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建筑 编辑
欧洲建筑是分布在欧洲的古代建筑的统称。其风格在建造形态上的特点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欧洲建筑风格包括: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罗曼建筑、洛克克风格、文艺复兴建筑。
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成就,在公元1-3世纪达到西方古代建筑极盛高峰。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
2、罗曼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图1 巴黎圣母院
3、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则是它的另一特色。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坎特伯雷教堂.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图1为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建筑
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5、巴洛克建筑
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使用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巴洛克的原意是奇异古怪。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等部门都产生过影响。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俄国冬宫.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
6、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7、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杜赛而多夫的本拉特宫和慕尼黑宁芬堡也是这种建筑。
1、法国建筑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法式建筑风格还有一个特点是建筑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随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设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们瞧不起工匠和工匠的技术,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院派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有关建筑师的职业技巧和建筑构图艺术等观念,统治西欧的建筑事业达200多年。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2、意大利建筑
意大利建筑风格是以古罗马中世纪暑期建筑风格为代表,因其采用了卷、拱等式样而得名,主要特征为厚实的墙壁、窄小的窗口、半圆形的拱顶、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高大的塔楼,并大量使用砖石材料。罗马式建筑以教堂为主,外表轮廓分明,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神圣感觉。古典风格的意大利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这些建筑物的外露部分会有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而一些富人的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建筑则多用砖石建造,并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去进行美化,图案细腻柔媚,常常采用多种不同手法,并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巴洛克风格兴起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在意大利语中,巴洛克意思是“畸形珍珠”。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装修毫无节制、放荡不羁、炫耀财富、五光十色。在巴洛克建筑里,充满了壁画、雕塑,并且壁画的构图是躁动不安、扭曲的,贴金描银,色彩艳丽的,艺术家更热衷于那些有错觉的、富有戏剧性的装饰方法,显然,这样的房间是不大适合凡人居住的。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巴洛克风格是文艺复兴“人本思潮”的倒退。
3、德国建筑
在德国,建筑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洛克式建筑;而在北德则多是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各地的建筑是与其他区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但单就古堡教堂的建筑风格而言,除地区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时间差别,因为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可分为罗曼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各种风格。建于不同时代的教堂,必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比如地处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赖堡大教堂,建于1340年,是哥特时期(1200~1500年)欧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筑,它与科隆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400年)同属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整体直线向上,塔尖直指苍穹,给人一种要摆脱尘世一切重负的感觉。罗曼式的建筑风格是外表轮廓分明,门窗和拱廊采用半圆型、桶型或交叉拱顶,给人一种厚实、坚固、稳重的感觉。塔高96.75米的施佩耶尔的纪念教堂就是德国最大的罗曼式建筑。作为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有班茨、埃塔尔修道院的教堂、十四圣者大教堂及施泰因嘉顿附近的维斯教堂。这种建筑外表华丽、线条曲折多变、光线阴暗光分,整体建筑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生机勃勃的感觉。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波茨坦建造的“无忧宫”可称得上是洛可可式建筑的一颗明珠。
