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 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蒙古族长调民歌,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3。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经典剧目:《走马》、《小黄马》等

代表人物:达瓦桑布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3

保护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馆、和县非遗产护中

历史渊源

编辑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长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有关长调的记载。

早在一千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

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是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持了其自身特色且更加成熟。

20世纪,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的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更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和思想的载体。

艺术特色

编辑

演唱题材

蒙古族长调民歌依据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

唱给官长、前辈的歌。每逢宴会、敬火神、祭山、春节等喜庆节日,都要给官长、长者唱颂歌、敬酒。这类歌曲有《广阔的天地》《土尔扈特部落的首府》《红马》等。

唱给父母亲的歌。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唱颂歌、敬酒。这类歌曲有《父亲和母亲》《善走的栗色马》《棉花般的白云》等。

唱给哥哥嫂子的歌。这是一种以颂赞和思念为内容的歌,如《哥哥和嫂子》《一丛丛的野花》等。

唱给姐姐和弟弟妹妹的歌。这类歌以赞扬姐姐爱怜弟弟、妹妹为主要内容,如《挺拔的落叶松》《不老的栗色马》《漂亮的枣红马》等。

唱给亲朋好友的歌。如《峡谷里的枣红》《幼松林》等。

唱给恋人的歌。如《歌声优美的布谷鸟》《比湖水还清澈》《杭盖山上的银合马》等。

思念和赞美故乡山水的歌。有《富饶美丽的故乡》《土尔扈特家乡》等。比如:

辽阔的原野,在你的四面八方。我的巴里坤草原啊,幸福生活,愉快歌唱,七丈的花纹,装饰了你的门窗。我的巴里坤草原啊,每一个狡猾的豺狼,都被故乡的神灵阻挡。

其他歌曲:有记叙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如《灰白小走马》《大红马》《云骥》等;有安慰遇到伤亡、苦难的人唱的,如《毕梁凯沟中的苜蓿草》;还有教诲人们团结友爱的歌,如《相依相助》;也有批评不孝敬父母的人的歌,如《银嘴灰马》《棕黑马》等。

这些歌中,有不少还伴有生动感人的故事,例如《灰白小走马》中,就赞扬了土尔扈特部宝音乌吉汗的第三个儿子道布敦斯仁准巴拉的动人事迹:他曾开荒种田,办羊皮加工厂,改良畜种等,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人民至今怀念与歌颂他。

取材内容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的是蒙古族延续生活方式。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取材内容大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演唱方法

表演装饰表演装饰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长调演唱者要具备借助口咽腔、咽腔、胸腔、咽后腔、头腔、鼻咽前腔等的整体歌唱共鸣管道的共鸣,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共鸣是很重要的因素,演唱蒙古族长调需要明亮、光彩、富有穿透力、金属般声音,这样才能在大草原上把声音传送得更远。

音乐特点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主要特点是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曲调悠长舒缓。音乐风格上,长调民歌具有叙事性和歌唱性,演唱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节律各不相同,展示出蒙古族独有的音乐形态。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装饰音的旋律构成,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

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

形态特征

蒙古族长调民歌继承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内涵和形态特征。单从歌曲形态这一层面分析,确有简单与繁复之别,且不同地域存在差异。

(一)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乐音使用长调民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不同地域的长调民歌使用乐音的数量和情况有所不同,偶有添加变宫、清角、变徵、清宫等四个音。据考证,内蒙古东部、西部部分地区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色彩性地运用变宫和清角;西部阿拉善周边地区在使用前者乐音的同时,少量运用变徵和清宫这两个音作为装饰性旋律。

1.七声区域

呼伦贝尔草原沿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南下至鄂尔多斯高原的长调,属于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七声区域,灵活运用了清角和变宫。

2.九声区域

天山北麓、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长调,属于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九声区域,特征为变宫和清角音不仅有所使用,且色彩加强,同时还添加变徵和清宫。王耀华曾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指出,“在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西北地区的汉族、回族民间音乐中,在调式音阶方面表现出受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影响”,这也印证了诸多“长调”民歌变宫和清角音的运用和加强,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综合区域

内蒙古阿拉善周边地区,属于综合区域。这一区域的音阶特征与内蒙古中东部区域类似,受到游牧民族文化交融和地域流变的影响,形成了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九声区域,兼容多种音乐风格,具有综合性。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阿拉善额济纳地区是西部荒漠上一处著名的绿洲,是交通枢纽也是军事要塞,来自四面八方人员的聚集势必带来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所以该地区聚集并兼容了各地域的音乐风格。

(二)调式、调性的游移和变换

内蒙古长调的调式调性有时会发生游移和变换现象:音阶不变但主音发生游移和变换;主音暂时游移到其他音上,构成暂时性的调式调性变换,后主音又返回到原来音,如旋律整体上呈现双调性对置。

(三)“花式”旋律特征与句法结构

蒙古族长调的旋律形态是丰富的、多变的,是草原人民对草原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游牧生活的体验与感知。

1.丘陵式

丘陵式旋律形态由低到高,先上行后级进下行,旋律起伏不大,但高低错落有致,呈现丘陵状。

2.沟壑式

沟壑式旋律形态是指在一定高度进行后,急速向下跳进8度或以上,形成明显的高低反差位置;或乐音停留在低音区,向上跳进8度及以上,旋律线条呈现起伏的断层沟壑状,这类长调往往刻画描绘蒙古族山脉面貌,形象生动。

