪胆20枚,水煮如饧,和前末捣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肾积气贲豚。从少腹上冲心,昏乱,呕吐,疼痛。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7丸,空心嚼破,暖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芎半两,羌活半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牵牛子2两(一半生,一半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痈肿发背,一切恶疮及乳痈,结聚肿硬热痛,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六十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青橘皮(去白,巴豆肉5枚同炒,去巴豆不用)1分,槟榔1分,罗卜子1分,香附子(炒香)1分,木香1分,黑牵牛半两(微炒)。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疳气腹胀,胸膈痞闷,喘息不安。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半,干姜(炮)1两,木香1两,皂荚(去皮,酥炙)1两,牵牛子3两(捣罗为末,取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风气攻注,腰脚疼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冷葱茶送下。微利为效。痛减即少服。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十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桂心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1两,诃黎勒皮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一切气,脏腑壅滞。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九十八

《保命集》卷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2钱半,陈皮(去白)1两,木香2钱半,牵牛(头末)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食伤脾胃,心腹满,口无味。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15-20丸,米饮送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

编辑
《保命集》卷中

《圣惠》卷四十三: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鹤虱1两,桂心1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诸虫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气上攻,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四十三

《阴证略例》: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分,木香1分,枳实半两(炒),牵牛(头末)半两,陈皮(去白)半两。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饮食过多,心腹膨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米饮生姜汤送下。

摘录

编辑
《阴证略例》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1两,枳壳1两半(麸炒微黄,去瓤),牵牛子3两(微炒),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去芦头),大麻仁1两。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上焦壅塞,头目不利,大小肠秘涩,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牵牛子2两(微炒),木通半两(锉)。

制法

编辑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脏腑壅滞,心膈烦满,大小肠不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锉)2两,大黄(锉,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面炒,研)1两,火麻仁(研)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

制法

编辑

除桃仁、麻子仁研外,为末,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肠胃受热,气不宣通,瘕聚沉虙,腹胁胀满,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20丸,温水送下,1日2服,以知为度。

摘录

编辑
《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槟榔半两,木香半两,续随子1分,青黛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蟾头1枚(涂酥炙令焦黄)。

制法

编辑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编辑

小儿气疳。腹胀烦热,大便难。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

摘录

编辑
《圣惠》卷八十六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槟榔丸

编辑

处方

编辑

白槟榔2枚,肉豆蔻2枚,附子2分,当归2分,青橘皮2分,吴茱萸2分,桂心2分,青木香1分,白芜荑仁1分,大黄(炮)1分,干姜1分,玄豆(生用)1分,胡黄连1分,续荽子3分(去壳)。

制法

编辑

上为细末,炼蜜溲,更捣一千杵,方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编辑

一切疳。

用法用量

编辑

每日随岁数空腹服,熟水送下。

摘录

编辑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上一篇 槟榔一物汤

下一篇 槟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