4、西班牙建筑
西班牙的历史十分独特。早先,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受到过罗马和哥特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从8世纪到15世纪,西班牙出现了多个穆斯林王朝,一度“伊拉克化” ;15世纪以后,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成为“基督教西班牙” 。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异的西班牙文化。艺术来源于文化,独特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多元、神秘、奇异为特征的西班牙艺术,现代,以毕加索为代表的西班牙艺术家,构成了印象派艺术的中间,他们的艺术作品一反传统艺术原则,从个人感官出发,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构成图画。这种艺术传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上,得到充分体现。建筑灵感来自于艺术,现代西班牙建筑集大成者非高迪莫属,他创作的“巴特勒公寓”和“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 ,堪称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数百万人膜拜。通过这两个作品,高迪通过现代建筑手法夸张地表现了西班牙多元、神秘、奇异的文化艺术传统。
5、俄罗斯建筑。
俄罗斯民族早先居住在森林周围,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资源又取之不尽,传统建筑是以木造为主。自10世纪末接受基督教后受了拜占庭影响开始出现石造建筑,但多用於公共建筑。然而,俄罗斯人传统的木造建筑技术仍保留下来,混用於石造建筑上。石造建筑,形式上则是典雅大方高阔端正,这样的主建筑结构搭配多个矗立上端的半圆形顶盖。这种建筑形式最主要目的,就是一切以神为依归,塑造庄重典雅伟大高尚的气氛,让信徒心生崇敬之感。在那个多神信仰的时代,对於一般老百姓,的确有此神胜过一切的感受。归纳下来,可以发现俄罗斯传统建筑的几个特色:从木结构发展出来的技巧,如层次叠砌架构与大斜面帐幕式尖顶,还有衍生而来的外墙民俗浮雕;另外,独立的塔形结构与堆砌成团的战盔形剖面装饰则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6、英国建筑。
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意大利在15世纪,法国在15世纪后叶,英国在16世纪)是形成美国文艺复兴的深刻背景,虽然各国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渗入本国的灵气与思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古典风格的继承与创新。在别墅风格的体现上均具备对称、平衡和细部装饰精美等特点。在这一时期,西欧对美国别墅风格的影响是明显的,也是在这一时期,欧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最强大的地区,属于这一传统的风格有乔治亚风格、亚当风格。英国别墅强调门廊的装饰性,比较“讲究门面”。乔治亚风格在英国殖民国家中整整流行了一个世纪(18世纪),它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派生出来的,并秉承古典主义对称与和谐的原则,是对美国最有影响的一种风格。它的特征为:
A、正立面常有古典门廊;
B、廊檐下有长方形团排列,屋檐上有齿饰;
C、窗户上下成对,分割成许多小网格(9到12个),通常窗户也是5列,为中央对称;
D、大门常有长方形雕花组成排列图案,门梁 上有竖向排列的长方形花纹。
有五种形态:侧山墙;双折线屋顶;四坡屋顶;中央山墙;常作为城市住宅。
亚当风格(ADAm)
亚当风格是乔治亚风格的发展与精华,在美国东北部极为流行,它吸取了亚当兄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研究成果。与乔治亚风格相比,屋檐齿饰加长,正门上方加了一个半圆形或椭圆形气窗,墙面窗户有装饰窗修饰,其余的特征和形态与乔治亚当风格几乎一致。
英国民居风格(Postmedieval English)
美国本土上除印地安人住宅外,最早的当数中世纪后英国民居风格了,这类建筑首先由英国人在美国东北海岸最富饶的地带兴建,多数为木结构,能保存下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外型单调。其建筑特征是:
A、陡峭的侧三角形屋顶,屋檐几乎无装饰;
B、木板大门,斜网格窗,显眼的精制的大烟囱。
它有两种形态:两层木屋,中央烟囱(北方);两层砖屋,两侧烟囱(南方)。
7、希腊建筑。
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8、北欧建筑。
北欧风格设计现代简约,强调生活简单化,注重天然,室内空间的顶、墙、地六个面,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北欧风格的家具外形简洁有力度,色泽自然,崇尚原木韵味,体现了北欧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比如,以硬朗的材质和明快的色调及造型简洁的家具、雅致的配饰,赋予空间的素净明亮的神采色彩,体现芬兰木屋淡雅闲适、浑然天成的个性魅力。房间的整体设计色调主要以浅色的松木本色为主,无论是茶几、餐桌、床等家具都是松木。为了配合这种色调,客厅、卧室等墙面均采用同色系的墙纸。客厅米色布艺沙发与临近的同色系餐桌线条横平竖直,简洁大方。阳光、鲜花、松木,芬兰木屋生活近在身边。北欧风情适合喜欢现代简洁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讲究生活品质感。要营造一个北欧风格的居家空间,色调以浅色系为主:白色、米色、浅木色等;而材质多为木材、石材、玻璃和铁艺等,而且都保留着这些材质的原始质感。北欧建筑设计的精髓在于产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体现生活情趣,而是处处以使用者为主体,采取人性化的设计。北欧人在注重建筑外观风格的基础上,非常看重建筑实体的结构系统。他们用各种方法让建筑物有坚固的建筑系统,并且了解各种材料的优劣性,利用这些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在建筑领域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9、地中海建筑
