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编辑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早在《周易》里,中国古人就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原始含义是“耕作”。英国的泰勒(Taylor)曾经说过,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美国的克鲁克洪和克虏伯将其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巴格比则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德国的李凯尔特说,“文化”是一个用来区别于“自然”的概念。“自然产物是自然而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在国际学界,“文化”概念近乎是欧美文化人类学家的“专属”。这个令不少人类学家纠结、焦虑、失望甚至抛弃的玄思概念,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最难把握的概念之一。并且直到今天,它还未找到自己稳固的学科位置。在明治时期(1868-1911)的20-30年代,日本的“文化”一词才开始用来表示Culture。欧美和日本的“文化”概念在近代进入中国。西方学术思想和体系通过“科学”的观念而进入。
词源
《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概念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获得的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
哲学定义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它涵盖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释义
引证:
"文化"一词出自《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详解:
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谓人文,就是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
人文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的层次,第二个是运用的层次。
对一切已存在的自然现象加以观察、认识,使之凝定为确定的知识,便是初级的人文活动。这一级的人文活动,其目的与意义是为进级的人文活动作基础作准备。
进级的人文活动便是运用由初级人文活动中所凝定的种种知识来为人生服务。这种服务也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单纯为增加生活的方便,如先民耕田以食、织布以衣、架木以居、斵轮以行,以至当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是人利用知识而将自然物的存在结构加以改造、重组而运用出来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以实用为重点的服务。
至于在实用之上的另一层服务,我们可以称之为以彰显意义为重的服务。那就是利用这些自然物或人为加工物为代表与象征,以呈现出一套套人所独具的生活方式。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谓礼仪,包括种种法规制度、风俗习惯。例如饮食,除了果腹的实用目的之外,我们还可以同时藉以表显精神上的意义。如当与人共食时,藉让食、劝食等以联谊互敬;当一人独食时,藉洁其粢盛、谨其举措来对越在天;或者,藉种种自定义的戒规以自律(如佛徒之茹素),藉特殊食物以怀古(如端午节粽子)。乃至单纯地藉食物精美制作,进食的优美仪态以表显人文的丰盛。凡此都足以显示人的生活,实能超越一已的封限而具有无限扩展延申的意义。这种能指向无限的特质便是人文活动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称之为进级的人文活动。 这种能赋予一切自然物或人为加工物以意义的活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动。于是,人的自然行为化为礼行,自然秩序化为道德秩序。此世界不但因人初级的人文活动(认知)而自黑暗进至彰明;且因人进级的人文活动而自无心进至有情。因此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约称之为"人文化成",或更约称之为"文化"。
若放宽一些,则一切人文活动,包括初级进级,都可称为文化。若再由此延申,更可不刻指这种人文活动本身,而指以一切人文活动的结果,即种种自然现象经人认识、改造、重组后的状态,所谓人文者,称为文化。此时所谓文化,即不再具有活动的创造义,而只具有静态的客观存在义。
文化一词,近代以来亦用以翻译英文之Culture,二者内涵亦略可相通。Culture源于拉丁文Colere,原意乃指人之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使之超乎单纯的自然状态之上。至十七八世纪,此一概念之内涵已有相当的扩展,而重再指称一切经人为力量加诸自然物之上的成果。即文化是指一切文化产品之总和。此相当于前文所述之最后一层的引申义。总而言之,西方观念之中,文化较偏于指人文之静态的客观存在,而较不重于指活动的创造义,由缺乏中国传统中最为郑重的道德化、精神提撕一重意涵。
考证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古汉语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的刘向将“文”与“化”二字联为一词,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内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为:
1.广泛的知识并能将之活学活用;
2.内心的精神和修养。
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狭义的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团体共同的思维特征。不管“文化”有多少定义,但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不同理解
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1)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2)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
(3)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识形态,也不是绝对排他的。对葛兰西来说,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统治集团的支配权并不是通过操纵群众来取得的,……统治阶级必须与对立的社会集团、阶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进行谈判,这种谈判的结果是一种真正的调停。……这就使得意识形态中任何简单的对立,都被这一过程消解了。”它成为一种从不同阶级锚地取来的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动态的联合。
(4)文化是人类创新活动永恒拓展的载体、创新水平提升的工具、传播的手段。
社会风俗
(1)社会风俗、行为习惯、实践风格层面,即通过人们的共同行为表现出来具体面貌,包括在器物、饮食、服饰、宗教、艺术等日常生活习俗方面表现出来的具体样式和特征。这是每一个文化体系自身历史地形成的实际形象;
规则规范
(2)规则规范体系层面,即在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被认同和遵循的导向、分寸和界限,如道德规范、法律体系、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它通过要求和引导人在任何事情上“怎样去做,不怎样去做”,来显现和保持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和特征;
核心价值
(4)核心价值或基本理念层面,主要是指一个文化体系最终“为了谁、为了什么”的定位与导向。它处于文化体系最深层内核的位置,向外展现为制度和规范体系的制定,并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最终落实为一定的风俗习惯。
总之,每一个文化体系都是以其主体的存在为基础,以主体定位和定向为核心,通过主体思想和行为在若干基本层面的动态表现所构成的。要想文化之体更健,就要使上述要素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包括人们的文化生活充实,服务于它的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体制和规范健全,也包括文化的主体精神鲜明,文化之魂“正”。
传递文明
其一,文化具有传递文明的作用。文化不同于器物。器物都是用于当时而毁于以后,文化不仅能够用于当时,而且能够延续而泽及后人。
规范
其二,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是自然属性;既有理性的方面,又有非理性的因素。文化的作用是以社会规范“化”人,以发挥理性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提供具有约束性、普遍起制约作用的行为规范。
凝聚社会
其三,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作为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文化提供着关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等社会标准,并可以通过社会教育而内化为个人的是非感、正义感、羞耻感、审美感、责任感等等,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认识水平和人生境界,凝聚社会力量。
教化
高度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离不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中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仍然起作用的那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
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
这就是说,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二重性:既有优秀的方面、精华,又有陈旧的方面、糟粕。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二重性决定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双重作用:陈旧的方面、糟粕是社会进步的重负,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进步必然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陈旧过时方面的突破与革新;优秀的方面、精华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成为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所以,社会进步必然包含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具有多元性。作为现代文化的形成,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亦即在传统文化的样式和品类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翻新,使之成为当代人们喜爱和接受的文化样式; 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即指对外来文化样式的接受与移植,或者对其内在元素的吸纳,改造成为符合本土大众需求的样式; 三是在当代生活的土壤中派生,主要基于人们的创新,大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以及时尚的、流行的文化样式将汹涌而至。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还可分为生产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至于对文化的结构,不同的说法也很多。一般地把它分为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
心态文化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一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二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三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精神产品:包括知识、艺术、技术成果等。代表性的场所为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关于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为“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al),着重于第三方面内涵的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2.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周海中
4.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化”人,所以,文化的最终成果就是人格。——刘振凯
5.文化是个体对自然世界认知的不同纬度的体现,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层面都不可能有超越认知的结果。——戴维
6.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自贡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