3.草原式

草原式旋律形态是指在比较窄的音域内平稳进行,没有高低明显的起伏变化,犹如内蒙古草原般一望无际、平稳坦荡。

4.山峰式

山峰旋律形态多由中低音区向上跳进,如登山般达到高音,形成全曲最高音调,后再返回中低音区。整体呈现较大起伏,在中段出现最高音,旋律线条犹如一座高耸山峰。

5.流水式

流水式旋律如涓涓细流般延绵不绝,旋律依照此形态特征不断流变、繁衍

主要流派

编辑
蒙古长调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简单与复杂的区别。从13世纪蒙古长调的产生直到变化,将把形态不同的长调民歌根据其简易程度进行了分类和排列,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小型长调

结构较为短小的长调歌曲,由上下两句构成,每一句中包括三四个歌词,音域并不是很宽,在十度左右。演唱时它的拖腔在歌词中的某一个实词上进行,歌词中出现的衬词较少,比较容易学唱。

(二)中型长调

这一类的歌曲是较为常见的长调歌曲,结构要比小型长调大,歌曲一般由四句或者四句以上构成,其中出现了例如“啊哈和”等之类的衬词和悠扬的拖腔。音域较为宽广,一般都在十度以上,演唱要有一定的难度。

(三)大型长调

大型的长调歌曲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它的结构又大于中型长调,歌曲的开始出就现了引子,作品由六个或者是六个以上的的句子构成,曲调都要包括两个以上的各种衬词拖腔。音域较为宽广,还有的歌曲能够达到两个八度以上,此类歌曲演唱要经过专门的歌曲训练,才能够将歌曲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复声长调

在长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歌曲的演唱技法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其中悠长的拖腔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歌曲的声部也将从之前单一的声部变成了两个声部,成为了有共鸣的、有和音的歌曲。歌曲的结构非常完整,由引子(衬词上的呼唤性曲调,主唱者演唱)、正歌(分为上声部和下声部,上声部为主要的唱者演唱,下声部为持续的低音可以有几个人一起唱。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自然又和谐的音程)、尾声(由几个歌者齐唱一段固定的曲调,掀起歌曲的又一个高潮,来预示歌曲将要结束)组成。

(五)长短混合型

长调长短混合型长调将长、短形态不一的长调结合起来的长调歌曲。

代表作品

编辑
蒙古族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会、亲期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而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201中华文化游系列策划之十四 201中华文化游系列策划之十四

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个人以持续低音潮尔,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丽的气势;而一首马头琴民间独奏曲《走马》,就会有排山倒海之气概。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是简洁精练的,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同样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

流行地区

编辑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

传承保护

编辑

传承价值

游牧生活游牧生活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长调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乐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类型最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独特的方式演唱者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都得到了体现,表现出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传承状况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历史遗存的民间口头传承文化,家庭传承、血缘传承、师徒授业传承成为蒙古族长调千百年来主要的传承形式。但进入现代后,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地被改变,哺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一点点消失,这都给蒙古长调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一些曾经繁荣的部落长调已基本失传。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所依赖的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再加上传承人数逐渐减少,导致传承与保护存在诸多问题,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与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蒙古族人们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长调民歌传播范围空间逐渐缩小。第二,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缺乏内在创新动力,影响了后续发展。第三,长调民歌后续传承人员数量较少,尤其长调民歌特有的唱法和方式不能有效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第四,从投入角度来看,在民调曲谱、资金投入、技艺扶持、教育普及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措施

传承人物

达瓦桑布,男,蒙古族,牧民出身,锡林勒盟镶黄旗人。童年随父学习察哈尔长调民歌,后跟随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和著名长调教育家照那斯图学习长调,传承谱系清晰,掌握锡林郭勒及其察哈尔风格长调,声音高亢喷亮,演唱运用自如,特色鲜明。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和牧民长调歌手,对于家庭困难的牧民歌手不收任何报酬。2018年5月,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赛音毕力格,男,1954年3月生。他从小酷爱歌唱艺术,在母亲的影响下学唱了很多科尔沁长调歌曲。1972年考入库伦旗乌兰牧骑,开始了自己热爱的演唱生涯。

1973—1974年师从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学刀演唱长调歌曲,基本掌握了演唱方法技巧和特色。1976年调到现通辽市民族歌舞团,成为了专业的科尔沁长调歌唱演员。独创了科尔沁长调歌曲的演唱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填补了科尔沁地区长调艺术的空白。

演唱过的主要科尔沁长调作品有:《丁哈尔扎布》、《乌尤滚昂嘎》、《柏林荒》等。2008年,被评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4年,长调保护协会成立,平台致力于搜集各地的散落在民间的长调歌曲,整理长调的文字资料,组织大家开展长调的各种演唱比赛。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各级相关部门设立了专门院校和专业以及扩大开展课堂教学,建立了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

2005年,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10年4月15日至16日,中蒙两国联合保护蒙古族长调民歌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对两国联合开展蒙古族长调民歌田野调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对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进行了学术研讨,签署并发布了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联合公报。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档案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馆获得“蒙古族长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蒙古族长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蒙古族长调民歌”项目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档案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编辑
重要活动

2010年,在2010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中,巴德玛独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走势溜溜的枣溜马》。

在2017年6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部门组织“锡林郭勒蒙古族长调民歌失传曲目的搜集、整理与活化演唱项目成果汇报音乐会”,相关学者、教授、歌手等参加了音乐会,并对演唱作品进行了点评;锡林郭勒民歌传承班学生身着民族服,演唱了乌珠穆沁长调、苏尼特长调、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等民歌。

2019全国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2019全国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

2019年8月17日~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卫拉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中心举办了2019全国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演唱活动。

来自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等八省区的参赛选手角逐长调那达慕的桂冠,比赛的舞台设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现场实景演绎了牧民的真实生活。

上一篇 四胡

下一篇 二人台牌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