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 编辑

生产第一线医务人员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基层医生,主要是指那些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为工人、农民健康服务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我国农村社区医生有82余万人,他们长期工作在最基层的医疗机构,直接服务于最基层的农民群众,在艰苦的条件下,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基层农民一般性常见病、发病的诊治工作,为农村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身份职称、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队伍的稳定,应该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一、我国基层医生队伍现状

全国基层社区医生,普遍情况是人员老化、人才缺乏、后继无人、后果严重。

(一)人员老化、人才缺乏

以北京为例,京郊共有乡村医生6009人,其中,51岁及以上者占47.74%,40岁以下者只占20.08%。徐州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共计1万多人,但大专以上学历仅占2%。乡镇卫生院都严重缺乏医生,很多不具备开处方的医护人员正在为农民看病,开具各种处方。

(二)后继无人、后果严重

由于待遇差,正规院校毕业的学生,没人愿意到乡镇卫生院一级去做医生。仅北京至少缺6000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如果政府不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四五年之后社区医院可能面临没有医生看病的窘境。由于待遇差,药品收入是基层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以药养医”也会带来很多弊病。

二、我国基层医生待遇现状

(一)地位不高

由于乡村医生在身份、职称、工资、教育上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造成乡村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比如,和民办教师一样曾为农村作出贡献,年纪在50~70岁之间的大批赤脚医生,行医资质得不到认可,社会身份十分尴尬。另外按照专科医生的职称评价体系来评定乡村医生的做法也不合理,因为他们的医疗实践对象是百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专科医师培训对他们来说不适合和,也不实用。

(二)工资低下

部分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不及大医院的1/3,乡村医生的工资更低。绝大多数乡村医生的收入低于同类工作性质的乡村教师、乡镇卫生院人员,并且经常拿不到政府规定的行医补贴。

(三)、保障缺乏

调查显示基层乡村医生享受的待遇以参加培训和学习机会为主(59.62%),其次分别为医疗保险(17.31%)、养老保险(15.38%)和失业保险(7.69%),可见社会保险所占比重均较低,缺乏社会保障。老年乡村医生被辞退后即停发补助,无法保障老年生活。

二、改善基层医生待遇的建议

改善基层医生的待遇状况,能够调动基层医生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落实新的医改方案中的“社区首诊”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起到积极作用。政府应制定和推出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努改善基层医生的待遇。

(一)提高基层医生的社会地位

建议政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赤脚医生问题,对他们的“转正”要有优惠政策。通过提供免费培训的方式,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给取得执业医师的乡村医生办理城镇户口。按照全科医师职称系列评定乡村医生的职称,增设初、中级职称,并落实相应的待遇。

(二)增加基层医生的工资收入

建议政府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经济扶持,将乡村医生补助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适当调整乡村医生补助的标准,为乡村医生设立最低工资标准线,乡村医生的待遇可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收入的平均平,同时参照当地乡镇企业收入的平均水平来确定。提高山区、半山区和人口分布比较零散的偏僻地区基层医生的收入,应把开展服务时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计入工作

(三)落实基层医生的社会保障

由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其他聘任单位仿照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待遇,提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加强基层医生的业务培训

建议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投入,用于组织乡村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

(五)采取吸引人才的各种措施

参考师范生培养的优惠措施,对适合基层服务的全科医学生减免学费,毕业后在大医院培训一段时间,然后充实社区医院和农村医院;鼓励有资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到基层去开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