所谓地中海建筑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一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淳朴的颜色,红瓦白墙;众多的回廊、穿堂、过道,一方面增加海景欣赏点的长度,另一方面利用风道的原理增加对流,形成穿堂风这样的所谓被动式的降温效果。后来殖民者把这种建筑风格带到美洲,而加利福尼亚由于气候类似地中海沿岸,天气更为晴朗,因此,所谓的“地中海风格”在加州能得以发扬光大;不仅住宅更为奢豪,也融入南欧其他地区的一些特点,比如托斯卡纳、卡塔罗尼亚,还有法国的普洛旺斯,醇厚的风格很符合当地富豪的居住心态,逐渐成为美国时尚名宅的主流。之后,这种风格又传到佛罗里达、夏威夷等地区,成为一种豪宅的符号。虽然地中海风格建筑有西班牙式、意大利式、希腊式及法国式之分,但同为这些文明古国环绕着的地中海盆地一直散发出古老的人文气质,它的融融阳光、暖薰和风披露着同样的建筑语言,使这些地区的建筑之间有着相同的符号元素:看过地中海风格的建筑之后,很多人都会受到震撼,原因可能就是其舍弃浮华的石材,而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地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非常难得。所以,有人把地中海风格的建筑比喻成身上的皮肤,“妥帖、舒适,让使用它的人感觉温暖。”激情动感的建筑外形对于常人来说,判断地中海风格可以从建筑的形态上着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弥漫阳光下的浪漫激情;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世界上最美的庭院建筑在地中海,也使得地中海建筑最突出的是它的庭院——这与民族特性、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都有密切关联。地中海的日照充沛,户外空间被当作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稍大些的房子都有一个环绕的庭院或天井,形成一个围合式的群落;尤其是大量连接室内与外界的长廊、天井等“灰空间”的运用,将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是地中海式风格建筑最重要的一笔。不能否认,地中海风格继承了希腊、罗马源远流长的古典建筑美学传统,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的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这或许就是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带给后人的传世影响。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欧洲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当时建筑文化发达的地区有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一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的渊源。
欧洲建筑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古代建筑(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中世纪建筑(拜占庭建筑、罗曼建筑和哥特建筑)、15-18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建筑)、19世纪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和20世纪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当然也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摇篮。古希腊建筑是以神庙为主要类型的建筑,柱式体系是其精华所在。较完整的柱式建筑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代表作是希腊西部科孚岛上的阿尔提弥斯(阿波罗的妹妹,为狩猎女神或月神,罗马人称之为狄安娜女神)神庙。18世纪的艺术家柯尔曼在他的《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塑》中说道,古希腊艺术杰出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肃穆的伟大。他说的单纯与伟大集中体现在两种柱式中,即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也是古典柱式建筑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两种。它们得名于希腊的两个民族,即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人。多立克人分布于希腊本土的中部和南部,爱奥尼人
分布于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各岛。多立克人勇武威严,富阳刚之气;爱奥尼人秀雅多姿,得阴柔之美,它们的建筑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特色。也有人说,多立克柱式体现的是男性的雄健,爱奥尼柱式体现的是女性的柔美,人体的天然比例在这里成了制衡建筑的标准,使建筑从此有了生命的活力,并贯穿整个欧洲以后建筑的演变过程。柱式包括台基、柱子(柱础、柱身、柱头)和檐部(额仿、檐壁、檐口)三部分。多立克柱式没有柱础而直接立于基石上,柱身粗壮,下粗上细,中间略膨胀,柱身刻有凹槽,一般为20条,柱顶由方圆两构件组成,即上接檐部的方石和下接柱身的圆形颈石。爱奥尼柱式柱身修长,凹槽更细,一般为24条,柱身收缩不明显,有柱础,柱顶有两个左右对称平列的大涡卷纹组成。古典后期柱式体系中又增加一种新的柱式即科林斯式,这种新柱式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部位都很相似,唯有柱头变化较大,科林斯式柱头不用涡卷纹装饰,而以毛莨叶纹装饰,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并列为古典建筑的三大柱式。