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百科>> 中药材
    • 楮实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4次
      楮实,中药材“楮实”。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上海常用
    • 楮头红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6次
      楮头红,中药材“楮头红”。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茎脆弱,无毛,有四棱。叶
    • 楮叶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7次
      楮叶,中药材“楮叶”。别名:构叶(《子母秘录》),谷树叶(《简便单方》),酱黄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别录》。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鞣质。性味:甘,凉。 ①《别录》:"味甘,无毒。
    • 椿树花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6次
      椿树花,中药材“椿树花”。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原形态:香椿 叶乔
    • 椿白皮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6次
      椿白皮,中药材“椿白皮”。别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出处:《食疗本草》。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植。原形态:香椿(《经验方》),又名:猪椿(孟诜),红椿(《植物名实图考》),
    • 椿叶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8次
      椿叶,中药材“椿叶”。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医林纂要》:"甘
    • 柽柳花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5次
      柽柳花,中药材“柽柳花”。出处:《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 柽柳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5次
      柽柳,中药材“柽柳”。别名:柽(《诗经》),河柳(《毛诗传》),殷柽(《尔稚》郑玄注),雨师(陆玑《诗疏》),赤杨(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辅旧事》),赤柽(《日华子本草》),三春柳(《开宝本草》)
    • 柴胡叶链荚豆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5次
      柴胡叶链荚豆,中药材“柴胡叶链荚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山草地、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原形态:柴胡叶链荚豆 草本,高3060cm。茎纤细,无
    • 柽乳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5次
      柽乳,中药材“柽乳”。出处:《开宝本草》。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
    • 柴胡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6次
      柴胡,中药材“柴胡”。性状: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
    • 柴桂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15次
      柴桂,中药材“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炮制: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过嫩则质量差,不宜砍伐),将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短节,剥下树皮(切勿折破),置于室内以青草覆盖“发汗”,至发热时取