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血性脑梗死MR表现 编辑
出血性脑梗死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发生在缺血性脑梗死一周以后,通常应先做脑CT扫描以明确诊断,CT表现为在低密度梗死灶内有散在、不均匀的高密度出血区,其密度不均匀。
脑MRI检查显示在原有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短T1高信号。
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血性脑梗死或脑梗死后脑出血。
根据影像(CT,MRI)表现可分为3型:中心型:长T1信号梗死灶中心可见片状短T1信号出血灶;边缘型:短T1信号出血灶位于梗死边缘,混合型:中心和边缘均有斑片状出血。
脑梗死出血后同样经历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的演变过程,各期血红蛋白降解产物的MR信号与脑血肿大致相仿。
1.超急性期(<24小时),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阶段,长T1,长T2信号。
2.急性期(1-3天),红细胞内脱氧血红蛋白阶段,长T1短T2信号,出血区域呈双黑改变。
3. 亚急性早期(3-7天),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短T1短T2信号。
4. 亚急性晚期(7-14天)红细胞膜破了,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短T1长T2信号,出血区域呈双白改变。
5. 慢性期(>14天),细胞外含铁血黄素,长T1和短T2信号,出血区域呈双黑改变。
上一篇 艾灸能治疗中风后遗症吗
下一篇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