菲迪亚斯设计的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当之无愧的最杰出代表,这个建筑群保存下来的有帕提农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依瑞克提翁神庙、剧场等。帕提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神庙是为供奉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于公元前447年至公元前438年建造的一座多立克式建筑,标志着古希腊建筑发展的顶峰,成为该世纪后半叶一切建筑创造的典范,旁边的依瑞克提翁神庙为爱奥尼柱式。古希腊建筑曾经受了岁月的侵蚀和严峻的历史考验,雅典卫城在1821-1830年的独立战争中,曾被土耳其人夷为平地,为独立战争献出生命的英国诗人拜伦在他的名作《恰尔德哈罗德》中曾充满激情的呼道:“美丽希腊,一度灿烂的凄凉遗迹!你消失了,然而不朽;倾倒了,然而伟大!古罗马建筑。建筑是罗马人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到过罗马的人都说罗马城像一座历史博物馆,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建筑艺术,全面继承古希腊建筑伟大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古希腊创造的三大柱式中,罗马人最喜欢华丽的科林斯式,其次是秀美的爱奥尼式,多立克式运用的较少。他们把多立克式添加一个柱础,檐部改三陇板和间板插花格式为一长列装饰带,从而成为一种新的柱式,叫塔什干式。同时他们把科林斯式和爱奥尼式合二为一组成一个新的柱式叫集合式。经过罗马人的这一发展,古典柱式由种变为5种,即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塔什干式和集合式。古罗马建筑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研制成功了罗马混凝土,正是有了这种可塑性建材,罗马人才得以创造出拱、穹、穹窿三种建筑结构。而这三种结构正构成了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古希腊建筑主要是神庙,而罗马人创造的建筑类型却有很多。如豪华的宫殿、圆形剧场、角斗场(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公共建筑;万神庙、维纳斯神庙等宗教建筑;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内柱廊式院子相结合的住宅等居住建筑;凯旋门等纪念性建筑;道路、桥梁、广场、引水渠道等实用性建筑。恺撒和屋大维时期,罗马的建设达到了规模空前的高潮,正如屋大维所说,他把砖土的罗马变成了大理石的罗马。弗拉维时期建造的罗马竞技场(角斗场)是罗马建筑艺术的一大丰碑
2,这时的石构拱券与水泥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哈德良时期的罗马万神庙一向被认为是罗马建筑的象征,它那混凝土拱顶建筑是罗马对欧洲建筑史独一无二的贡献,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欧美大城市上空都可以看到这种穹顶造型,影响极为深远。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建筑学著作。他第一次系统地、深入地阐述了建筑的本质。他说,一切建筑都应当恰如其分的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这三项标准正是对古罗马建筑伟大成就的高度概括。直到天,这三项标准仍然适用并被广泛地运用。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受早期基督教艺术和罗马建筑的影响,同时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公元395年罗马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它横跨欧亚两大洲,区域靠近小亚细亚和埃及,贸易直达印度和中国。古老的东方文明在这里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积极融合,这种交融在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高举的穹顶与古罗马的万神庙如出一辙,精美的镶嵌画体现了阿拉伯和埃及的手工技艺。这类镶嵌画在后来的欧洲、中亚有着广泛的流传,西欧教堂里大量的彩色玻璃窗也来源于此。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时期修建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最光辉代表和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据说圣索非亚大教堂所用的石材包括了拜占庭皇帝力所能及的各地宝藏。这里有来自小亚细亚的翡翠青石、玫瑰石和白云石,希腊的绿宝石,叙利亚的血红白纹石和北非的橘黄紫带石,西欧的缟玛瑙、乳纹玄黑石和闪金华石等,天下奇石聚集一堂,为这座宏伟的建筑锦上添花。工程完工后,查士丁尼曾站在大教堂中央,举起双臂,激动地高呼:“所罗门王啊,我已经超过了你!”因为他认为《圣经》中所描绘的所罗门王的人间最华丽圣殿也不过如此吧。拜占庭建筑的布局是把早期的基督教堂的两种形制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既有圆顶又有长厅的大教堂,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一大贡献。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是另一座著名的拜占庭建筑,建设时期由于外敌入侵,国力减弱,建筑规模远不如圣索
非亚大教堂,中间的大圆顶没有了,改成了几个小圆顶群,注重了装饰,但仍不失为拜占庭建筑的经典。圣马可广场和行政厅拱廊曾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和“欧洲最好的客厅”。圣马可教堂和总督府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和“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罗曼建筑。罗曼建筑又译作罗马风、罗马式或似罗马建筑,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但也有用于城堡、宫室、府署、邸宅等建筑。其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两座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的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的气氛,朴素的大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
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同时罗曼建筑在改进拱顶上做了许多有益的
探索,为日后哥特式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罗曼建筑最著名 的代表作是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和它的钟楼——比萨斜塔意大利教堂的钟楼往往是独立的,而且多是方形的。而比萨教堂的钟楼却是圆形的。据说在钟楼建到第三层时地基便发生塌陷,但建筑师们却大胆地坚持原计划,只是在倾斜的一边略微提高一点,结果是塔虽斜却仍然矗立至今,成为千古奇观,文艺复兴后期大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用它倾斜的特点在顶层做落体速度的试验,更使它蜚声世界。哥特建筑。“哥特”一词有“粗野、低级”的意思,哥特建筑起初有野蛮建筑之义,因为在欧洲人眼中希腊和罗马式建筑是正统艺术,这种新兴起的建筑形式就被赋予了贬义。哥特建筑又称高直建筑。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事实上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初期严重衰退中逐渐恢复、发展、繁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社会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代希腊的社会模式,建立起了一个以教会和行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繁荣成为这一时代的特征。哥特建筑多为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构成哥特建筑有四大要素:一是十字拱顶;二是尖拱加肋拱;三是飞扶壁;四是彩色玻璃。哥特建筑全部采用竖起线条的墩柱、尖券窗,并与高耸的尖塔相配合,使整个建筑如拔地而起的尖笋,有挺拔向上之势和冲入云霄之感。哥特建筑起源于苏杰(法国权臣,圣德尼修道院院长),他把巴黎北部的圣德尼教堂增修扩建,即大开窗户,取消内墙,提高屋顶,增加建筑高度,把所有窗户镶满彩色玻璃。它的改建竣工标志着哥特建筑的诞生,并立即轰动了法国,之后法国各地改建或新建哥特式教堂蔚然成风,到了13世纪更是哥特式建筑铺天盖地大发展时期,并迅速传到整个欧洲,一直延续和影响欧洲建筑达400年之久。哥特建筑又分为早期哥特、古典哥特、盛期哥特和火焰哥特。巴黎圣母院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1163年开始修建,在欧洲中世纪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开欧洲建筑史一代新风。著名作家雨果曾把它比作石头制造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他那人性化的描述使其更具传奇,甚至成为人类社会美丑的见证者。巴黎圣母院在庄重典雅方面使其他哥特式建筑自叹不如,从动工到基本完工几乎用了一个世纪,但后门的双塔仍没有建高耸的塔顶,说明原来的计划过大,难以完成。亚眠,兰斯教堂等也是如此。夏特尔、兰斯和亚眠是盛期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同博韦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而统治建筑的是火焰(燃烧)哥特式,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建造从世纪末一直到16世纪。然而他还不算是建造时间持续最长的建筑,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有人称它为世界上建设时间最长和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建筑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了带有各自特点的文艺复兴建筑。其明显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建筑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即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和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文艺复兴的历史就是从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开始的,巨大的穹顶雄踞在城市上空,显示着艺术家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概。当时整个欧洲都为之兴奋,那种举世景仰的程度简直有些像20世纪卫星上天和登月成功。现当人们登上米开朗基罗广场,整个佛罗伦萨尽收眼底。此时你会看到这个暗红色的穹顶和旁边的乔托钟楼,它们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无与伦比的雄伟建筑和唯一标志,进而你一定会为艺术家伯鲁乃列斯基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建造而赞叹不已。16世纪盛期的文艺复兴建筑主要集中在罗马,这时罗马的人文主义文化空前高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诺马洛等在建筑、绘画、雕塑等各个领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些名字仍令世人仰慕。特别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建造历时达200余年,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洛可可风格以抽象的火焰形、叶形或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和曲线构图,展现整齐而生动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风格设计,不论使用在室内设计方面或者家饰品设计,甚至建筑外观设计上,都令人无法忽视。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一般而言,洛可可建筑是指纯粹室内风格。因为当时的富人贵族从凡尔赛搬回巴黎时,巴黎已经是一个已发展的城市。所以他们大都直接以新风格装潢原有的建筑,而较少重新兴建新的大型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